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沛源
关于作者
郭沛源,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商道纵横总经理,商道融绿董事长,长期关注企业社会责任(CSR)和社会责任投资(SRI)的研究与发展,具有丰富的咨询、研究和培训经验。至今,商道纵横已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企业社会责任咨询机构,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和美国华盛顿特区均设有办公室。郭沛源博士曾为上百家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包括中国移动、中国太平洋保险、安利中国、大众汽车、国际金融公司、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并担任多项企业社会责任评选的评委。此外,郭沛源博士还应邀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授《企业经营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在北师大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学院讲授《战略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创新》课程。
专题文章
评论 | 资管运用ESG评级数据的三个阶段
在不久前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责任投资论坛(China SIF)年会上,商道融绿发布了《中国责任投资年度报告2022》,对2022年的ESG发展做了全面的分析。我为报告作序,题为“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表述了我对2023年ESG发展趋势的判断。
2023-01-10
0
397
专栏 | 中国ESG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郭沛源:中国ESG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022-11-14
0
519
专栏 | ESG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本文重点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提法,探讨ESG如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2022-10-27
0
469
99公益日复盘:理性公益还是疲态初现?
一年一度的99公益日落下帷幕。据腾讯公益披露数据,今年9月7日到9日期间,共有超2800万人次爱心网友通过腾讯公益平台捐出善款8.3亿元,善款总计超过14.14亿元。 我把过去四年的数据
2018-09-12
0
4383
花600亿美金支持非洲,是多了还是少了?
9月3日,2018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宣布未来三年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实施“八大行动”。为此,中国愿以政府援助、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融
2018-09-10
0
4296
商道学堂校长郭沛源博士:公益营销要讲策略
8月15日,在由蓝莓会联合中康资讯举办的西普会新营销分论坛上,商道学堂校长、商道纵横创始人郭沛源给现场的来宾做了主题为“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营销”的精彩分享。 越
2018-08-29
0
6132
关于天价药,《我不是药神》没说的那些事
这几天,我想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刷屏了。三四天功夫,轻松破十亿,这部电影可谓是现象级的,我觉得打破《战狼2》记录也是有可能的。 电影之所
2018-07-11
0
3197
员工志愿者服务要解决哪些痛点?
6月6日,我参加了中华志愿者协会交通社区志愿者委员会的成立大会,并应邀做了个简短的发言。本文是当时发言的要点,主要谈及员工志愿者服务的现状和痛点。 现在,想组织
2018-06-21
0
4370
说完外卖的生态浩劫,下一个可能是咖啡杯
上周末给一个MBA班授课,主题是公益营销,讲了不少企业案例,因为实操性比较强。其中一个是星巴克咖啡最近两年每年地球日开展的“爱地球 出一杯之力”公益活动。活动期间(也就是
2018-01-10
0
2246
怎样讲好金融扶贫的故事? | 周评
上周举办2017中国责任投资周(China SIF Week)的系列活动,除了一天年会以外,还有一系列的研讨会;China SIF Week结束之后,我又马不停蹄去东京参加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机构(UNEP FI)的亚太地
2017-12-19
0
2325
共 10 条
其他个人专栏
查看更多
岩松
岩松
古村之友创始人/理事长,爱乡宝、善联网科技创始人,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副理事长,长江商学院EMBA,建国70年北大70人,深圳鹏城慈善奖。
汤敏
李小云,男,1961年生,陕西定边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7年获得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1990~1992年赴德国、荷兰学习农村发展、农村社会学及发展研究。2004年获得首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科研奖,2011年获国务院领导小组主办的首届“友成扶贫科学研究成果奖”以及国务院扶贫办授予的“全国扶贫开发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当选为“教育部社科委员”。2010年当选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理事会(ESRC)和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合作研究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国际发展网络主席,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高级顾问,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OECD/DAC-China研究小组组长。以高级发展专家身份受聘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盟、德国、英国等双边、多边和非政府机构。2017年9月,荣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
李小云
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作为多家中外媒体的特约撰稿人和国际组织的特聘顾问,他自2011年开始赴南美、非洲数十个国家调研中国企业走出去遇到的环境与社会问题。2014年,他在肯尼亚成立中南屋,致力于帮助中国青年人通过调研、游学、实习、义工等方式走进非洲拉美等地的一带一路国家。除了是《朗读者》嘉宾、福布斯中国2018年30岁以下精英榜入选者、哥大国际发展项目全球大使,他也是入围奥斯卡的国际纪录片《象牙游戏》主角之一,被联合国和平大使珍古道尔称为“我的英雄”。
黄泓翔
吕博士是可持续商务战略和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先行者和思想引领者,在该领域有丰富、系统和前瞻性理论体系及实践经验。他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思想,带领一大批CSR经理人和公益人不断创新,为推动公益和CSR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是CSR思想实验方法论的创立者,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会成员、中国CSR智库副理事长、中国工经联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智库专家、《南方周末》CSR研究中心专家,中国CSR百人论坛发起人、深圳智造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外商投资协会监事长、中国匠心企业家组委会常务副理事长;曾任美国商会(上海)可持续负责任商务委员会联席主席。担任天津南开大学客座教授、子牙学宫理事。吕博士现任英国伟尔集团(The Weir Group)中国总裁。
吕建中
发展学硕士,国际行动援助中国代表处前首席代表,现任中国发展简报/北京益行公益信息交流服务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领导与管理课程客座教授。1993年开始从事国际援华发展项目,并先后在不同机构从事项目管理、筹资宣传和机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刘忠亮
何道峰,男,1956年出生,云南宣威人,云南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历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市场流通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海中汇置业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任;1995年至今任华夏西部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昆百大董事长。1999年以来,何道峰先生以志愿者身份出任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定代表人。
何道峰
董强博士,现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公益慈善周刊》电子刊物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民社会组织、乡村管理、性别与发展。曾承担民政部、北京市等省部级课题及基金会资助的课题研究。
董强

1971年出生于福建北部山村,1990年考入北京大学,1990年-1991年在石家庄陆军学院军训一年,1991年-199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95年-1998年在西藏日报工作,1998年至今在光明日报科技部工作。2006年底,依托各地民间环保组织举办“自然大学”,并发起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
2006年撰写环保科普报告文学《拯救云南》;2007年出版讨论中国城市如何实现“自净”责任的市民环保报告文学读物《不要指责环保局长——从北京看中国城市环保出路》;2007年12月推出环保时事评论集《环保——向极端发展主义宣战》;2008年4月份出版揭示中国森林危机的环保报告文学《没有大树的国家》。 2009年5月份出版《边做环保边撒谎——写给公众的环保内参》,是他写的第五本环保报告文学。目前在从事草原保护方面的调查和环保人物的撰写,2010年初将出版《向权力诉说真理——中国民间环保英雄传略》,以及《狼无图腾——草原在哪里》。
冯永锋在出版环保著作的同时参与积极中国公众环保活动,2006年底,他创意、推动依托各地民间环保组织举办“自然大学”,认为只有热爱自然,才可能保护环境。目前,在国内各民间环保组织的帮助下,重点运营“自然大学”项目的环保科普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正式成立。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自然界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课堂,主动认知自然细节,用心感悟自然之美;体会自然保护之重要,协调个人与自然界的冲突。

冯永锋
资中筠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美国所前所长。原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及《美国研究》主编,现兼任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中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2001年该中心成立国际问题研究所,任学术委员会中方主任(中、美各一名主任)。   资中筠早期从事民间外交及国际组织的工作,“文革”前曾出访三十余国。改革开放后从事学术研究,专业为国际关系,重点研究美国。曾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华盛顿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任客座研究员各一学年,并曾应邀在美国各地十几家大学作学术讲座。专著、合著与主编有《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1945-1950》、《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美台关系四十年》、《架起理解的新桥梁》、《国际政治理论在中国的探索》、《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书评》等,以及大量有关国际关系、美国研究和中西文化的学术论文,集结出版为《资中筠集》。
资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