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 在 前 面
2021年,民政部发布了《“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在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方面,强调要重视品牌建设。十九大以来,社会组织在政府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比2010年,福建注册登记的基金会增长十分显著,截至2022年8月10日,通过社会组织服务平台检索发现,福建的基金会已达到506家。
结合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对社会组织的发展导向,为了能够帮助基金会的发展,势成咨询基于公共信息分析整理了这份《福建基金会品牌发展报告》,希望能够对福建地区基金会的发展起到可参考,可借鉴的作用。
势成咨询致力于用专业的知识为公益慈善类机构提供公益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公益产品化、品牌化咨询、公益产品标准化手册撰写等方面的服务。2013至今,势成先后服务了2000多家国内优秀的非营利组织,是国内公益品牌建设服务的专业品牌。
需要说明的是,本报告因选取信息有限,难免采一漏十,侧重点也主要是为了提供品牌发展的导向,难免会有所偏颇,如有信息不当之处,敬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不断修订、完善,尽量把福建基金会品牌发展的全貌向社会公众呈现。
本次报告的完成,得益于我们的顾问团伙伴们的支持。同时,也获得了福建当地伙伴们的支持,他们是: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游劢,福建正荣公益基金会吴军军,CM公益传播陈炳炎等,没有他们的参与,本报告是不完整的。最后,也非常感谢北京加速公益基金会四两伙伴项目的支持,让我们能在支持行业发展方面走得更远。
势成咨询
2022年9月10日
注:基金会数据来源:
http://www.chinanpo.gov.cn/index.html
品牌商标数据来源:
http://wcjs.sbj.cnipa.gov.cn/txnT01.do
报告正文数据截至2022年8月10日前
一、福建基金会基础信息
1.福建基金会登记管理机构有54个
截止到2022年8月10日,福建地区注册的基金会数量总共有506家。从下图可见,福建省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构有54个,其中在省民政厅登记的基金会有171家,占比33.8%。
▲福建基金会类型及区域分布
2.福建地区基金会从2013年后增速显著
3.公益慈善类型基金会占比将近1/3左右
根据业务范围,势成咨询对506家基金会做了13个分类,需要说明的是“公益慈善”类是指业务范围较为宽泛,基金会名称中含有“公益/慈善”字样,“教育”类,是指由教育单位发起的基金会。其中福建公益慈善类型的基金会有162家,占到总数的32%。教育类基金会,有224家,占比44%。其他类型的基金会普遍都不太高。
4.福建有7家混合型基金会
资助型基金会是指将筹集到的资金主要用于资助其它组织运作公益项目,而不是自己运作公益项目的基金会类型。还有一种被称为混合型的基金会是自己也执行项目,也会给其他机构提供资金,资助他们做项目。
通过对当地伙伴的调研及网络信息的检索,福建资助型基金会不多,多数是属于混合型基金会。据不完全统计,以下基金会是有资助业务。
(如果您认为还有属于资助型基金会的,欢迎告诉我们,后续更新补上)
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会
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
福建省正荣公益基金会
福建省担当者行动教育基金会
福建省兴业证券慈善基金会
福建省林文镜慈善基金会
福建省陈章辉福信慈善基金会
注:以上不是排序,只是单纯的收集罗列。
▲福建省林文镜慈善基金会官网上,有资质项目的相关介绍
▲陈章辉福信基金会,对申请方有相应的指引,包括联系邮箱及《项目申请表》下载模板
5.65家基金会有官方网站
根据普益云提供的数据,福建的基金会,只有13%的机构开设了机构品牌官方网站。我们知道,官方网站是品牌传播的最基本的窗口,是机构对外释放影响力的核心阵地。如果没有官网,会有以下弊端。
第一,对外披露信息,提升公信力就有障碍;
第二,公益品牌与其他机构发生协作实现社会影响力,也会造成困难;
第三,主动传播机构的理念,价值,释放机构品牌力量也会变弱。
最后,公众很难联系机构,与机构发生对话,甚至监督机构,最终机构也会淡出公众视野。
相比官网,微信公众号已成为最流行的传播阵地。虽然福建的基金会开设微信公众号的数量跟官网的数量略微提高,有144家,占比在28%,但是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福建基金会在品牌传播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我们也看到福建地区在品牌传播方面的积极努力。
二、基金会品牌信息
1.仅有6%的机构进行了品牌商标注册
数据显示,福建有28家基金会在商标局申请了品牌商标的保护工作,占总数的6%。从已发布报告【安徽、四川、湖北、浙江、广东、内蒙古、湖南、北京、上海、江苏】的比例来看,福建地区排名倒数第三。福建地区基金会的品牌化保护意识有待加强,可提升的空间非常大。
2.福建基金会共申请了487件商标
福建基金会的总数不少,但是,对品牌的重视程度及申请品牌商标的数量相比已发布报告的省份相对较低。共有28家基金会,申请了487件商标。
其中申请最早的商标是在1997年,由仰恩基金会持有的1件“图形”商标(见右图),现在已经过期无效。但仰恩基金会对这个图形商标,于2009年再次提交注册申请,同时,还注册了“仰恩大学 YANG-EN UNIVERSITY”文字商标。
仰恩基金会,由缅甸爱国华侨吴庆星先生及其家族设立。仰恩大学于1987年由爱国华侨吴庆星先生及其家族设立的仰恩基金会创建,经国家教委(现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988年由福建省政府办学。为着国家教育改革的需要,从1994年7月起,仰恩大学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试点,由仰恩基金会独立办学。
时至今日,仰恩大学的校徽,依然可见。
3.福建基金会品牌注册有两个高峰期
2014年起,福建地区基金会注册品牌商标的数量有了第一次大幅度提升。2018年到2020年,品牌商标注册逐年提升,这是第二次提升阶段。此起彼伏的疫情及台海局势的影响,对福建基金会有什么影响不得而知。但从福建基金会的总量上来看,未来品牌注册的趋势会逐步提高。这也表明,基金会对品牌化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4.13家基金会申请品牌商标数量达10件及以上
在28家基金会中,申请商标量最多的是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会,共申请了100件商标。
申请超过20件的基金会还有:晋江市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福建省商盟公益基金会、福建吴孟超科技教育发展基金会、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会、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福建省担当者行动教育基金会。
5.文字品牌商标申请量占87%
在申请的487件商标中,以图标申请的占到13%,文字商标,包括字母,英文,汉字及其组合的商标申请量达到425件,占到87%以上。
在品牌的概念中,最突出的是文字,尤其是能叫出声音,有相关含义的,因为品牌要承载着传播和影响的作用。而图形,更多的是一种视觉符号,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在口耳传播中,就没有多少用武之地了。
6.申请量最多的三个类别分别是36,41和35类
注:36类主要是金融、慈善资金募集等服务;41类主要是教育、组织文娱活动等服务;35类主要是宣传、咨询、调研等商务服务。
在势成服务过程中常会碰到咨询:哪一类是公益慈善类的商标?严格来说,商标分类表中,就没有这一个类型的小项。我国使用的商标分类表是采用尼斯分类的方式,并增补具有中国独特产品小项的总表。
而商标分类是按照产品或服务的属性进行划分的,并不具有哪些是公益慈善性质的,哪些是商业盈利性质的。
通过对福建基金会的商标注册数据进行分析,福建基金会的商标注册情况,跟全国各地的没有明显差别。注册数量排名前三的都是36、41和35类。
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基金会类型的商标也是主要集中在41、35、36这三个类别,然后再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再增加业务类型相关的类别商标。从这点上来讲,各地情况都与我们的经验吻合。
7.仅有4%的基金会申请了36类金融、慈善基金募集服务的商标
申请慈善资金募集品牌商标的相对较少,仅有21家基金会。从发挥基金会筹措资金方面的优势来看,福建地区的基金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仅有21家基金会申请了36类的商标
在88件募集慈善资金服务的品牌商标中,在国内有一些比较知名的品牌,如:担当者行动,班班有个图书角,恒爱妈妈,姐妹乡伴,正荣公益,永泰的村子等。
每一个品牌,都在记录着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期待福建苏地区能有越来越多被大家广泛传播,并能深入参与的品牌。
在筹资品牌建设中,福建省担当者行动教育基金会是走在前列,他们共申请了14件筹资的品牌。
▲担当者基金会申请的筹资品牌商标最多,达到14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