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
为了给有志于从事公益事业与社会工作发展事业但缺乏相关经验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和就业空间,协作者自成立起就不遗余力地开展实习生培养工作,为有意愿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人才搭建专业实践平台,建设专业实践基地,开展专业实习督导,培育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推动本土社会工作发展。
20年来,协作者共计为近500名学生提供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其中有来自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也有来自跨专业对公益感兴趣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学生,更有来自从流动儿童成长起来的打工青年。2010年为更好地鼓励实习生持续参与公益,启动年度优秀实习生评选工作,截止到2022年底共计83名实习生荣获协作者年度优秀实习生称号。与此同时,共计20余名实习生通过在协作者的实习培育成为协作者的社会工作者。本文与大家分享协作者在实习生培育工作的成效与经验。
协作者为什么开展实习生培育
一方面,大量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不能、不愿意进入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工作,另一方面,大量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缺少专业人才,同时很多有志于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人因缺少社会工作系统学习而不能很好地适应专业需要。协作者在成立之初就发现这一现象,从而,在机构战略规划中就把实习生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期望通过协作者的专业实践平台,开展实习生培养工作,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做出探索。
一方面,开展实习生培育工作,是协作者的专业使命,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提供平台,协助学生走好专业实务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第一步;另一方面,对有志于从事公益事业与社会工作发展但缺乏相关经验的人,协作者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和就业空间,通过开展社会工作实习,促进其专业技能和专业成长,形成专业角色、培养专业精神,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多元化发展提供支持;第三,协作者为社会工作高校搭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平台,建设社会工作者专业实践基地,将学校教育与实践平台相结合,将校内导师教育、书本教育与实践督导和实务教育相结合,为社会工作的学校教育提供实践支持。
协作者如何招募实习生
实习生培育工作需要机构投入非常大的精力,包括督导、带领示范和管理等。为了让每一个来到协作者实习的实习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督导以及锻炼机会,协作者根据自身接收能力,严格选拔流程,将机会给到具有潜质的青年人才,希望为培育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公益理念的青年人才贡献力量。
一、由负责实习生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定期结合协作者实习生需求,以及各高校发布的实习方案,开展实习生招募工作。与高校了解社会工作专业各高校的实习方案,具体包括实习时间、实习方式、实习要求等;同时定期明确各协作者团队年度、季度实习生需求。
二、协作者接收实习生的基本流程:
(一)学校联系或个人联系。个人或学校在有实习意向或安排后,与北京协作者进行联系,申请或沟通实习事宜。
(二)填写实习生登记表。协作者将发送实习生登记表给个人或学校,需要学生填写实习生登记表发回给协作者,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
(三)初筛及实习面试。将实习生登记表回收回来后,协作者将进行查阅,选择符合机构要求的学生联系确定时间进行面试。外地学生考虑成本,可以安排网络视频面试。
(四)确定接收名单及到岗时间。通过面试,由负责面试的人员共同商议确定接收名单,通过电邮或电话正式通知学校和学生本人,并根据机构工作需要和学校安排确定到岗时间。
(五)明确实习平台与任务,明确实习指导老师与机构督导,开展岗前培训,协助实习生进入实习工作中。
协作者实习生培育工作怎么做
一、制定《实习生管理手册》。该手册从实习生接收流程、要求与任务、奖惩措施、工作指南、实习生案例汇总等角度详细梳理了在实习生培育工作中各阶段的工作流程与内容,以确保实习生培养过程专业、系统、规范。
二、重视校社合作,结合学校与学生需求开展培养工作。一是根据实习生学校的实习任务,实习生个人的期望和优势、特点和机构实习岗位的需要与实习生一起确定工作计划,安排工作的时候考虑完整性、系统性的参与;二是在实习生毕业论文设计、实习生学期作业、课程作业中,给实习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三是在实习的过程中发挥高校实习指导老师的作用,把课堂教学和实习教学相结合;四是明确校内督导与机构的定期沟通交流,让学校了解实习生实习情况、实习收获和成长,与校方一起支持实习生完成实习任务。
三、建立专业关系,注重情感的连接。协作者定期了解实习生在身体与心理上的状态情况,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关心和支持。
(一)将实习生看作是协作者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是团队中重要的一员,根据每个实习生的特点,及时给予鼓励,以及工作技巧上的支持,并在实习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给予专业建议和情感支持;
(二)在实习生家庭、个人遇到困境时,会根据实习生实际工作开展情况,与实习生沟通,关心实习生的心理状态,或在不影响工作推进,实习任务完成的情况下调整实习时间。
四、注重能力培养,持续促进实习生的专业成长。
(一)开展实习专题培训,为实习生实习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实习生在正式开展实习工作之前,会接受入职培训,对其介绍机构发展、实务工作的开展等与实习工作相关的内容,并就如何做好服务、如何参与倡导工作等进行专题培训。
(二)结合实习生擅长领域,与校方要求,为其制定符合实习生个性与机构共性的工作安排;
(三)结合现实情况及实习生个人情况,实习方式多元化,如线上、线下的实习;结合机构各类工作内容及实习生个人情况,在实务实习的同时,辅以实践学习,如有业内专业人士或机构人员参加的会议,或是外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业会议、专业论坛等,会支持实习生参与;
(四)在实习过程中,发掘实习生的各方面潜能,鼓励和支持其在从未接触或参与过的实务工作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尝试。
(五)在实习期间,由实习指导老师给予实习业务的直接指导,及时回应实习生在具体实习任务中的困惑、需求等;实习督导定期进行督导,支持实习生的专业成长。
(六)实习结束后,实习生可以结合自身对专业成长的需要,以不同身份如志愿者等持续参与机构工作,协作者提供成长支持。
五、借助信息化系统,加强日常培育、督导和与管理。
(一)因材施教,明确实习生实习期间的指导老师和督导老师,明确各项任务的背景、目标、意义和要求,加强示范和带领,以及在实习生带领方面的正向引导;
(二)对于实习生遇到的问题及时的回应和支持,让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撰写日常观察案例,可以更好看到 实习生的专业反思,以及提升实习生的专业服务能力和反思能力;
(三)定期通过日志、周志、活动计划等给予书面督导,每月开展月度小组督导,同时结合日常实习生实习需要,开展一对一督导,及时给予支持。
六、为实习生提供激励支持
按照专业要求和流程参与专业实践,协助实习生实现专业价值,形成专业角色、培养专业精神。
(一)根据实习生需求与个人专长,安排相关工作;在工作安排之外,机构研究、倡导平台运营等工作,都鼓励实习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意愿参与。
(二)机构开展的周例会、月度例会、重点工作会议等,结合实习生实习工作的开展,会适时提供参与机会,鼓励实习生尽可能全过程参与机构工作。
(三)激励。一是符合“优秀实习生”要求的同学,进行“优秀实习生”申报;二是在日常的日志、周志中,反馈在实习生工作中观察到的闪光点和优势在实习生总结、督导会上进行分享和鼓励;四是实习生参与调查研究、新媒体运营等工作时,按照实际工作在产出中署名、感谢等;五是依据实习生不同情况,以及机构的现实情况,适当提供实习补助、住宿等现实需要的支持;六是设置实习培养生的实习岗位,对有意愿从事社会工作、具备协作者团队工作人员基本素养的实习生,作为机构专业人才进行定向培养,并吸纳到机构。
协作者实习生培育工作的成效
一、培育近500名高校学生参与协作者实习生
自2003年至今,协作者共计为近500名学生提供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平台。2010年,为更好地激励、推动实习生持续参与协作者公益服务,启动优秀实习生的评选工作,截止到2022年底共计83名实习生荣获协作者优秀实习生称号。
二、实习生参与内容广泛,涉及协作者各服务领域, 为公益领域培育了人才
2003年至今,协作者培育的实习生同学在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者的指导支持下,广泛参与到协作者开展的各类实习工作中。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方面,参与到困境救助、协作者童缘、协作者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等服务内容和重点项目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过程中;在教育倡导方面,参与到协作者新媒体运营、调查研究、影像拍摄等工作中;在专业支持方面,协作者实习生参与到组织建设、社会组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培育、项目管理、项目监测等内容。
协作者通过实习生培育工作,进一步促进实习生的专业职能和专业成长、形成专业角色、培养专业精神,为公益行业培育人才。实习生在毕业后,他们中有的创办社会组织开展社区发展、助残等服务内容;有的投身公益领域,或者在政府、企业工作中持续关注、参与公益服务。其中,2006年至2022年共计有14名实习生,通过在协作者的实习成为了协作者正式的社会工作者,且由一线的社会工作者成长为了协作者的中层负责人。
卢金艳,2006年协作者实习生,毕业后入职协作者至今,目前担任北京协作者中心副主任、社会工作督导,全国最美社工称号获得者。她说:“不要把社会工作想得多苦哈哈的,的确现在有很多局限,但是我也希望你能够去看到通过你脚踏实地的服务,看到服务对象的一些变化,相信这个过程当中,你会从服务对象身上收获到非常宝贵的积极乐观、顽强,我觉得我们的收获肯定会大于付出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你的投入也会收获一个全新的自我,所以我觉得没有什么比对这份事业的投入跟热爱最为珍贵。能力那些东西我觉得是其次的,我们都可以去学,既可以向同事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志愿者实习生学习,向服务对象学,向我们过往的经验学习。”
闫世琼,南京协作者社区发展部副主任,助理社会工作师。2014年入职协作者。她说:“2003年,当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不为人们所知时,“协作者”以艰苦行动开启了本土模式的探索;现在,当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战略举措,“协作者”不忘初心,依然深深扎根基层,陪伴每一个“弱者”拥有发展自我温暖他人的力量。我想对自己说:谢谢你的勇敢,谢谢你的坚持,加油!回顾从事社会工作职业的初心,起跑的时候,还只是喜欢和热爱,怀揣着一颗大干一场的心。此刻此地,经过时光的浇灌与技术的打磨,我想终生与社会工作为伴。感谢自己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的坚持,感谢协作者的培育和战友们的陪伴!”
杨凯丽,社会工作者,于2014年加入协作者,从事一线社会工作服务,先后参与协作者小店童缘、协作者四季青童缘建设运营工作。她说:“每次设计活动,我都会问自己,这样开展活动有什么风险,要怎么解决,可以动员哪些资源……唯有不断的反思,沉淀,我们才可以为服务对象开展更专业的服务。在之后的服务中,不管是新加入的伙伴还是实习生,我都会提醒大家,做好风险管理,确保每一个人的安全,遇到这样的问题要如何解决。”
三、为高校搭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平台,更好地将学习与社会工作实践相结合。
协作者探索校社合作的人才培育模式,依托五地协作者资源网络,建立跨地域的人才培育实践基地。作为实习生在毕业结束走进社会前的重要一站,作为实习生了解社会组织,开展专业实践的重要环节,协作者与高校联动为实习生搭建专业实践平台。协作者成立至今,共接收50多所高校的学生进入协作者实习,同时与多所高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北京大学刘冬妮老师:“通过具体和真实的人、事、物去内化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核心,真实地操练观察、共情、沟通、思考、责任等等各项能力。协作者就给了学生这样一片可以放心实践的‘好土’。从一开始的面试阶段,学生就明显感受到协作者对于实习生的重视,就算还没有录取学生,机构督导也会花很多的时间和自己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期望,也回答学生想要了解的内容,让学生在进入实习之前有非常充分的了解、准备和主动性。在工作中,机构督导虽然是上级,但是更像是在教他们。不仅教学生如何完成工作,也会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做,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2021年内蒙古大学实习生郭宏宇:“还记得当初选择社会工作,只是因为老师所说的“正义、温暖、理想”等等那些我们所有人都向往的词汇。来到实习岗位之时,我的内心也曾充满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走社工这条道路?社会工作者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吗?我学社会工作到底还能找到什么意义?我想,协作者的这段实习经历赋予了我思考和体验的机会,并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社会工作和公益事业实在而温暖的意义,也间接地增强了我下定决心继续学习社工的力量。”
四、逐步形成完善的实习生培育与管理体系。通过开展实习生的培育与管理工作,协作者逐步形成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实习生培育和管理体系。一是建立机构督导、机构实务工作指导老师、学校指导老师相互配合、支持的实习生督导机制;二是梳理了实习生筛选、面试、管理、评估等系统、规范化的实习生培育流程;三是结合学校要求、学生需求、机构需求等,为实习生明确实习任务清单,包括机构观察报告、实习生日志/周志、实习生工作计划书、实习通讯、实习总结报告等任务内容;
协作者将进一步探索、丰富本土社会组织实习生培育与管理体系经验,继续开展实习生的培育和管理工作;加强与高校及高校督导的联络,与高校一起更好的给予实习生指导,协助实习生更好的将学习与社会工作实践相结合。
此外,协作者还将启动高校社会工作学生实务助力计划,采取公开招募和学校推荐的方式,面向高校学生开展社会工作工作坊与实习体验项目,招募有专业潜质和就业意向的青年大学生进行中长期培养,对其提供实务培训+专业实践+督导+公益助学金的综合支持,培养其成为投身机构的公益人才。期待更多学生选择协作者参与社会实践,开启公益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