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关爱行动 | 张思莹:做好事的时候,我感觉我全身都在发光
作者:协作者
2025-03-20
26

3月7日,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者卢金艳、杨玳瑁、孙军军,以及数字化助力流动儿童关爱行动项目的商户代表张思莹,齐聚腾讯北京总部,参加以“让爱落到实处,连接-互助-共建”为主题的交流会活动。会上,数字化助力流动儿童关爱行动项目的商户代表张思莹做主题发言,并获得在场参与人员的诸多点赞。本文为发言全文,与大家分享。

874f27a3573a5f13d28122d91210a239.png

我叫张思莹,大家通常都叫我小张。我现在是帮母亲经营一家熟食店,同时也卖一些生肉,所以肉类是我家所售卖的东西。我们的店位于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的一个小村子。我们这个村子80%都是流动人口,大家都是来北京打工,都非常的不容易。

大家为什么都选择住在这儿呢?是因为这个村子的房租很便宜,每个月大概是650到750左右一个月。据我所知,大家通勤是需要4个小时的时间,甚至更长。所以我真的很佩服他们,就是从外地来到北京,并且带着孩子来打工的这些人,非常地佩服。

我们家的店是从93年就开始经营了,距今有大概三十多年的时间。我们是2000年的时候开始有了正式的门店,之前一直都是在家里面售卖的。有了正式门店之后,就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在没有接触到数字化助力流动儿童关爱项目的时候,我觉得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卖肉店铺,或者是一个卖肉的人。但是加入这个项目之后,我觉得我好像就在发光,全身都在发光。

以前,我们也对流动儿童的了解非常少。我记得是在去年11月份的某一个傍晚,那个时候也是有一点点冷了,我就看见一帮穿着绿色马甲的人,他们走进了我们的菜市场大厅里面。我心想,他们肯定能买不少肉,因为他们人多。我很热情地在招呼着他们,我说,“您买点肉吗?”其中一个大姐在介绍我们的店说这是一个很靠谱的店,开的时间也比较长了。我心里就很开心,因为她在夸我们。他们(协作者工作人员)没有说话。但是我不明白,这一帮穿着绿色马甲人,他们到底是来干什么的?我越看越不像买肉的。

其中有一个工作人员玳瑁老师可能看出了我脸上的疑虑,她就向我开始介绍自己。她跟我说他们是来自协作者组织,但是当时我对协作者没有任何的了解。她跟我说了一堆,其实我也没有记得太清楚,但我知道他们是在做好事。那做好事,我就非常愿意参加。后来我才了解到,我是唯一一个(原来不认识)主动要和他们合作的商家。因为我没有任何疑虑,我只是觉得做好事,我就加入,就可以了。

为什么我会很痛快的去决定和协作者合作?是因为从小我的妈妈也是教育我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因为在我的小学时期,会有一些地方发大水或者是地震了,我们的小学会组织捐款,每一次我妈妈给我的都是100元。其实小时候,我没怎么见过100元,我妈妈都是给我10元、20元的零花钱。但每一次捐款,都是100元。

我妈也告诉我,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说因为我是班里拿的最多的,就觉得自己很厉害,或者说别人拿10元、20元,就觉得别人可能比你做的少了,我们就是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还有一次就是我的同班同学,他的家庭也是非常的困难,他的妈妈得了癌症,所以他没有办法交上一老一小的保险。但是那个保险对于小孩来说,是每个人都要必须交的,我的母亲也是二话不说,就帮他交了这个保险。所以我从小就受到我妈妈的影响,我们一定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且一定要给他落在实处。而不是说,我今天说我想帮你,第二天我就不做这个事情了。

其实,当天协作者工作人员跟说这个项目的时候,我的姥姥也在场,她年龄大,接触这个新鲜的事物的能力比较差,就觉得会不会是骗子之类的。当时我就跟我姥姥说,他们在做好事。随着这个用券的时间越来越长,大家(流动人口家庭)用的越来越顺利的时候,我的姥姥也慢慢理解,很支持我加入这个项目。

在协作者的帮助下,我们的店很快就可以使用这个关爱券,大家来消费的时候特别开心。因为一个是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一个是大家觉得我真的被帮助了,有真正的钱落在我的兜里,就是这种感觉。

我们也借此机会,认识到了很多之前在村子里生活但是我们并不熟悉的那些人。我觉得这个也是一个连接,就是一个关系的展现。一开始的话,因为有很多是爷爷奶奶带着孩子来买东西,他们用手机不是特别利索。我们和协作者及时沟通去解决一些使用不畅的问题。在使用关爱券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多可爱的孩子,他们都非常有礼貌,来店里都会向我问好。在与关爱券的受益家庭接触的过程中,有一位姐姐让我印象深刻。大多家庭都是住在村子里面,送孩子上学不过五分钟,最多超不过十分钟的样子。在跟那个姐姐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她住在距离我们大概10公里左右的地方,她带着孩子骑摩托车上下学,这样的话也需要大概20分钟左右。当时是冬天,早上送和晚上接的时候,天都已经黑的透透的,而且天气寒冷,她和孩子都裹得严严实实。为了送孩子上学,她需要起早贪黑,忍着冬天的寒冷,真的挺辛苦的。所以她每次来,我都先给她弄,因为知道她住的远,想让她早点到家。因为家长们大多是买给孩子,也是要更加地保证食品安全,包括不使用添加剂防腐剂,这是我们店内的红线!一定保证孩子们及家人的健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接下来的话,我也可以在村子里发挥我的特长,参与志愿服务,我是非常愿意的。因为我是幼师专业,我可以带着孩子们读绘本、讲故事、做手工等等。帮助孩子们了解到多方面的知识,让他们的课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我在未来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做“剩菜盲盒”。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我经常买“剩菜盲盒”,因为我觉得它能用更低的价钱去买这些在保质期内的食物。买过一次“剩菜盲盒”之后,我就不想再“正常的”去买。我就觉得这是一个节约的好习惯。我们同时也是把这个好习惯传递给孩子。我们店也可以推出以更低的价格去购买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来提供给大家。

最后我也很感谢协作者可以邀请我今天来这里,给大家分享我作为商户的感受。因为我也是一个妈妈,虽然我看起来很年轻。我生完孩子之后,我觉得我好像再也没有机会站在这样的台上了。因为我们平时是在村子里面去卖一些东西,我觉得我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但是今天我站在这里,我觉得特别开心,我觉得我又是我自己了。

非常感谢协作者可以和我们合作,我觉得也是我们的荣幸。

延伸阅读:

“数字化助力流动儿童关爱行动项目”采取“服务创新-研究倡导-专业支持”三位一体的综融性干预策略,一是借助协作者流动儿童服务网络,开展流动儿童及其家庭动态需求监测评估体系建设,形成需求调查报告公开发布,为服务流动儿童的社会组织及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二是依托腾讯数字“关爱券”支持,聚焦健康主题面向流动儿童提供“物质救助+赋能服务”,在为其提供有利于流动儿童健康成长所需物质支持,同时社会工作者将通过健康知识培训、健康主题社会工作系列小组、“健康达人”培育等方式提升流动儿童及其家长的健康意识与能力;三是培育流动儿童服务机构、社区商户和企业,形成流动儿童关爱服务资源联合体。本项目将探索总结具有推广价值的“服务创新(物质救助+赋能服务)——研究倡导(需求评估+政策倡导)——专业支持(组织培育+资源整合)”的流动儿童综融性数字化关爱服务模式,未来进行全国推广复制。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