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者研究 | 我们为什么在一起(下)——行走民间20年:“协作者”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解析(二)
来源:协作者云社工
作者:李涛
2024-03-11
533



编者按

2023年,由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简称北京协作者)李涛主任基于实践研究,撰写的《行走民间20年:“协作者”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解析》被收入《中国社会组织蓝皮书(2023)》。 “协作者云社工”为大家连载分享。


李涛


“协作者”(Facilitators)创始人

北京协作者中心主任

高级社会工作师

首批全国社会工作专业领军人才


社会组织的使命在于解决某个影响深远的社会问题,由此构成存在的社会基础。2003年春天,创始团队在上述情感认识和实践探索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协作者”未来所要推动解决的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



1. “协作者”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协作者”认为,全球化对中国最大的影响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农民工”,他们在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而作为流动人口个体,在家庭收入改变和个人见识增加的同时,也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压力,付出了权益难以保障、家庭两地分隔等代价。


“协作者”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人口高速流动的社会,未来的中国,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流动人口,每个人都将生活在流动人口构成的社区。当下在农民工群体身上发生的制度差异和社会排斥,如果不能得到解决,未来将会出现在每个中国人身上。因此,农民工的问题实际上是我国各类民生问题在高速流动的社会变迁下,在该群体身上的聚集性体现。流动人口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核心问题,不仅包括农村向城市的流动,还包括城市之间的流动,而农民工是社会开放后流动在最前面的人,是替我们承受苦难的人,在该群体身上的任何服务创新和治理突破,都会惠及每一个中国人。


如何建立一个尊重每个个体的差异,各群体相互接纳包容的社会,不仅关系到流动人口问题的解决,更关系到中国社会未来能否和谐发展。 


一些当年的青年务工者逐渐在城市成家生子,与此同时,家庭式迁移正在呈上升趋势


“协作者”认为,社会工作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专业,是促进社会改革和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赋权并解放人类的一门学科。社会工作是伴随工业化而萌芽、伴随城市化而兴起的,是人类应对城市化和工业化造成的社会问题的专业自觉。经过100多年来的发展,针对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流动人口问题,社会工作从理念、理论到方法技巧,为我们提供了系统的专业解决路径。


反观人类历史,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组织建设息息相关,反思社会工作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重要特点就是社会组织发达,因为社会工作的应用和发展需要借助于社会组织,而社会组织则是推进社会参与的实体,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将推进中国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然而,无论是社会工作,还是社会组织,都处在初级阶段,难以回应社会发展需要。1


2.导致该问题的原因


“协作者”认为,长期的二元结构社会体制,使城乡两个群体分割得太久远,直接表现形式是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社会保护、社会支持、社会参与,乃至其子女公平教育的权利和资源的缺失,其直接原因是现有的静态的行政化主导的传统社会管理和服务,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高度流动、分层的社会结构需求,而以社会工作赋权增能为核心的专业服务体系和以社会参与为核心的社会组织体系尚未能建立。在这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则是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的隔阂与冲突。前者需要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的建构,而后者则需要几代人的文化整合。


3.解决该问题最大的瓶颈


“协作者”认为,传统的发展理念与手法成为导致社会管理低效、服务资源投放无效的主要瓶颈。其最大的弊端是忽略服务人群的潜能,忽略社会参与的组织意愿和技术变革。农民工长期被视为廉价劳动力,成为被管理被服务的对象,他们的能动性被压制,参与意愿被排斥。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果我们不能转变发展理念和方法,不重视服务人群的直接参与,任何部门和组织都无法为数亿之众的群体提供有效服务。


协作者在流动人口社区开展探访服务


尽管社会各界逐步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关注和服务的力度,然而,这些关注和支持依然是“自上而下”的,流动人口成为“被服务者”,某种程度上其边缘地位正在因为缺乏服务参与而不断被强化;而社会组织特别是草根组织的处境与流动人口极其相似,尽管社会认为社会组织非常重要,对社会组织“能力差”“不规范”“效率低”的指责却日益严重,公益服务以直接的物质救助为主要手法,以满足“捐赠者”的需求和“资金问责”为导向,而忽视服务者的尊严与组织发展的需要,回避推动社会变革的公民责任的担当。社会组织成为“被能力建设者”、“被监管对象”,而能够给其提供支持的资源掌握者自身往往缺乏草根视角与实务能力,社会组织特别是草根组织的边缘地位如同农民工一样,在“关注与支持”的名义下被不断强化。


因此,“协作者”创始团队从情感和责任两个角度去定位即将诞生的“协作者”:


“从情感来看,我们都有着来自农村生活的切身体验,深知故土乡亲养育的艰辛与我辈反哺的义务。从责任的角度,我们认识到,仅靠一个‘协作者’的服务是不够的,一个机构再有能力,其服务范围也是有限的,而当我们不能有效教育公众影响社会,不能带动一个行业的发展,那么我们的服务价值将大打折扣。”2


基于以上背景,“协作者”决定选择以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最核心的城市化和流动人口问题为介入点,确立了以流动人口、社会工作者和草根组织为主要服务对象,秉持“团结协作 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团结社会各界,协同合作,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回应服务对象现实需求的同时,协助其在服务参与中由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并在实践中总结提炼本土经验,推动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最终实现“每个人不再因为地域、职业、文化和性别的差异而遭受歧视,都可以怀抱着尊严和梦想,自由地行走在大地”的组织愿景,从而成为赋权“弱者”、增能“草根”、推动社会融合的“协作者”。


(三)确定使命定位


“协作者”将使命定位分解为三个要素:一是愿景,即组织的终极理想,希望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二是理念,即组织的价值观和判断体系,它指导团队如何看待问题并做出行动选择;三是使命,即组织为实现愿景所扮演的主要角色和采取的主要策略。基于上述情感与责任两个角度,“协作者”创始团队制定了机构的使命定位,并在每次制定组织发展战略规划时定期回顾,适当调整。


1.“协作者”的愿景


2003年创办时组织确立的愿景为:“我们力求使农民工获得基本的社会公正,不再因为性别、职业和城乡差别而遭受歧视,每一个人都可以怀抱劳动者的尊严和梦想,自由地行走在大地。”


2010年,在制定第三个组织五年战略发展规划时,“协作者”对愿景当中的“农民工”以及“性别、职业和城乡差别”等概念,做了进一步界定。认为,未来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流动人口,应还原“农民工”作为“人”的身份和需要,因此将愿景精简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怀抱着尊严和梦想,自由地行走在大地。”


2.“协作者”的使命


2003年创办时的使命:“协作者致力于流动人口社会工作服务创新,提升服务人群助人自助的能力,倡导社会融合,推动本土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建设”。


2010年,在制定第三个组织五年战略发展规划时,该使命调整为:“通过服务创新、政策倡导和专业支持,使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服务对象,在参与中从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进而总结提炼本土经验,推动本土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发展”。该演变的过程,体现了“专业支持”在达成愿景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2年,“协作者”在制定第五个组织战略发展规划时,对使命进一步做了修订,确定为:“通过服务创新、教育倡导和专业支持,使包括流动人口和草根组织在内的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推动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发展。”




图1:2003年4月12日,协作者创始团队完成第一个组织战略发展规划后,前往司马台长城开展了第一次团队能力建设



图2:2021年8月17日-22日,时隔18年后,北京协作者团队重聚司马台长城,开展为期6天的团队能力建设,制定第五个组织发展战略规划


3.“协作者”的理念


2003年创建时确定的理念为:基于相信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社区人群具有团结互助、自我解决问题、谋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协作者以“团结协作 助人自助”为组织服务理念,与社会各界人士相互团结,协同合作,让服务对象在接受帮助的同时培育其自我解决问题和帮助他人的能力,在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过程中也提升机构本身的发展能力。始终将自己定位为社会融合、社会工作建设与社会组织建设的“辅助者”“推动者”。


2022年,在制定第五个组织战略发展规划时,“协作者”对理念的描述做了精简,调整为:基于相信“每个生命都有尊严,每个弱者都有力量”,我们以“团结协作,助人自助”为理念,做一名推动边缘群体和草根组织发展的“协作者”。


经过3个月的筹备,2003年2月28日,“协作者”宣告成立,在当时的环境下由于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在工商部门注册为企业,以获得法人治理的地位,名字为“北京市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创始团队希望即使在有限的条件下,也要做最大的组织规范建设的努力,使“协作者”作为本土社会组织的先行者,成为“团结协作 助人自助”的典范。


————————————

1 李真、李涛、刘倩等:《社会工作服务农民工的功能与角色》,《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10页。

2 李涛:我们愿做一名“协作者”——从“协作者”的转型看支持性组织的使命与功能,协作者云社工,2015年3月24,https://mp.weixin.qq.com/s/LIHYhndxuxoYDc-VeQ_neA,最后检索日期:2023年10月20日。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