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支持 | 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讨
作者:协作者
2025-04-07
433

2025年3月27日下午,由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办、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简称:北京协作者)承办的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主管社会组织2025年一季度沙龙活动在北京市协作者四季青童缘举办,主题为“公益项目策划与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部门和22个部管社会组织负责人参加,万科公益基金会、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有关负责人应邀出席并交流。

在“如何策划优质公益项目,促进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圆桌论坛环节。论坛由北京协作者常务统筹、党支部书记、高级社会工作师李真主持,万科公益基金会贾如婴、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项目专家苏雪、北京宜和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发展研究院院长任壮、北京海峡两岸社区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婉秋、北京红杉党建发展中心项目助理孙昊莹作为论坛嘉宾围绕该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我们对论坛发言做了编辑整理,与大家分享。

image.png


嘉宾自我介绍与公益项目策划经验分享

孙昊莹:我来自北京红杉党建发展中心(简称:红杉党建)。红杉党建成立于2018年,在2024年的时候被评为5A级社会组织。红杉党建主要坚持以党建引领,同时与业务互融共促,实现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公益的工作模式。我们同时注重与区域和领域党组织的联动共建,使党组织的活动能够融入到中心工作、群众需求以及群众关切上面。红杉党建还是智库领域的第二联合党委的书记单位,党委有72家支部领域的社会组织。我们根据调研成立了首都职工志愿服务队,此外还开展了智库建设党课学习、科技志愿AI智能技术宣讲等很多公益宣讲活动。

image.png

苏雪: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活动,溢彩基金会是一家企业基金会,发起方是泰康保险集团,主要业务是养老。“溢彩”这两个字就是机构的价值观,让生命的每一个旅程都流光溢彩,包括老年阶段。我们的宗旨使命和集团的战略一致,泰康进入养老领域已经17年,全国开业运营的养老社区有24家,入住了1.5万老人。2018年集团发起成立泰康溢彩基金会,希望用公益的力量支持更普惠的养老服务,让更多老人享有健康幸福生活。基金会成立6年多,逐步形成了三大类项目,包括溢彩千家全国养老机构资助项目、溢彩培训、溢彩星光社区老人关爱服务项目。

image.png

贾如婴:我是来自万科公益基金会的贾如婴。很高兴这次有机会能跟大家分享。万科公益基金会是一家由企业发起成立的基金会,2008年成立,现在是一家4A级全国性社会组织。万科基金会关注对未来影响深远的议题,以可持续社区为目标,推动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进的关系。2023年,我们开启了新一轮五年战略规划,以“美美与共的未来家园”为愿景,聚焦碳中和社区示范推广、社区废弃物管理、中国气候故事讲述三大重点战略模块,以生物多样性作为亮点,实践和传播可持续社区理念,担当促进国际社会有效合作的先锋力量,使每个人都成为美好生活的行动者。

image.png

任壮:我是北京宜和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发展研究院的院长任壮,非常荣幸能有这次分享的机会。我们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主要做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方面是创模式做谏言,创设了非公企业党建、物业加养老服务、慈善救助一体化等相关模式,有的已纳入十四五规划,有的大面积推广,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报送了37篇信息,其中15篇被省部级以上的部门采纳。第二方面是创机制做产品,探索兼顾利益相关各方感受的机制,作为大面积推广和复制的基础。第三方面是推出或正在测试针对社区场景的人工智能融合产品,征集筹备面向全市的数字社区场景解决方案,整合科技企业资源,搭建平台进行推广。

image.png

黄婉秋:我是来自北京海峡两岸社区发展研究中心的黄婉秋。两岸社区中心成立于2014年,是经北京市台办和北京市社工委支持成立的专门从事两岸社区发展研究和交流合作的公共服务平台,是5A级社会组织、全国百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北京市智库领域先进基层党组织。作为两岸交流的新型智库、基层交流的重要力量、社区交流的主要窗口,中心在推动两岸社区交流的项目化、品牌化、成果化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参与了京台社区交流合作顶层设计,策划组织了京台社区发展论坛、京台社区大舞台、京台社区大讲堂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其中,京台社区发展论坛已成为市级交流品牌活动。中心长期深耕基层服务,积极推动台湾社区营造成果转化和两岸社区发展经验互鉴,持续推动北京社区治理品牌提升和模式打造,助力北京基层治理创新。

image.png

基金会视角下的好项目标准

贾如婴:从基金会的视角来看,在寻找优秀项目和社会组织时,我们首先关注议题与基金会使命深度契合,以“社区废弃物管理”为例,我们以“3R原则”为锚点,精准锁定垃圾分类参与率低、基层服务能力不足等真问题,确保资源投入直击社会痛点。其次,方法论需兼具科学性与适配性。我们构建“研究-试点-赋能-倡导”的闭环路径:通过行业研究提炼底层逻辑,在试点中验证本土化工具包,再通过“公益1+1”等平台赋能社会组织——例如绿缘计划中,28家机构从活动执行者升级为问题解决者,形成50+社区的治理网络。最后,价值评估坚持“三真”标准:是否回应真问题、是否提供真解法、是否推动真改变。

苏雪:首先,遇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特别重要,溢彩基金会和协作者携手合作了三年溢彩星光项目,是因为我们相信,面对老龄化社会,社会组织应成为社区助老的重要力量,这个共识是合作的基础。在选择项目时,我们看重项目的有效性,能否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能否带来正向的变化;二是看到人的发展和价值创造,比如溢彩星光支持的老幼共融阅读项目,社区图书馆由老人管理,还组织爷爷奶奶故事会,发挥了老年人的余热和智慧;三是希望社会组织能把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提炼,沉淀下来形成知识成果,这也是一种重要的价值。

项目策划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孙昊莹:近两年来我们围绕新就业群体也做了一些项目和工作。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大、数量庞大,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难。我们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大量调研,围绕他们的痛点、难点、诉求权益等问题,联系群体代表,整合各方资源,深入了解需求。同时,结合我们作为智库领域第二联合党委的书记单位的身份,联合党委内的社会组织,为他们实际解决问题。

任壮:项目设计之初,我们一般从四个维度评判。第一有上位政策的明确支持,确保方向正确;第二有明确的细分的公共服务或社会保障的群体需求,能切实解决问题;第三有属地的党委政府的支持,基层支持很关键;第四有可链接的社会力量。我们认为好项目筹资募款不是问题,好项目的评价标准是可持续、可复制、可制造。

黄婉秋:好的项目一定是基于真实问题发生的项目,需直面需求复杂性、资源有限性等挑战,通过精准需求评估与多方协作破局;是赋能于人、激发参与的项目,即面对参与主体能动性不足的困境,运用参与式共创机制提升归属感;是紧密长情、扎根陪伴的项目,要克服项目周期性与服务持续性的矛盾,构建分层陪伴与在地化培育体系。社会组织同时要具备从顶层设计到项目策划、落地执行到模式总结的能力,通过全周期管理的专业化提升与服务生态的系统化构建,才能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期望与建议

孙昊莹:今天参加会议听了李涛老师的分享,我想起一句话,可持续不是活下去,而是无需为了生存扭曲使命。在做公益项目时,要平衡社会价值和可持续性,坚持解决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同时,从产品化角度出发,设计可持续、可迭代、可量化的解决方案,把公益服务做成可标准化的产品,吸引企业和政府的采购,让公益项目可持续做下去。

苏雪:可持续发展能体现社会组织的专业性,向捐赠人等社会公众展示公益能创造价值。我们应该有信心,AI时代社会组织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长期主义,提升专业能力,自我更新迭代,一起实现可持续发展。

贾如婴:作为基金会也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社会组织要练内功,明确核心战略,部分社会组织没有核心壁垒,可替代性强,所以要找准团队和机构优势,围绕核心找资源;要与时俱进,关注行业变化;还要培养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社会组织工作扎实但不善于提炼,希望大家借助AI辅助,建立讲好故事的能力,在行业低迷期传递声音,在发展期接轨市场,拿到优质项目。

任壮:社会组织要有明确的核心定位,要结合自身能力特长、资源禀赋,打造核心产品。可持续发展是系统工程,规范化是基础,职业化建设要强化队伍,专业化领域要聚焦,有了长板才能产品化,产品化之后就是品牌化,形成闭环。

黄婉秋:你能走多远,在于你与谁同行。社会组织不仅要抱团取暖,更要携手共进。希望沙龙活动形式更多样,效果更延伸,在促进更多的线下链接和项目实操方面的交流上发挥作用,助力社会组织在培育好项目、打造好产品上突破瓶颈、提升能力。建议将部管社会组织沙龙打造成品牌活动,通过参与式主题设计,增加活动举办的频次和活力,在赋能社会组织成长的同时,推动部管社会组织沙龙活动机制化、成果化、品牌化。

6a866212dcd12c7ea90c5fa90a4a4bd8.png

image.png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
NGO发声热度榜
榜单说明
我要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