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见证世妇会|三十年前,NGO论坛聚焦了哪些妇女议题?
作者:长青文献图书馆
2025-09-04
33



导读:




1995年9月4日至15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下简称“95世妇会”)在北京召开。作为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妇女议题国际会议之一,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25年恰逢95世妇会召开30周年,也是致力于公益慈善行业历史记录、传承与传播的长青文献图书馆征集与整理世妇会相关史料档案的重要时段。此前,长青文献图书馆已陆续推出《“95世妇会”:开启中国NGO和性别平等发展30年》《档案见证公益|95世妇会文献拾遗》等文章,带领读者初步回顾这场盛会及其对中国妇女公益事业的深远影响。




近期,我们收集并整理了数十份与95世妇会相关的老旧报纸与档案文献,对会议期间的部分内容与议题进行了分类梳理。自9月4日起,我们将循着30年前世妇会的开幕脚步,翻开《妇女之声》《中国妇女报》《人民日报》等尘封的报刊与大会文献,陆续推出“档案见证世妇会”系列专题文章,深入挖掘会议期间的精彩议题,让这段珍贵历史重新鲜活地呈现于公众视野。




1995年8月30日,非政府组织(NGO)论坛在北京怀柔开幕,作为民间层面的“序曲”活动,为9月4日开幕的世妇会政府间会议奠定了议题基础与舆论氛围,共同构成“民间倡导-政府行动”的双轨模式。本文系“档案见证世妇会”系列首篇,依托《妇女之声》所载资料,聚焦NGO论坛围绕妇女与经济、健康、权益、教育、环境等议题开展的研讨,每一议题都承载着当时全球女性对平等与发展的深切呼吁。




妇女与经济/就业





世界劳工组织和日内瓦非政府组织认为:

妇女做家务也是工作




8月31日下午,在怀柔国际会议中心二楼的一间会议室,由世界劳工组织和日内瓦非政府组织劳工委员会共同举办了有关妇女就业、妇女在家庭中的劳动的论坛。20多名与会者发了言,提出所有的妇女都在工作”这一响亮口号。




与会者认为,妇女对社会的贡献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很多妇女既是优秀的职业工作者,又要负担较繁重的家务;还有很多妇女没有外出工作,但她们支撑着家庭事务、哺育孩子,这种没有报酬的劳动却常受到实际轻视。因此,她们强调,目前首先希望改变“在家妇女没工作没贡献”的观念,随着社会发展,妇女在家庭中及生养下一代中的辛劳,也应得到相应报酬。




中国、印度等5国统计:

妇女消费占总消费的50%




9月1日上午,由国际消费者协会组织的“妇女与消费”坛在T47帐篷区会议室举行,来自中国、津巴布韦、印度、韩国、英国的与会者出席。




与会者指出,在多数国家,妇女是购物、消费的主体,据统计,妇女消费占社会总消费的50%。基于这一现状,他们提出需保护、引导好妇女消费:一方面,部分不法厂商利用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例如一些含水银的化妆品虽能让妇女皮肤增白,却会破坏皮肤,因此要加强对妇女的消费教育,如在小学开设消费教育课、出版社多出版引导消费的书籍;另一方面,应建立妇女消费者组织,通过教育、宣传、立法等途径保护消费者权益。




妇女自立协会探讨:

妇女经济独立




9月1日14点30分,T60号帐篷中,印度“妇女自立协会”就“如何实现妇女的经济独立”开展经验交流。与会者提出,应成立一个妇女经济组织,其功能包括协调在家从事生产的妇女的经济活动、为她们提供市场需求信息,以及帮助她们推销产品;该组织还将协助文化水平较低的妇女经营好自身小产业,避免她们在经济上长期依赖他人。





妇女健康与养老




国际妇女医疗协会:

妇女健康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9月1日下午,国际医疗界妇女协会在怀柔一中三楼会议室举办有关妇女健康的论坛,探讨变化的世界中妇女健康面临的问题几十名参加者多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女医生,发言围绕妇女的营养、妇女保健的质量以及预防、治疗暴力对妇女的伤害三个话题展开。




在营养问题上,部分医生提出,妇女应学习、了解科学的营养知识,不应为追求苗条身材等原因忽视自身营养需求;在妇女保健方面,发言者指出,一些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妇女保健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在治疗暴力伤害问题上,几乎所有与会者都结合自身见闻,反映了全球多地日益严重的暴力行为,并强调需改变一种错误认知——部分女性误以为暴力不是过错,反而认为是女性自身引发的。




50号帐篷:

老年妇女更需社会关心




9月1日上午,中国老龄委员会主办的老年妇女论坛在50号帐篷区举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位人士与会。




与会者提出,世界已进入老龄化阶段,更多老年人需要社会的帮助与关心,而老年妇女是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重点关注老年妇女的作用、健康状况及文化生活等问题,并围绕城市与农村老年人保障、老年人医疗、老年人对社会的继续贡献、老年人知识充实、老年人如何实现老有所乐五个方面展开研讨。




日本一妇女组织提出:

自立是老年妇女幸福的基础




9月1日上午,日本“使高龄社会更加完美妇女会”在怀柔一中31会议室主持论坛。该组织负责人樋口惠子表示:“高龄妇女往往受到性别和年龄的双重歧视,日本目前有14%的人口是65岁以上的老人,其中女性占大多数,这一问题尤为严重。”




与会者指出,“日本男人干活、女人理家”的传统根深蒂固,导致许多妇女失去参加工作的机会,进而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而按照日本现行养老金制度,这些妇女年老时难以获得养老金。因此,他们强调:要保障高龄妇女享有幸福,首先需帮助她们实现自立。




妇女权益与法律



印度尼西亚女议员埃耐说:

应对妇女进行法律教育




8月29日,印度尼西亚女议员、印尼国民委员会妇女小组主席布西迪·埃耐,率领由117人组成、代表印尼70多个妇女组织的代表团来怀柔参加非政府组织论坛会议。




埃耐表示,对妇女开展法律知识教育至关重要她指出,妇女的权利是人权的一部分,妇女既享有生育、抚养子女、维持家庭的义务与权利,也享有参与社会政治事务、社区服务、接受教育及工作的权利——这些权利在印尼宪法中已有明确规定,全体公民不论男女,都应享有同等权力、机会与责任。但在印尼乃至世界各国,歧视妇女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核心问题在于宪法规定的内容未能完全落实,因此必须通过法律教育让妇女知晓自身的义务与权利,并主动争取应有的权利,推动宪法条款真正落地。此外,印尼国民委员会还将向大会提交行动计划,推动平等、发展与和平三大目标落到实处。




三所大学教授提醒妇女:

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权益




9月1日上午10时,来自哥本哈根大学、奥斯陆大学、津巴布韦大学的教授们在T33号帐篷围绕“妇女与法律”展开热烈讨论。




与会者认为,许多国家的政府已重视妇女相关立法,但法律执行力度不足。在介绍各自国家妇女立法状况后,他们呼吁:应为更多女性创造学习法律的条件,通过教育增强妇女依靠法律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同时,扶持更多妇女参与更高层次的法律工作,进一步推动妇女权益的法律保障。此次讨论由津巴布韦大学的阿米·桑戈女士主持。




T54帐篷:

妇女要有财产继承权




9月1日下午,T54号帐篷内聚集了一百多位与会者,“国际女子经济协会”在此就妇女权益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与会者在发言中提到,在非洲许多地区,妇女没有财产继承权,这直接导致她们经济无法独立,社会与家庭地位低下。因此,他们呼吁相关国家政府制定法律,确保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妇女与教育





巴基斯坦与会者关心妇女教育




8月29日,参加95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的巴基斯坦人员在住地接受采访时表示,全世界都应重视妇女教育问题,应为各国妇女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全巴基斯坦妇女组织”成员尤拉女士和哈克女士指出,妇女应与男性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但目前部分国家和地区男女受教育机会仍不均衡,这一问题需引起各国政府与社会的高度重视。她们特别提到,对于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女童,应采取有效措施创造良好条件,让她们能与男孩一样获得更多受教育机会。




据介绍,“全巴基斯坦妇女组织”自1949年成立以来,已为巴基斯坦妇女教育开展大量工作,包括义务帮助妇女上学、呼吁社会重视妇女教育;她们同时希望国际社会响应这一呼吁,为妇女接受教育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此次,该组织共有200余名成员来到怀柔参加非政府组织论坛。




斐济家长重男轻女:

女童受教育年限短于男童




在论坛帐篷内,来自斐济的女博士凡妮莎·格丽芬就教育与妇女发展问题分享了斐济的现状。




凡妮莎·格丽芬博士表示,斐济的文盲率不高,中小学教育无需缴纳学费,仅需支付书本费,但由于课本依赖进口,费用仍较高,因此不少家长仅让孩子上学几年便选择放弃。此外,受家庭在吃、穿、用、住等方面开支较大的影响,部分家长优先供男孩读书并支持其完成长期学业,而女孩的受教育年限则短得多。




她进一步指出,斐济目前没有保障女童教育的相关法律,即便有也缺乏执行力度,因为多数人已习惯各行其是。妇女读书少的核心原因,仍是民众对教育的重视不足——未能意识到受教育与就业、发展、社会地位之间的关联。她认为,通过此次大会应唤起所有家长的关注:必须明确女孩与男孩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女孩只要努力,就能取得与男孩相当的学习成果,成年后也能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妇女若想获得平等地位,必须接受足够的教育。因此,她希望斐济的女大学生能越来越多。




男女平等要从幼年开始




9月1日上午9时,“柳”首席国际休闲俱乐部举行“年轻女性与教育”专题讨论。




与会者认为,目前许多地区妇女的权利(尤其是年轻妇女的权利)未得到足够重视这种不平等在年轻女性教育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女孩从小接受的教育与男孩存在差异,其智力和思想发展受到不必要的束缚。因此,讨论会提出:实现男女平等需从幼年教育着手,打破传统的不合理教育模式,帮助年轻女性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与发展空间。




妇女与环境




马来西亚巴哈伊团体强调:

环境是人类生存状态的一部分





8月31日下午3时,在怀柔一中科技楼内,马来西亚巴哈伊团体主持召开“青少年妇女与环境”研讨会。




此次研讨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游戏展开:每位参加者先画出一种自己喜爱的植物,随后主持人引导大家理解——自然与人类情感相通,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若为发展而忽视环境,终将损害人类自身的切身利益。




马来西亚巴哈伊团体发言人王英英介绍,该团体是马来西亚最大的环保组织,致力于引导青少年多接触自然,让他们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学习如何保护环境。




十几个国家的妇女讨论:

垃圾的处理与应用问题





9月1日上午,T40号帐篷举行的“妇女和环境”论坛吸引了众多与会者,讨论采用自由发言形式,气氛十分热烈。




与会者重点探讨“垃圾的处理与再利用”议题,部分人在发言中呼吁:向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向施压,一方面限制对环境有害物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减少此类物品的消费,引导消费者尽量避免购买有害物品,并注重物品的重复利用。同时,与会者还提到,农村地区缺乏垃圾再处理循环利用的手段,因此对农村妇女开展相关教育至关重要。





索拉克提出:

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




9月1日上午11:00至12:30,T33号帐篷围绕“妇女在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展开热烈讨论。




崇德国际基金会主席弗拉克·索拉克在发言中强调,全人类共享一个环境,地球是所有人共同的家园,每个人都需肩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每位妇女也应为此贡献力量。她进一步呼吁:政府应增加环保投资并采取切实措施;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妇女应携手合作,共同参与环保;工厂、企业需停止污染环境的行为;人类还应重视人口问题对环境的影响。





来源:长青文献图书馆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