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2020年12月,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简称协作者)与壳牌中国联合发起的“骑手关爱行动”项目启动,期间围绕基本生活与心理需求、职业动机与习惯、职业安全与健康等维度,完成了《骑手生存与发展需求报告》,并将于5月19日举办报告发布会。协作者云社工围绕骑手关爱行动,邀请协作者中心主任李涛就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进行分享。
李涛
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创始人,协作者学院公益导师,民政部首批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高级社会工作师。
协作者云社工:协作者自2003年以来一直关注农民工的发展,请您和我们分享一下,出于什么原因关注了骑手外卖这一行业?
李涛主任:
一是骑手作为“全人”的需求需要得到回应。协作者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关注和服务以农民工为主的流动人口群体,我们认为中国未来很长一个阶段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就是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转型问题,而农民工作为改革开放流动在最前面的人,实际上是在替我们和我们的后代的自由流动承担改革代价,关爱农民工就是关爱我们自己和我们子孙的未来。我们在18年的服务实践和研究中发现,农民工不是“挣钱的机器”,他们有着每个人都有的健康安全、子女教育、人际交往、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各方面的作为人的需求。在社会工作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之下,我们认为,需要把骑手放到其所在的社会系统中,才能真正提供有效的帮助,以回应骑手“全人”的需求。
二是协作者作为关注农民工的机构,我们有责任回应骑手的安全问题。近年来骑手的安全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报道,有些事件非常惨烈,引发了大家的关注。但在看似是安全问题的背后,是什么在影响和左右着骑手的选择——这个问题需要得到专业机构的回应。伴随着这种关注,同时我们发现社会对骑手出现了一些污名化的倾向,包括骑手一些送外卖、快递入室抢劫等事件,加上安全事故,放大并引发了骑手“为了钱不要命”等舆论,我们觉得这是违反常识的。因为很多年前社会上曾经出现过农民工犯罪率高的谬论,实际上,没有一个农民卖了猪换来路费是为了进城犯罪的。骑手中的违法犯罪的情况,是个别骑手的行为,而安全的背后是基于自己的生存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才把自己的安全降低到次要的位置。虽然社会学、法学等学科已经做了大量关于骑手的调查和研究,并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但结合发现的问题,提出“怎么办”的具有实务指导性的研究并不多。无论是行业平台、新闻媒体还是学术界,主要通过现状和数据分析的方式,呈现该群体的工作与生存状态,缺少从服务视角对骑手群体的需求分析和干预建议。协作者作为关注农民工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我们有责任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回应这样的一个问题。
三是骑手复杂脆弱的劳动保障关系需要得到关注。借助互联网技术而快速兴起的“共享经济”模式正在持续影响和重塑社会生活,从餐饮外卖行业衍生出来的外卖骑手,正是此种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新型职业。在此情况下,骑手行业虽然可以灵活就业,但社会保障性非常脆弱,由此引发了各种问题。比如在灵活用工的模式下,商家与平台之间,平台与骑手之间的关系,不受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约束,随之而来的就是骑手的劳动权益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包括最低工资标准、工时规定、社会保险等对灵活就业的骑手来说并不适用。对骑手来说,职业安全风险比普通行业从业者要高,各平台主要通过意外事故商业保险来应对骑手面临的风险问题,骑手自己缴纳费用,但该意外保险存在覆盖面较窄、理赔率偏低、保障水平不足的问题,难以充分解决新业态从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问题 ,骑手的安全需要并不能得到保障。
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习总书记专门提出了“要完善多渠道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好卡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等的合法权益”。如果骑手的这些基本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如果骑手不能实现体面劳动,目前的平台商业模式会是真正的“共享经济”吗?此“共享”是彼“共享”吗?还是披着互联技术外衣的新兴寡头经济?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便利都受益于骑手群体,无论是作为企业还是消费者,我们都不能回避社会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对骑手的关爱服务,不仅关乎中央倡导的“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乎享受该群体服务成果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我们每个消费者的责任。
协作者云社工:自骑手关爱行动启动以来,协作者已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李涛主任:
壳牌中国在疫情时期与协作者建立了合作关系,当时我们觉得有责任从关爱骑手的角度来关注这个事情。我们知道,疫情对于整个的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底层的劳动者,我们双方认为有责任携手为骑手群体做一些尝试,找到一些有效的实务方法,进而带动更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更有效的关爱骑手。基于此初衷,我们双方设计了骑手关爱行动路线图。
首先是需求评估。通过专业的需求调研方法了解这个群体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进而以需求为导向去设计开展接下来的服务,这个很重要。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机构,不能把价值观强加给这个群体,因为你是“为服务对象而服务”的,而不是“为了服务而服务”的。我们希望一方面做调查评估,了解需求,根据评估出来的数据,为设计服务方案做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将评估的数据向社会开放,为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的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公众,更好的来理解和服务骑手群体,起到倡导和公众教育的作用。目前我们的需求评估工作已经完成,过去的三个多月里,协作者在北京、长三角、山东半岛和珠三角等地通过问卷调查了343名骑手,以及深度访谈了20名骑手,并完成了专业分析。
其次,为骑手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伴随着这个调查的同时,从2021年3月开始,协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骑手试服务,一是通过日常骑手信息分享、互动交流、骑手常见问题回应等方式,建立骑手互助支持系统;二是开展骑手主题活动,包括骑手集体生日会、困境骑手家庭生日会、骑手趣味运动会等服务;三是开展困境骑手家庭走访救助,为困境骑手子女发放助学款;四是为骑手子女提供课业辅导、陪伴和主题活动;五是链接资源为骑手发放营养和劳保物品等。接下来,我们会结合需求评估报告的发现,以及前期的试服务经验,依据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方法,从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两个层面,开展更加系统的服务。
三是探索骑手关爱服务经验。骑手关爱行动初步规划为期三年,其中第一期是试验性服务阶段,以开发出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骑手关爱服务经验模式,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关爱该群体。所谓模式就是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有效的通用的服务范式,梳理出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服务技巧,开放给政府、企业和社会服务机构,让大家更加便捷和经济地参与到骑手关爱行动中来。
四是开展行动研究。骑手关爱行动在开展过程当中,还会继续跟上行动研究,不断的总结提炼服务手法和骑手群体的真实需求。同时我们鼓励骑手参与到社会对话当中,表达他们自己的声音和故事。所以我们会开展系列性的服务和公众教育活动。因为除了直接服务之外,要想真正推动问题解决,一定要提升这个群体的自我服务、自我表达的意识和能力,让骑手也能够参与到服务体系的建设当中来。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有能力面对自己的问题,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基本价值理念,也是协作者运用增能理论来开展工作的主要内容。增能理论认为服务对象的权能一直都在,只不过他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障碍住了,在以增强权能为取向的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通过挖掘和激发服务对象的潜能,协助其正常发挥社会功能。
协作者云社工: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挑战吗?协作者会采取什么措施应对挑战?
李涛主任:
骑手关爱行动目前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整合和创新以往的服务方法,以适用于骑手这一新型职业群体的服务特点。因为骑手的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工作压力和劳动关系等都有别于传统务工者,那么怎样去找到适合于他们的服务方式和方法,这个是需要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去探索和积累的。
我们重点会从三个方面回应:
一是我们做了需求评估,掌握骑手面临的问题、需求方面的基本情况,根据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服务方法、服务方式;
二是将协作者18年来为不同职业、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农民工服务经验做进一步的整合,特别是与骑手相近的服务人群的服务;
三是我们重点会鼓励骑手的参与,培养骑手志愿者,运用他们的智慧、经验,鼓励他们参与到服务当中来,进行同伴教育,同伴服务,从受助者成为助人者。
在2006年,我们和友成基金会合作,启动了“农民工新市民意识和新生活能力建设”项目,筛查出农民工群体普遍关心的社区融入、就业、居住、就医、安全、劳动权益保护、文化等关键需求,组织农民工骨干建立议题学习小组,在社会工作者的带领之下,把群体所拥有的本土经验和智慧总结出来,开发了一系列培训课程,并结集出版了《农民工城市新生活自助手册》。这个经验我们都会借鉴过来。
协作者云社工:在骑手关爱行动服务过程中,您认为需要来自哪些方面的参与?
李涛主任:
首先,骑手本身要参与进来。这就是刚才讲的,没有人可以解决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的命运,没有人可以有能力去回应这么复杂的问题,除非这个群体本身能够参与进来。
第二个方面,企业要参与进来。一是像壳牌中国这样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参与进来,提供资源支持和示范,二是和骑手有关的平台和商家企业要参与进来,因为它们是骑手所在系统的重要组成,是服务要影响和改变的目标系统之一。
第三个方面,希望专家学者能够参与进来。我们组建了一个专家团队参与“骑手关爱行动”的每个核心环节,如在去年12月份的时候,我们举办的“骑手关爱行动公益论坛”,把国内开展此方面研究的专家召集起来,探讨骑手职业安全与发展,在理论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方面,希望政府能够参与进来。政府从社会保障、劳动监管的角度,发挥它的治理作用、政策和服务体系的完善作用。
第五个方面,是社会组织本身的参与。不只是协作者参与,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进来,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的三方联动、优势互补,更好的激发骑手内在的力量,更好地整合专家和社会服务机构等外部的专业力量,从而把正式的支持系统和非正式的支持系统整合到一起,从人和环境的角度做出最有利于骑手群体的改变,使“共享经济”成为现实。
更多信息请参见《骑手生存与发展需求报告》
5月19日9:00-11:30在线发布
敬请期待
长按或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