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听见了什么?一个盲人叔叔向路人询问:他的影子长什么模样?”6月26日下午,北京奥森公园奥森书局,孩子们在读蒋一谈的“截句”诗歌。
当天,由阅读公元(北京)机构和奥森书局联合主办的“给孩子,给世界——蒋一谈的诗歌盒子”阅读公益体验活动,数十位家长和孩子参与其中。蒋一谈在现场与他们交流诗歌与生活,以及孩子们的阅读与作文写作。
蒋一谈不仅为儿童写书,还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全民阅读”的相关号召,多年来积极践行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儿童阅读推广活动。
公益的“诗歌盒子”协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诗心
据阅读公元创始人潘子亮和阅读公元合伙人、奥森书局主理人南木介绍,该活动源于著名诗人蒋一谈多年为孩子们的诗歌写作实践,以及互动文化系列讲座。
从2017年春天至2020年1月,蒋一谈在线下已经与11000余名中小学生交流文学与写作,协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诗心,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奥森公园北园里的“蒋一谈的诗歌盒子”,历时3个月,面向公众免费开放。诗人蒋一谈在活动现场与家长和孩子们交流诗歌与生活,好奇心与诗心,以及孩子们的阅读与作文写作。
在蒋一谈看来,中国孩子需要更多的“诗意现场”的启发,“诗意现场”是没有屋顶的诗歌教室,连着天和地,连着大自然鲜活的生命,非常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诗歌空间是蒋一谈多年前的构想,他愿意和喜欢孩子和诗歌的朋友们一起,共同为孩子们做更多的事情。
“爱”与“成长”的再思考
儿童文学有两个具有普适性的主题:一个是“爱”,另一个是“成长”。这些年来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几乎都能从这两个童年生活的母词里找到主题的归宿。这一现实也反过来印证了“爱”与“成长”的题旨之下,其实包含了作品具体生态的千差万别。今天,面对一部作品,需要讨论的可能不是它是否表现了“爱”或“成长”,而是它表现了什么样的“爱”和“成长”。
近年来,实力派小说家蒋一谈关注儿童文学领域,于2015年创作出版诗集《截句》,并提出了截句新文体及其写作理念,之后创作出版了《给孩子的截句》,受到读者好评。从2018年开始,蒋一谈开始为孩子们写绘本故事,已经出版的绘本作品有《我故意不说话》《狐狸的尾巴》《爸爸,生日快乐》《妈妈,生日快乐》等。
让阅读之美在散播在城市角落
作为该活动的主办方之一,阅读公元(北京)机构始终关注全民阅读领域的公益活动,旨在打造“公园图书馆”+“城市mini图书馆”+“乡村图书馆”平台。
从城市到乡村,公益先行,用实际行动践行书香融入绿水青山,阅读公元(北京)与社会各界热心公益的机构携手,秉承“文化+绿色”的理念,积极迅速行动,为城市的阅读空间助力,让阅读之美广泛传播。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