

编者按:
2015年9月29日晚,协作者忠实的老朋友,珠海协作者发起人、理事黄英祺先生因病逝世,至今年已整整十年时间。十年里,黄英祺先生的音容笑貌如温暖的光,照亮我们前行;他对流动人口、困境人群的关爱与行动也如星辰,为我们在暗夜指引方向。2025年的9月29日,是黄英祺先生离开我们的第十年,协作者团队伙伴、协作者学堂学员缅怀和纪念黄英祺先生。为黄英祺先生写信已经成为一种温暖的传承,协作者学堂学员、共学伙伴用文字与黄英祺先生分享新变化和新挑战。
张艳艳/协作者学堂一期学员,协作者工作人员
黄先生,您好,我是协作者学堂一期学员张艳艳,今年是我来学堂的第五年了,今年与以往不同的是7月到8月期间,我们在协作者西村童缘组织打工妈妈学习“向日葵计划”打工青年社会工作学习小组,11名学员学习,最后有4名打工妈妈顺利拿到了结业证书。
起初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是很焦虑的,站在台上就是老师,需要更好地把知识传播。心想自己讲的不明白,万一大家听不懂怎么办?大家肯定有很多提问,自己不能应对怎么办?……我在心里预设了很多可能出现的情况,后来想到了在学堂学习时,告诉我们如果准备工作做足会提升自己的信心。所以,我反复去看资料、演练。同时也结合协作者学堂小组工作的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把小组还给组员,和组员一起学习……我也会反复去听李涛老师去年带领学习的录音,了解整个培训过程,帮助我提升信心。
在活动中,我们运用雨伞布布置场地,每次将大家的讨论成果、学员期待在雨伞布上展示出来,帮助组员系统梳理培训、讨论的内容,让大家每一次都能看到自己分享的内容。所以,活动中的场地布置、环节设置,还有一个小组的氛围都是很重要的。
今年,自己比以往的责任又多了一些,尤其是做了向日葵计划的学习,培育组员从受助者到助人者到赋能的过程,对于我都是很大的挑战。因为我自身也是从打工妈妈出来的,我会分享我的一些故事。但其实有时候我真的不愿意去分享我自己的一些故事,是揭开自己伤疤的感觉,但是想到这也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种,也是“榜样”的作用。我也觉得主动分享能通过自身的故事,怎么成长起来的,一步步走出来,要让大家相信我们都是可以的。
不足的是,很多打工妈妈都要上班,晚上从很远的地方下班回来还要做饭照顾孩子,每一次课程开始都会迟到,有的不能持续投入进来,这个很让人头疼,自己也理解妈妈们的处境,她们也知道学习了很好,可有家庭有孩子也没有办法,自己会陷入进来,但是在课堂上,即使有一个学员,自己也不会把情绪传递出去,也会有专业自我约束自己,让课堂氛围轻松下来。我希望把学堂的知识传递给更多人,我知道这也是学堂的意义,我们不是培养多少“专家”,而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通过专业学习,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他人的帮手。
苏小俊/协作者学堂二期学员
敬爱的黄英祺老师,当协作者小院再无您的身影,当伙伴们时常讲起您的故事,我真切地意识到,您已化作天上的星光,要以另一种方式守护这片您倾注心血的土地。此刻,我们带着满眶热泪与无尽思念,想对您说:您为学堂留下的一切,从未消散。您对协作者学堂共创事业的贡献,藏在每一个具体而温暖的细节里。
我是协作者学堂二期学员苏小俊,在这里的成长变化是肉眼可见的,更是您教育理念最生动的见证。初入学堂时,我总是坐在角落,每次小组讨论都沉默不语,即便被点名,也只会紧张地重复“我没意见”。通过学堂学习的内容,我在一点点地理解和改变。后来,在参与实践中,我总会因担心方案不被认可而不敢发言,学堂的老师们于是手把手地指导我修改。老师们地鼓励让我第一次主动站在台前。如今,我也能独立组织开展活动,会主动关注沉默的伙伴,轻声引导他们表达。我总会想到“我在协作者学堂学习,不是要变成多会说的人,而是要变成多会懂的人——这份改变,足以影响我一生。”
因为有您和老师们的共同创作,才有了协作者学堂,让青年打工者有了学习、改变的机会。黄老师,您走后,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您从未离开,您留下的协作精神、传递的温暖与尊重,早已成为协作者学堂的灵魂,成为我们每个人前行的力量。
往后的日子里,我们会带着您的期望,继续打磨每一门课程,呵护每一颗渴望成长的心灵,让“协作”的种子在更多地方开花结果;我们会像您那样,耐心倾听、真诚陪伴,让学堂始终保持您期待的温度。
敬爱的黄老师,愿您在天国没有辛劳,只有安宁。您照亮过我们的路,我们会带着这份光,继续走下去,不辜负您曾为这里付出的每一份热爱与坚守。
钟萍/协作者学堂共学伙伴,珠海协作者社会工作者
黄英祺老师,您在另一个世界还好吗?我是2021年入职珠海协作者的钟萍,并在2023年加入到协作者学堂的学习,成为共学伙伴。犹记得在2021年实习面试前,我专门查看协作者的官网,了解协作者的项目和工作内容,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和协作者学堂,从今天回望过去,非常荣幸也深感幸运,自己能够参与协作者学堂的学习和共建。
您作为提出这个设想的人员之一,如果有机会还真是想问问您,今天已经落地的学堂和您当时畅想的学堂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我是非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是协作者学堂带领我了解这门专业,带领我真正理解这门专业的价值观,并在实践中去磨炼自己,放下偏见与歧视,倾听青年工人的心声,看见这些生命中的无奈与挣扎,坚韧与力量。
还记得有一名工友分享他理想中的工厂、公司应该是像家一样的地方,我也理解了您所致力于打造的企业文化,向您还有学堂的导师、身边的榜样学习,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