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观察 | 不是所有人都有空调:高温下的城市大“烤”
来源:绿色和平行动派
作者:气候鸭先知
2025-07-18
89
领域 环境保护


编者按:




7月6日,青岛大学一宿管工作人员疑因高温在值班室死亡,引发全国关注[1];同一时期,山东烟台南山学院因宿舍无空调,学生中暑后被救护车送往医院[2];在湖南长沙,120急救中心一周内因中暑相关原因出车达百余次[3];北至漠河,北纬53度的避暑胜地,今年也出现了35℃高温,当地民宿老板不得不考虑安装空调[4]……7月2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了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5],多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意味着高温导致的健康风险已达到极高水平。自7月以来,与高温热浪相关的新闻层出不穷,反复提醒我们,中国大地正在经历今年最强的高温“烤”验。





饱受高温之苦的并非只有中国。据初步统计,今年6月23日至7月2日期间席卷欧洲的高温热浪,在12个城市造成了2300人死亡,其中65岁及以上老人占88%。对这场热浪的快速归因研究显示,气候变化让热浪导致的死亡率上升了两倍[6]。




而究其根源,气候变化背后的始作俑者,恰恰又是人类自己。近期,国家气候中心针对今年6月全国七大气候区的极端高温事件进行了归因分析[7],结论指出,西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的极端高温事件均受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气候变化使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如不采取行动,破纪录高温事件将在21世纪中期成为常态。




此外,根据绿色和平2021年发布的《与洪共存——中国主要城市区域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及未来情景预测报告》[8],在中等排放情景(RCP4.5)下,预计到本世纪末,这些区域的夏季日数将增加20天以上,广东省东南沿海地区甚至可能增加40天以上;京津冀地区的夏季日最高气温最高值将升高2.6℃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的极端天气,对不同人群的影响是极不平等的。儿童、老年人、孕产妇及慢性基础病患者等人群,他们对高温热浪更为敏感。这些人群身体的“降温系统”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同时他们的身体又因成长、衰老或疾病等增加了额外负担,使得他们在高温下尤其脆弱。户外和体力劳动者等群体也是高温下的高危人群。由于职业特殊性,他们不得不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或在通风差、温度高的室内环境中工作,极易受到热应力影响。而从更广的角度看,居住条件差、缺乏制冷设施和健康保障的各类人群,面对极端高温,都将面临严峻的健康危机。




微信图片_20250718124304.png




应对高温不只需要技术,

也需要新的社会想象





高温不是孤立的问题,而是折射出我们公共健康、城市治理、社会公平等多个系统的脆弱点。如果高温无法避免,系统如何给予保障?个体如何自救?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议题。




应对高温带来的健康风险,一方面要为暴露在高温风险中的人群提供及时的健康保障,比如,提供避暑设施,为户外工作者设立强制性高温工作时间调整与补偿机制等;另一方面则要将高温应对纳入城市长期规划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例如强化社区级高温预警系统、评估热风险并推动公共避暑空间规划,为老年人、儿童等高风险人群提供专门的高温健康支持服务。




这些应对措施的落地实施也需要跨部门联动的协调配合和机制创新。在国际上,已有城市开始尝试更具体且可复制的机制创新。




在印度,当气温持续攀升至危险水平,一项针对非正式劳动者的极端高温收入保险项目(Extreme Heat Income Insurance)便会自动触发,为街头小贩、环卫工、自雇劳工等原本不得不冒着酷暑工作的人群提供一笔应急补贴,用于弥补因高温停工所带来的收入损失[9]。




迈阿密、雅典、墨尔本、达卡、弗里敦等地相继设立了“首席高温官”,她们的任务不仅是提升公众风险意识,更是推动跨部门协作,确保冷却中心、清凉物资和气象预警覆盖到最需要的群体[10]。




当然,系统设计再精妙,也难以覆盖到每一个角落。一些看似“微小”的本土创意,往往能够打开新的行动可能。




在西班牙南部城市阿尔奥林德拉托雷,一群中老年女性用钩针编织出几十块花色各异的针织方布,拼成一顶巨大的遮阳篷,挂在夏日炽热的街巷上空。这顶用废旧毛线制作的“遮阳伞”,比政府最初安装的塑料遮阳布效果更好——不仅富有当地特色且美观,还让街道温度下降了5°C[11]。




在加州洛杉矶,Skid Row地带的社区团体与艺术家、非营利组织合作,推出了“移动降温气候站”(mobile climate stations)。它们常以手推车或临时遮阳棚形式出现,配备凉水、风扇、应急药箱甚至急救包,在高温时段穿梭于街头巷尾,为无家可归者送去及时的救助[12]。





在印度,非正式劳动者常常因为极端高温而中暑脱水,绿色和平印度办公室与政府部门、医生、志愿者合作,为户外工作者、街头小贩等弱势群体提供早期预警和健康站点,保证饮用水供应,以抵御热浪带来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250718124752.png




从钩针方格到高温官员,从降温移动站的快闪到保险制度,全球不同角色和层级的行动,都在提醒我们:应对高温不仅考验技术与政策,更需要新的社会想象。




在日益严峻的高温面前,我们需要更多的想象:让更多行动者参与,让更多经验被看见,让更多资源流动起来。在炎炎烈日到来之前,我们都有改写剧本的机会。






参考资料:


[1] https://mp.weixin.qq.com/s/_sHH4urUmuwRwEz7mN5mNw

[2] https://mp.weixin.qq.com/s/_sHH4urUmuwRwEz7mN5mNw

[3] https://mp.weixin.qq.com/s/_sHH4urUmuwRwEz7mN5mNw

[4]https://mp.weixin.qq.com/s/Ck_biR4g2_AEB8Kl84xNvg

[5] https://mp.weixin.qq.com/s/sd-Tnv2J4A174RW1kf_0Tw

[6] Konstantinoudis, G., Mistry, M., and Gasparrini. (2025). Climate change tripled heat-related deaths in early summer European heatwave. Grantham Institute report.

[7] https://mp.weixin.qq.com/s/KPCUdXESH7MztY2BaOngCw

[8] https://www.greenpeace.org.cn/wp-content/uploads/2021/07/city-climate-risk-report-2021.pdf

[9]https://www.weforum.org/stories/2025/03/the-heatwave-that-sparked-a-new-era-for-women-workers-in-india/#:~:text=The%20weather%20itself%20triggers%20relief,INR%202.92%20crore%20($350%2C859). 

[10] https://mp.weixin.qq.com/s/AuUMuIkSMPYDnCYaCsC2Iw

[11]https://alhaurindelatorre.es/el-taller-de-manualidades-con-material-reciclado-prepara-un-toldo-gigante-de-croche-para-calle-malaga/?utm_source=chatgpt.com

[12]https://laist.com/news/housing-homelessness/skid-row-cooling-stations-inadequate-to-protect-unhoused-people-from-heat-illness?utm_source=chatgpt.com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