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8月12日,“数字公益高质量发展研修班”二期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南校区拉下帷幕。两期培训班共有120名来自全国各地公益慈善组织的骨干接受了为期5天的集中式、全封闭的培训,深入学习了关于网络强国建设、社会组织和社会治理、讲好中国慈善故事、社会舆论引导、公益组织数字化转型、智慧公益人才发展等主题课程,从宏观政策、理论构建、实践探索等不同角度交流探讨。让公益慈善组织学员感受思想的力量,坚定信念的力量,增强把握发展趋势的力量,提高公益慈善服务的效益,推动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公益高质量发展研修班”是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的“数字公益人才开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研修班以外,“数字公益人才开放计划”在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同时开班,共计有超过360名公益慈善组织骨干参与培训,分别接受前沿的数字技术、传播能力、组织治理、领导力提升等方面的课程。
本次培训课程,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邀请了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府部门、慈善行业的权威专家授课,并采用主题讲座、案例教学、结构化研讨、实地走访等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员的启发、经验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让学员们在不同场景思考数字公益的发展和公益智慧化的路径,结合自身机构的转型需求和发展目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参训学员深度领略和体验了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浓厚的学习氛围、丰富的教学设施和便利的生活条件,学到了知识、收获了友谊,经历了终身难忘的一次培训。总体来讲,本次培训内容丰富、指导性强、教师水平高、课堂氛围好、教学服务体贴周到,得到了学员、老师的一致好评。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王振耀院长是本次培训邀请的导师,他讲到:“公益慈善从业人员能够来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参加培训,是慈善行业的一个创举,说明慈善事业的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我们已经迈向社会价值引领经济价值的时代,各公益慈善组织学员作为社会价值的传承者和生产者,应当自觉肩负中华文明复兴的使命,共同推动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研修班一期学员、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刘福清在结业式上讲到:“培训班聚集了一批充满激情、活力四射、富有爱心的公益人,各具风采、各有千秋。身处当下疫情,能参加这样一场高质量、高平台、全国性的系统培训,实属不易。能够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办,也说明这次培训内容非常重要,这在全国都具有引领作用。由衷祝愿同学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成为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过硬、对党忠诚的数字化、智慧化公益慈善领导人,夯实慈善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石。”
一期学员、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党支部书记张敬源说:“各位授课老师理论功底深厚,讲课时能紧密联系实际,用全局性、大视野的战略眼光,介绍了当前国内或国际在该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知识和最新动态,有的高屋建瓴,隽永深刻;有的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有的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有的图文并茂,内容翔实。那些观点新颖的精彩描述、生动传情的语言艺术、理性透彻的分析视角、循循善诱的独到解读,虽风格迥异,却异曲同工,课课都有精到的见解,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使我耳目一新,眼界大开。”
二期学员、浙江雨花老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支部书记、秘书长程刚说:“本次培训,让我感受到每位同学的慈爱之心,感受到中国慈善行业的力量,增强了我们对中国式慈善的信心。校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每个身处其中的人提供了最佳的心灵陶冶场域,教授们的高水平讲解引导学员站在更高的时空维度看待历史、当下与未来,从多维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切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给了我在公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全新的解决思路。”
培训期间,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学员齐聚一堂,学员不仅能深入学习不同主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也为跨界交流与合作提供了绝佳的平台。借此机会,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创新培训模式,组织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领导干部、乡镇和村支部书记、公益慈善组织负责人、青年企业家代表共同参加了“乡村振兴跨界交流分享汇”,让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公益从业者交流不同主体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与做法,促成围绕乡村振兴的深度合作,形成多方力量助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培训模式,进一步巩固了本次培训的成果,也凝聚了政、企、社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力量。
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景介绍,“数字公益人才开放计划”依托国内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数字时代的慈善组织领导者,面向全国公开选拔3000名慈善组织骨干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全面提升慈善组织负责人在数字时代的领导力和素质素养,提高把握信息化、智慧化发展机遇,推动一批公益慈善组织在数字化转型上取得实效,引领一批公益慈善组织在智慧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作用。其中,中央党校将培养300名慈善组织负责人,依托中央党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引领慈善组织坚定不移的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构筑慈善行业生态坚实的人才基础。
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丁文锋理事长在总结讲话中说: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对于公益慈善组织来说,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是信息化时代慈善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增进服务效能、提升透明度和公信力、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内在要求。希望通过这次培训,各位学员能够把所学的理念、知识用好,落到自身慈善组织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实践中去,切实推动数字能力的提升。既坚守公益慈善事业的初心,扎根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实践,又要勇于创新、善于运用信息革命的先进成果,在建设智慧社会过程中发挥“头雁”效应,引领自身的社会组织开启或者加速数字化转型,成为创新推动的中坚力量。
同时,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够联合一批在数字化、智慧化转型道路上走在前列的慈善组织,形成共同体。聚智聚力夯实智慧公益发展的基础设施,做好“智慧公益”的理论研究;加强培训课程研发,建立“智慧公益”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沟通主管部门,推动建立完善“智慧公益”发展的制度保障。加强合作,协同发力,搭建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的数字化平台,构建“智慧公益”发展的良性生态。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是聚焦人才发展的基金会,今后,希望能够联合更多的行业推动力量,聚焦公益慈善的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在智慧公益研究、评价、人才开发、培养、转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