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者学堂 | 打工妈妈社会工作学习小组:我与志愿服务
作者:协作者
2025-07-23
43

编者按:

如何让以“助人自助”为核心价值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走进社区,成为公众尤其是弱势群体也可以学习和建设的专业,在改变自我命运的同时,成长为投身公益服务的助人者?——这是协作者自成立以来一直用行动追寻的命题。

2020年,协作者启动“协作者学堂”,经过近5年的探索,已将社会工作专业语言转化为困弱群体能够理解掌握的知识。2024年7月,协作者学堂在流动人口社区试点,面向9位农民工志愿者持续开展社会工作学习小组。基于此,2025年学堂继续在社区面向有意愿学习与参与志愿服务的打工青年开展“向日葵计划”,培育他们成为掌握公益理念和志愿服务方法与技巧的社区志愿者骨干。

今年3月起,协作者学堂教练、由农民工成长起来的社会工作督导王瑞海,在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南京协作者)面向打工妈妈启动了向日葵计划。云公益将会持续推送该学习小组的文章,以供更多社会组织及社会工作者了解学习,共同促进社区居民学习社会工作,参与公益服务。


2025年4月20日,协作者学堂教练、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督导王瑞海、实习生王红洋以及志愿者鲁春雨、麦嘉敏、章瑾,与11名来自全国各地在南京打工的妈妈们齐聚南京协作者幕府童缘。在春意盎然,富有生命力的四月,共同开展向日葵计划——打工妈妈社会工作系列学习小组第二节课程“我与志愿服务”。通过公益知识科普以及参与系列公益知识活动,让打工妈妈们进一步理解什么是社会公益和志愿者,认识到“任何人都能成为志愿者”,但志愿者也需要承担责任。此次活动加强了打工妈妈对公益以及树立专业、规范的志愿服务意识的认识。

image.png

活动伊始,社会工作督导王瑞海带领大家回顾了上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每位打工妈妈都分享了与家人普及公益概念的心得体会和参与公益的方式。“我老公理解的公益是对社会有用的事情。我们家人都说可以参加公益服务,比如维护交通指挥行人过马路、参加公益义卖、帮助老人、坐车时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座等等。我们要努力学习公益知识,实现‘助人自助’。”学员吴优分享。

image.png

image.png

随后,打工妈妈们在社会工作督导王瑞海的引导下,将上节课中公益的关键词通过造句游戏进一步加深理解并进行总结。

“公益服务是专门做好人、做好事,是在公共场所、在众人的面前维护每个人的权益。让每个人的利益不受损失,然后用爱心、热心服务,义务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这是彭妮在造句游戏中对公益服务的理解。

image.png

“员工老郭免费帮社区公益组织维修电路是不是志愿服务?”“小王外出时帮助隔壁邻居倒垃圾是志愿服务吗?”针对这些具体的案例,学员们开始了激烈的争论。大家觉得老郭免费帮助公益组织维修电路是志愿服务,但小王帮助邻居扔垃圾不能确定,要看邻居是什么人,是否是老人或者需要帮助的人。

结合大家的争论,王瑞海为大家介绍了什么是志愿者、志愿服务,以及志愿者有哪些特点。“志愿者的特点包括自愿性、参与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志愿服务是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它组织自愿、无偿地向社会或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通过王瑞海的分享,大家明白了志愿服务还要有组织性,个人帮邻居的行为是好人好事,但严格来说不能算是志愿者。

随后,每位组员依次介绍自己的“志愿者自画像”。从一开始的有些拘束到后期的畅所欲言,组员们以一种极大的热情表达了她们对志愿者的感谢、理解和支持。

“我画了一个大树,画了一个小人,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志愿者的特点,他是无私的、不怕风雨、风雨无阻的。志愿服务就是不求回报、无私的奉献。这个小人就代表志愿者是开心与快乐的、阳光的。”

——李亚平

“我感觉志愿者像太阳,温暖着我,有爱的味道,也给了我自信,让我心里暖暖的。”  

——程丽

“志愿者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爱心、耐心、恒心、热心。”

                                    ——彭妮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在了解了志愿者的特点及责任后,王瑞海向大家提出了这个问题。在王瑞海的引导下,学员们分成三组,对“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我们小组一起探讨的是,做志愿者要有爱心、有担当、有责任心,还有无私的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尊重服务对象的需求,做志愿服务的时候态度要端正。要守时,答应别人的事情肯定要做到。还有要接受机构的背景调查,要有专业的技能,接受专业学习,听从社会组织的安排,道德要规范,服务意识要强,还有要注意形象礼仪。”学员陈钰代表小组向大家分享。

image.png

image.png

最后,王瑞海为大家播放了协作者优秀志愿者纪录片,分享南京协作者以往培育的从服务对象成长起来的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家庭。

“我觉得刚才介绍的自助图书馆特别好,我想在我们家也做一个,这样也可以服务到周边的小朋友们。”学员绕雅琴通过优秀志愿家庭案例分享,提出了自己也想在家里建一个自助图书馆的想法。

“志愿者就是无私地去奉献、无私地去付出。如果不是来上这样的一节课,我永远都不会明白什么叫志愿者。”

                                      ——学员吴昌碧

“我现在了解的是志愿者是有组织、有平台的,一个人想去做还是不行的。做志愿者要无私奉献,要服从组织的安排,要及时地沟通服务对象的需求。帮助其他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

                                      ——学员彭妮

“爱与被爱,我感觉这是我的需要。然后能在这里找到自我。家长志愿者我觉得就是能够提升自己,在这里与人交流可以提升专业的技能,学以致用嘛。”

                                    ——学员饶雅琴

image.png

image.png

活动最后,学员们总结了自己的收获。在这场充满温情与思考的课程里,这些打工妈妈们不仅收获了公益知识,更触摸到了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核。公益从不是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每个人手中都能点亮的微光,当无数微光汇聚,便能驱散社会角落的阴霾,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

未来,打工妈妈们将带着对公益的全新认知走出课堂,她们的改变将如涟漪般扩散,影响着家人、身边的人,乃至整个社区。期待未来,她们能将这份温暖与善意传递下去,让公益之花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共同编织出充满爱与希望的社会图景。

image.png

每一位打工朋友都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建设者,他/她们用自己的双手为城市创造着美好。如今,他/她们有机会通过学习社会工作,将自己的生活智慧转化为帮助他人的专业能力。在这里,没有学历的限制,没有时间的困扰,只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和专业的支持。2025年,协作者启动“向日葵计划”打工者社会工作学习小组,培育打工朋友对公益、志愿服务、社会工作的认识,掌握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方法,从而更加专业的参与志愿服务,实现“助人自助”。

向日葵计划是协作者学堂开展的志愿者社会工作赋能计划,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参与社区服务实践,成长为发展自我、服务社区的志愿者。



协作者学堂是协作者在2020年发起的为基层培育公益人才的“没有围墙”的社会工作教育项目,为有志于投身公益而缺乏学习资源与机会的打工青年和草根组织提供社会工作赋能。经过三年多的试验,协作者学堂目前已开发了21门课程,正逐步开放给社会组织,包括面向社会组织实务工作者开展社会工作实务能力培养计划,面向社会组织管理骨干开展社会工作领导力培养计划,以协助社会组织建立可持续的专业服务体系。

“向日葵计划”是协作者学堂开展的志愿者社会工作赋能计划,支持服务对象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参与社区服务实践,成长为发展自我、服务社区的志愿者。


image.png

期待更多伙伴加入协作者之友月捐人,

或加入我们,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

一起携手用专业的力量,

成为公益路上的点点星光,

共同照亮每一个黑夜!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