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斯特普“康福家”宣教吹起民族风
作者:郭敏
2013-10-21
1261
领域 乡村振兴
宥于民俗、语言、地域偏远等限制,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性与生殖健康宣教和服务通常会遇到许多“瓶颈”,一些公益机构更会为项目投入庞大却成效寥寥而困扰。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中国代表处执行的青海“健康幸福家庭项目”(简称:康福家)自2011年启动,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为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牧区育龄人群的性与生殖健康状况积累了成功经验。
 
宥于民俗、语言、地域偏远等限制,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性与生殖健康宣教和服务通常会遇到许多“瓶颈”,一些公益机构更会为项目投入庞大却成效寥寥而困扰。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中国代表处执行的青海“健康幸福家庭项目”(简称:康福家)自2011年启动,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为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牧区育龄人群的性与生殖健康状况积累了成功经验。

民族风之一:多民族山歌传唱婚育观

康福家项目的一些执行点位于农区,利用当地老乡普遍喜欢哼唱花儿凋的习惯,项目团队组织人口文化宣传队深入乡镇巡回演出,通过举办“花儿歌手大奖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提供免费技术服务,发放各类宣传品。除此之外,他们还经常利用农忙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生殖健康宣传教育活动,这种在轻松氛围中传递健康知识的方式深受目标人群喜爱。

民族风之二:私密用品传递性福力

或许你会惊讶:内裤和卫生巾也能当宣传品?!没错,这就是另一项已经被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
通过基线调查,项目人员发现因当地风俗影响,很多女性没有穿用内裤的习惯。项目人员随即推出针对牧区育龄妇女现状的“杀手锏”——拍摄制作两部藏汉双语宣传片《正确穿用内裤》和《提倡使用避孕套》,并定制了内裤和卫生巾,在宣教活动中一边播放宣传片,一边给牧民发放,并讲解正确晾晒内裤和使用避孕套的注意事项。从此,内裤和卫生巾成了主打宣传品,在降低性传播疾病、缔造伴侣幸福和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两个实用性强的宣传片也被评为年度“优秀宣教方案”广为推荐。

民族风之三:家庭专干入户传播康福家

项目以“家庭专干”为载体,针对当地目标人群的特点开展面对面上门服务,宣教对象由原来单一的育龄妇女转变为以育龄妇女为中心的所有家庭成员,放大和拓展了宣教效果。由于家庭专干深入生活,很容易发现真实需求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因此成效往往事半功倍。例如,根据日常观察发现,牧区育龄妇女有随身携带镜子等化妆用品的习惯,随后一批贴有康福家服务中心简介及家庭专干联系方式的小方镜便送到目标人群的手中,成为联系康福家服务中心、家庭专干和服务对象的桥梁。

民族风之四:特定节日传送服务项

项目利用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活动多且人群相对聚集的特点进行集中性宣传,发放免费孕检服务卡、康福家行动需求卡、环保购物袋、康福家宣传挂历等宣传品。此外,还通过开通手机彩铃,打户外广告牌等形式,使对生殖健康免费服务项目信息不了解、不明确的育龄群众及时获得准确服务内容,进而建立正确的健康知识和求医行为。
康福家项目通过这些具有浓郁“民族风”特色的宣教方式,消除了少数民族地区项目执行的障碍,拉近了与目标人群的距离,有效促进了目标人群行为认知的改变。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