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德观察 | 公益行业洗牌加速,战略共创成破局新法
来源:深德咨询
作者:深德咨询
2025-07-25
91


序言


战略关乎生存,更关乎发展。过去十年间,公益领袖们已经普遍意识到战略的重要性,也积累了初步的战略制定能力。同时,咨询“低门槛“,催生了一批学者、志愿者、商业顾问成为公益“外脑”力量。面对多种选择,机构领袖常常陷入纠结:战略规划是“自研”?“外包”?还是存在更优解?



本文将分享深德对当前公益行业变局的观察,结合相关项目经验,助力伙伴探寻破局之道...



近年来公益行业洗牌明显加速。一些机构无奈退场,也有新角色积极接盘,更有机构在逆势中实现强劲增长。




深德观察到,四大关键驱动力正在重塑公益行业生态,迫使公益机构必须更快地迭代战略思维——摒弃过去动辄三五年的规划模式,走向“小步快跑,破立结合”的敏捷战略新常态:



 1 

1.资源趋紧,要求“钱半功倍”



 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下,公益资源总量承压,“如何用小钱,办大事?”成为生存必答题




 

2.政策转向,“国家队”引领风向




以社区公益为例,中央社会工作部的成立,明确将社区列为“第一阵地”。各地慈善会主导的社区基金正快速覆盖城乡,大量社工站涌现,这对原有社区公益基金的空间和模式构成挤压,资源竞争更趋激烈。


 

3. 新巨头入局,玩法革新



继腾讯、阿里、字节之后,新型“自上而下”的影响力方持续涌现。例如,由香港赛马会支持的公益研究院(Institute of Philanthropy),其提出的“think-fund-do”综合战略正快速影响大陆市场,深度介入捐赠、能力建设及社区、气候、体育等多领域。这些资源雄厚、战略清晰的“独角兽”正在重塑行业生态系统。


 


4.AI爆发,知识普惠与焦虑并存




大模型技术颠覆性应用,正深刻改变公益机构及其支持者的工作方式。传统知识库价值被重构,信息、数据、观点海量涌现。学习的门槛看似降低,但如何在爆炸的信息中精准聚焦、有效决策、真正落地?新的知识焦虑也随之而来。



在此背景下,深德认为,当机构具备以下基础时,“外部引导+内部主导”的战略共创模式是一个极具性价比和高效性的选择



团队有“料”:拥有足够的行业洞察和政策敏感性,对自身及对标机构有深刻理解,不需要过多依赖咨询团队的“信息扫描”获得外部信息;



管理层有“思”:从创始人到核心中层,具备战略思维基础,对核心问题和发展选项已有初步思考或梳理;



善用“外脑”:理解AI已是工作中的常态工具,并认识到有价值的“外脑”应聚焦于引导高质量问题讨论、快速形成并验证关键假设、最终推动团队共识落地。




共创实战:三天工作坊如何高效产出?



深德在过去五年中,通过精心设计的“战略工作坊”模式,高效助力多家机构厘清方向、达成共识。以我们为两家国际基金会打造“气候变化领域战略工作坊”为例:



 Day 1



  • 筑牢根基(上午):厘清公益基金会的战略成功要素,强化底层共识;核心一步——重温机构使命与价值观(这是后续所有决策的基石!)


  • 看清版图(下午):呈现外部“行业地图”,清晰展示机构所处领域的竞争格局与合作伙伴(都有谁?在哪里发力?如何运作?)



  • 点燃思考(晚上):布置“家庭作业”,引导中层思考本次战略核心问题,思考机构能力边界



 Day 2



  • 聚焦选择(上午):引入战略框架,识别关键问题与发展选项(例如:主攻中央还是扎根地方?重点发力气候适应还是减排?聚焦哪个高潜力行业?),集体探讨初步假设



  • 科学决策(下午):运用深德4-do模型(应该做/可以做/擅长做/必须做),严谨论证假设的可行性,对战略选项进行优先级排序



 Day 3



  • 共识落地:最终聚焦,明确新战略对资源与能力的新要求,共绘高阶路线图,并细化关键部门行动计划




后续行动:共识非终点,落地见真章


战略共识的达成绝非一蹴而就,工作坊后往往仍有人持保留意见或在执行中摇摆。深德可深度陪伴,在未来半年至一年内,提供PMO(项目管理办公室)支持,持续跟进关键行动项。如遇困难,深德顾问将为团队提供能力建设;必要时,深德顾问甚至可“撸起袖子”直接介入重点环节,确保战略蓝图变为现实。



面对二十一世纪更迭加速的第二个25年,“战略共创”模式以其显著优势,成为传统高成本、长周期咨询模式的理想替代:



  • 巧借外力促共识:在理事会意见不一或理事会与秘书处难达共识时,“外来和尚好念经”依然有效。引入专业的“共创引导”往往能更快破冰,高效达成决策共识;



  • 聚焦洞见而非信息:AI已大大压缩信息收集时间,外脑的核心价值转向提出精准的洞见与战略假设、推动高质量的集体思考以高效达成共识;



  • 投入小,见效快:告别动辄数月的传统咨询周期。“共创工作坊”能在高强度、高效率的2-3天内,集中攻克长期掣肘发展的核心战略难题;




  • 深度绑定落地责任:区别于只“动嘴动脑”和仅交付一纸报告的顾问,“共创”伙伴可以与机构领袖并肩“动手”,愿意深度参与执行过程,为战略的最终落地共同负责,这体现了更深层、更负责任的价值承诺。



面对公益行业深度洗牌的关键期,选择一种更敏捷、更聚力、更落地的战略规划方式——“战略共创”,或许正是您破局突围、实现逆势增长的关键一步。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