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者荣誉 | 协作者个案管理服务项目案例获第七届(2025)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十佳案例
作者:协作者
2025-08-08
46

编者按

2025年7月19日,在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举办的第七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优秀案例评选中,协作者“社会心理学视角下个案管理为本的困境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服务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案例)获得十佳案例称号。本次活动共征集到全国近百个优秀案例,经过初审筛选出35个案例,再经大众票选及复审,20个案例入围终审,最终经汇报、答辩、专家评审后评选出十佳案例,本项目案例评分8.82分,排名第四,入选十佳案例。这一成绩不仅是对协作者在个案管理服务领域所做努力与成果的肯定,也彰显了协作者在该领域的专业服务创新和实践价值。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十佳案例公布 | 第七届(2025)全国社会心理服务案例征集活动圆满结束!》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社会心理学视角下个案管理为本的困境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服务项目 | 第七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十佳案例征集(二十四)


本项目案例呈现了协作者自 2020 年起,针对困境流动儿童及其家庭因户籍限制、教育资源不均等导致的教育、健康、社会融入和生计发展多维脆弱性问题,以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为指导,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由社会工作督导指导+资深社会工作者带领一线社会工作者+教育、心理、健康、康复等不同专业背景人士协同开展服务的工作团队,提供整合式个案管理服务,服务了515个家庭,不少于10个社区受益,持续服务超过20000人次。

本项目案例从预防、救助、发展三个纬度,通过开展教育、身心健康、社会融合和生计发展四个服务版块,建立了以提升心理韧性、行为韧性、社会适应韧性和发展韧性为框架的服务体系;通过“服务学习”模式打造了一支持专业个案管理队伍,促进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提升,为困境个案管理服务的安全性与专业性提供了保障。

image.png

结合具体个案服务的开展,通过一对一督导、小组督导、专题培训等方式

协助社会工作者提升专业能力、促进专业建设


本项目案例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一是突破心理学“治疗”的界限,相信服务对象也是有潜能和意愿改变困境、解决问题的人,赋予服务对象自主改变和发展的信任,以激发服务对象的自主行动,包括服务对象和环境、系统的互动中,既相信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能力,也看到环境中可以支持服务对象改变的优势和资源,支持服务对象能自我解决困境与发展;二是服务提供者的“后退”,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而是和服务对象一起行动的同行者、赋能者、支持者,这既是对服务对象的自我权能意识的唤醒,更是对服务对象自我应对困境自信心的鼓励与支持;三是社会环境系统的助力,社会心理学视角注重环境与服务对象的互动,本案例的探索中更加注重发掘与链接社会环境系统中的各类资源,与个案工作人员一起协同工作的模式,使心理服务在注重服务对象个体心理变化的同时,更把心理学的实践与社会环境系统进行了深度融合。

image.png

image.png

个案家庭因家庭多子女,单亲母亲靠捡拾废品为生,家庭空间堆满杂物,

没有意愿与精力整理家庭空间,导致儿童缺乏学习空间


image.png

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自我决定理论强调的自主需求,结合社会工作的赋权视角,

通过理论引导服务对象形成积极归因,和个案服务对象探讨问题解决方案


image.png

通过优势视角挖掘个案服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已有的经验和能力,

并以任务中心模式带领家庭开展家庭空间改造计划,促进家庭从认知到行动的改变


总结来说,本项目案例的专业价值主要体现在推动了心理学与社会现实需求的紧密结合,同时在服务中建构了困境人群的“主体性”视角;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心理学服务像困境流动儿童及其家庭这样的困弱群体时,通过充分结合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系统的优势来有效回应困境的改变。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
NGO发声热度榜
榜单说明
我要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