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女士是协作者的一位参与伙伴,她的女儿曾在 2017 年参加协作者公益少年营活动。近日一个晚上,她不满 8岁的儿子没有给老师打招呼,独自背着书包要从老师家走回相距十几公里之外的家。
路上,孩子被一位美团外卖小哥发现,外卖小哥经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后,将孩子安全送回。事后,胡女士联系协作者,希望能帮忙找到这位外卖小哥,她想送上感谢信以表感激之情。在与合作伙伴沟通协调后,协作者成功协助胡女士找到了这位外卖小哥。
胡女士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小哥助人的行为,愿意把写给快递小哥的感谢信通过云社工推送,愿每个人都可以用善良与互助给予社会更多温暖,让这份美好不断传递、延续。
………………………………………………………………
你不仅给城市带来方便,也守护着城市的安宁
——致敬美团快递小哥
2025年2月8日,虽然到处还弥漫着春节的气息,北京也迎来最冷的天气。但这天晚上发生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我儿子,不到8岁,因为我还没有去接他,趁老师上厕所的时候,自己背着书包从南锣鼓巷旁边的秦老胡同走出,想要走回朝阳区百子湾。
一边是灯火辉明的南锣鼓巷,一边是伸手不见五指的胡同。当老师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和老师说,他应该是往南锣鼓巷方向走。
在从东四十条地铁站赶往南锣鼓巷,我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也不觉得害怕,我并没有马上报警,觉得他应该没有走远。
但当我到了南锣鼓巷,沿着熙来攘往的大街一边走,一边喊“皮皮”,始终没有人应答;问保安,保安说人这么多,根本没有注意到我所描述的小孩子,我开始慌了。
此时已经快到晚上十点,他离开老师家已经有一个小时了,天又这么冷,如果没能找到,会怎样?我泪眼婆娑,心突突跳。这大晚上到哪里去找,这时我才掏出手机报警。
与警察到了南锣鼓巷警务室,我一边看着从老师家出来路口的监控,一边给家里的闺女打电话,让她到地铁口守着,看看他是否自己乘地铁回去了。
看着来来往往的面孔,以及从老师家胡同出来的车辆,我更害怕了,开始胡思乱想起来。胡同那么黑,他会不会被来往的车碰到,司机都没有发现,会不会被装到行李箱里面,会不会被车上下来的人抱上车带走,我不禁浑身哆嗦起来。
突然,我的电话响了,我看到一个陌生电话,我赶快接起来,是一个男子的声音,说在朝阳门看见一个小孩在人行道上走,这么晚了,担心孩子不安全,下来问孩子,给了我的电话。
接电话那一瞬间,我问小哥具体位置,说朝阳转盘那里,我有点不相信,我觉得我儿子不可能走这么远,但是当听到我儿子的声音的时候,我确信了是我儿子。我又开始担心会不会把我儿子当人质。
我和对方确定位置,又无法确定具体位置的时候,对方问我在哪里?我说我在南锣鼓巷,对方一时也不知道具体位置,让我加他微信,发送位置给他。虽然有各种疑虑,我照做了。
我和民警一起走到南锣鼓巷南口,我和对方发起共享位置,但是对方一直没有加进来,我又开始各种胡思乱想。
大约15多分钟后,在我焦虑等待中,一辆电动车驶向南锣鼓巷南口街边,停在我们前面。在昏暗的灯光下,我只看到半张被冻得流着鼻水的脸,那鼻水在灯光下闪亮。
我儿子从车上跳下来,男子马上就走了,留给我的是写着美团外卖的一个背影。
我知道小哥可能会因为送我儿子耽误了送单。回到家里,我给小哥发送一个红包,感谢他帮我找到了孩子,如果没有他,可能这一个晚上都会在找孩子的焦虑中。
小哥没有收我的红包,回复信息说遇到谁,都会这么做的,并劝我不要说孩子,打孩子。红包已经退回,但是小哥那被冻得流着鼻水的脸一直在我心中。
我在想,这些辛苦穿梭在城市里面的人,他们是为了生计,但是他们又超越了生计,他们带给这个城市是生活便利,是黑夜中守护,是人间的温暖。
再次感谢美团,感谢快递小哥!
胡女士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北京晚报:8岁男孩寒夜欲步行十几公里回家,骑手暖心护送帮孩子找到妈妈
延伸阅读
2020年12月-2023年12月,在壳牌中国支持下,连续三年开展“骑手关爱行动”项目,聚焦骑手交通安全议题,完成《骑手生存与发展需求报告》,被财新网、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报告形成的问题与建议被全国工商联办公厅《工商动态》采录。
同时围绕骑手需求,为骑手开展子女关爱服务、物资支持、道路安全救援等关爱服务,同时注重骑手参与,发掘骑手自身在交通安全方面的经验,开发出了一套适用于骑手群体的交通安全知识,并形成6集短视频教育课程和《骑手交通安全知识手册》;重点培育了36名骑手骨干志愿者,参与到为骑手群体自身的服务中。
每年举办骑手相关论坛活动,呼吁各界加强对骑手群体的认识和理解,共同关注和支持骑手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具有推广价值的项目案例研究报告《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新就业形态群体社会工作服务探索——基于骑手关爱行动的实践反思》被收入到《中国社会工作学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