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之前,瑞丽欣欣向荣。
依托“一带一路”,是中缅两国边贸重镇,商人从这里将玉器、木头制品等热销品销往全国。
边境风景绮丽壮美,“一寨两国”旅游景观吸引着五湖四海游客前来“打卡”。
瑞丽口岸秩序井然,中缅百姓有序往来。
但一切景象,在疫情这两年,悄然发生变化。
两年,几度封城,数次全员核酸,云南省多次抽调省内民兵、医护人员支援瑞丽抗疫,学生在家上网课没有尽头……
身处风暴中,这两年,瑞丽市妇女儿童中心不得不寻找突破点,探寻更多可能性。
01
今年,是张琴在瑞丽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开疆拓土的第18年。
这18年,也是瑞丽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18年。
▲瑞丽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主任张琴
2000年,英国救助儿童会与德宏州妇联、瑞丽市政府合作签署合作备忘录,由当地公务人员、医务工作者、律师等组成,成立执行办公室,在瑞丽市开展边境艾滋病防治项目试点,主要为当地的弱势群体开展艾滋病预防。这个办公室,是瑞丽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起点。
也就是在开展边境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过程中,张琴和同事们渐渐加深了对当地妇女、儿童境况的了解。
瑞丽,属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中缅边境,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那边是缅甸国家级口岸城市木姐。
大家渐渐意识到,关于瑞丽市妇女、儿童的问题,还需要用很长时间来解决。
那这些问题,又该如何来回应呢?
2004年,瑞丽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正式注册,期待能够做一些探索,真正帮助到当地的儿童、妇女。此后几年,在艾滋病预防的基础上,中心逐渐明晰了方向,将工作聚焦到妇女发展、儿童保护、职业技能提升等方面。
但万事开头难,本土并没有可以学习、借鉴的公益项目,方向明晰后,中心走得跌跌撞撞。
转折出现在2007年。这一年,乐施会(香港)云南办事处,为中心带来了新的活力,乐施会的支持,不仅让中心有了资金支持,也让中心的人员对公益有了更深的理解。十多年来,中心因地制宜,为妇女、儿童权益出了不少力。
02
阿C(化名)就因为中心开展的“可持续发展小组”项目“变了个人”。
几年前,当听说自己入选南桑村项目妇女骨干小组的时候,阿C十分诧异。
阿C嫁到瑞丽很多年,收入不算多。但自从参与到妇女骨干小组,阿C变得越来越自信了,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项目管理。后来,阿C从中心借贷了3000元生计支持贷款,加上自己的2000元存款,热火朝天干起了生意。
先购入1000多只小鸡,养上4个多月后转卖,除掉成本,阿C赚了1万4千元。再后来,阿C利用这笔钱在村口开了一家小店,因为价格适宜,疫情这两年生意也不算差。
荷包鼓了,自信心多了,阿C渐渐觉得瑞丽是自己的家了。
张琴想起来,第一次因为水质改善项目接触到阿C的时候,她“话少,但很能干”。几年一晃而过,如今,张琴印象中那个有些羞怯、拘谨,在人际交往中习惯性躲闪的阿C,早已换了一个模样。
阿C所加入的“可持续发展小组”,中心一共在4个项目核心村执行。对当地妇女的赋能,中心一直在继续。瑞丽市的每一个村寨,这些年来,张琴都走过, “我们从协助者身份到社区、村镇,指导妇女、儿童、老人自己组成骨干小组,观察自己的村庄,发现村庄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前几年,阿C所在的南桑村,水一到下雨天就特别浑浊。为了让村民不论什么时候都能喝上干净的水,中心利用申请到的小额项目资金,让村民自主修建水池。
“之所以不交给第三方,我们其实是想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希望培养村民自己去管理主观的一个能力和组织能力。”张琴介绍,中心对于核心项目村的支持,不仅是硬件的,也有软件上的——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项目、“儿童活动中心”项目,都是希望通过凝聚村民力量,激发社区的内生力,让社区治理更好的同时,也能让村民自己收获更多,认同本民族文化。
为了让村子及村民更好,中心会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带领村民去别的城市“看看世界”,让他们学到更多东西。
▲工作人员正在协助老人登记信息
03
一入公益深似海。从作为一名单纯的财务人员到成为中心的管理者,张琴这十多年,在参与项目实践中不断成长、总结,收获匪浅。
2022年3月8日,在“2021年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名单上,出现了瑞丽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这份肯定,是中心默默为当地妇女、儿童权益努力十多年的印记。
同张琴一批进入中心的员工,直到现在,还有3人。他们从一开始的公益小白,到现在扛起了瑞丽公益的一面旗。
这些年,中心的成员也在不断增多。考虑到瑞丽本土的多民族聚居,中心的10名员工有景颇族、彝族、汉族不同民族。
彝族男生小李许多年前,跟着叔叔从老家来到了瑞丽。一开始,小李是“儿童陪伴项目”被关爱的一员,后来,小李成为了项目的志愿者,在当志愿者多年后,小李正式加入到了中心。现在,小李成为了儿童陪伴项目的重要一员,他的身份,从多年需要被关爱的小孩,变成了陪伴他人的大哥哥。
04
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为全球大流行病。两年间,生活、工作、学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边境防疫严峻,张琴和同事们不得散落在不同的地方,有的在芒市,有的在瑞丽、陇川。
不久前,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了“社工站试点”项目,张琴和中心的另外4名同事经过重重关卡,才终于离开瑞丽去到芒市开展此项目。直到现在,张琴和同事、儿子还借住在芒市一个朋友的房子里。
“疫情再下去,未来可能会失去更多机会。”张琴坦言。2014年的9月,依托“一带一路”,拿到缅甸掸邦木姐政府批准文书后,瑞丽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缅甸木姐办公室挂牌成立。办公室成立后,常驻4名员工,加上志愿者协助,近几年在缅甸顺利进行妇女健康教育、儿童拐卖预防、饮水安全改造、助产士培训、边境图书馆援建等项目,成为促进中缅民间沟通的渠道,为搭建双边合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但对缅甸的项目,疫情爆发后不得不做出调整。同样,国内的项目也面临诸多挑战。
因为疫情,项目无法继续在实地做事,但线上执行项目又达不到效果,这让大家左右为难。
严峻抗疫形势下,公益项目如何继续前行?张琴也不得其解。“不仅是我们难,大家都挺难的。”
但张琴可以确定两件事。
其一,在项目承接方面,未来,中心的政府购买会占比越来越多,但政府和公益组织做事风格有所差异,这对中心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其二,中心需要拓展志愿者招募。中心曾经也招募过不少志愿者,但后来由于管理、对接不得其法,在志愿者联动方面一直没有起色。“我们也想把志愿者工作做得更好,我们现在的战略规划里有一条就是关于志愿者完善机制的。在这样的后疫情时代,很多事情我们无法到实地去做,但通过志愿者资源,可以借助志愿者在自己的社区实操。”张琴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