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范围内,每分钟,就有一百万个塑料瓶被购买,这相当于每秒有20000个塑料瓶被购买。而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到2021年时,这个数字会增长20%,造成巨大的环境危机。根据the Guardian的报道,这种大量的购买很大一部分源于人们对瓶装水和瓶装饮料的需求,很多饮料公司,如可口可乐公司,就是最主要的塑料瓶生厂商之一。 而随着国内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购买量占了全球的约四分之一。
图片来源:The Guardian
塑料瓶的主要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尽管它是一种可以高度循环利用的材料,但由于回收和收集力度的问题,它依旧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来源。根据报道,在2016年出售的塑料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被回收,而被循环利用的只有7%,其中没被回收的大部分被填埋、焚烧、或者被排入海洋中。
亚太网的报道显示,在每年被投入海洋中的800多万吨塑料中,有很大一部分会被鸟类和鱼类摄入,在海底的微生物体内也发现了塑料垃圾的成分。而塑料污染每年会导致上百万只海鸟、10万头海洋哺乳动物、难以计数的鱼类死亡,经济损失达80亿美元。有研究表明,如果对现状置之不理,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的总重量将超过鱼的总重量。
图片来源:网易新闻
《自然》杂志近日发布的一篇科学报告也指出,海洋中的塑料污染不仅仅发生在鱼体内,连人吃的海盐也未能辛免。研究人员测试了八个国家生产的16种不同品牌的海盐后,发现在72个颗粒物中,有30个塑料颗粒物、17个塑料残留的涂料颗粒物以及4粒灰尘,另外的21个颗粒物则成分不明。文章指出,虽然现在海盐和海产品的塑料颗粒物浓度还很低,不足以影响人体健康。 但如果我们任由塑料污染大海,情况将不可想象。
在今年6月美国纽约召开的首次联合国海洋大会上,来自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亚洲国家的代表率先承诺,开展防治海洋塑料污染的行动以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泰国开始执行一项持续20年的战略,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激励机制清除海洋里的塑料垃圾、鼓励使用环境友好的包装设计代替塑料。在印尼,政府开展了大规模面向学生的教育计划普及相关知识。菲律宾也正在制定相关法律推动海洋环境保护。中国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在会议中说到,会议较受关注的问题一是如何养护海洋,包括治理海洋垃圾、微塑料、海洋酸化等问题;二是保持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中国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张海文介绍,中国向大会提交了5份自愿承诺,在加强海洋生态的管理和保护、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发展可持续的海洋经济以及推动亚太区域海洋国际合作5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目标。
内容来自网络。中国发展简报实习生陈映儒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