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职场 | 李本本:当我再次与“总监”这个词产生关联
来源:悦享新知
作者:悦享新知
2025-08-12
32



从执行骨干到总监,这不仅意味着职位的提升、责任的扩大、挑战与机遇的叠加,更是从“被需要、被认可、被托付”,转向“主动创造与行动”的过程——背后是一个个真实个体重新认知自我的漫长旅程。




《新晋总监研习营·04期》伙伴李本本的分享,给我们呈现出一个鲜活的自我成长历程:如何理解变化,如何调适自己在新角色中的价值定位和角色,在与团队、组织的互动关系的重构中发现、拥抱新的可能性……




screenshot-1754956585747.png


“以下是本本的分享”



我还记得第一次和“总监”这个词产生关系,是在2024年上半年,我的老板毛达在一次对外合作中向别人介绍我时说:“这是我们传播总监李本本。”当时,我内心小雀跃了一下,也心虚了一下。




一直以来我的对外称呼都是“传播主任”,一般情况下,自我介绍时会说自己是“无毒先锋”传播负责人,因为我很喜欢公益行业人人平等的意识,喜欢没有“阶级”的区分。对我来说,干好我的事就好了,什么title都无所谓。但title,也象征着你的能力段位,“总监”在我看来是个一定要经得住考验、立得住的形象。




这次参加研习营,让我再次和“总监”这个词产生了关联,带着对悦享新知的好奇和为行业贡献一些观察反馈的任务,我来到了这里。




我原本是一个“just do it”的人,较少思考困难和困境是什么,我相信只要干了、总有解决的方法。这两天半的学习,让我一下子理清了当前的困境和困难,也让我意识到作为总监,这种梳理的必要性,对我的思考力是一种很好的激发。




这次培训中对于哈理逊测评的理解,以及与在场的伙伴协作过程,不仅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于他人有了更多看见:我的哈理逊报告显示我比较固执己见,倾向于依赖经验解决问题,但在研习营中我开始看到了,不同人的多元性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可能性,我需要学会拥抱这种多元和可能。




screenshot-1754956726033.png




对于未来,我也有了一些行动想法:




第一件事是完成我的年度总结。虽然我在机构创立之初就有参与战略规划,但因为我的工作是传播,更多是依附于项目的需求去做支持性的工作,所以一般情况下,项目先行,传播其后。今年我会基于机构的战略和规划,先去思考我想做的事情,如何让传播主动加入项目中,使其发挥1+1>2的效果。




第二件事是有选择地跟团队分享这次研习营的收获,不同的内容、工具,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和适用的,比如:面试工具可以给到HR,协助她做面试规划;职业价值表,可以所有人共享;一些更管理层的东西,我可能会去和我的Boss分享和沟通,尤其是在繁杂过程中如何抽离自己,因为他也曾有这样的困扰。我也喜欢看书,我想后续也会做一些分享、推荐,大家一起共同欢乐成长。




screenshot-1754956802079.png




我希望我是一个可以为不同的人提供养料和支持的很有生机的“栖息地”,但我意识到如果我一直陷入到个人经验论里,我可能会带领团队或身边需要支持的伙伴一起走进“死胡同”。因此,我会再仔细研究一下自己的哈理逊报告,在一些可以优化的方向上去尝试改变,做好“栖息地”构建者的角色,给到大家更好的支持。





如果你也正身处“总监”——新晋中层管理者的角色中,感受到了些“混沌”,遇到了些“挑战”,想要在理解、探索新角色的旅程上有更多抓手、支持,欢迎了解、并报名参与正在招募的《新晋总监研习营·05期》





招募人数25人 (招满即止)


screenshot-1754957136339.png






来源:悦享新知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