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 英国气候外联: 用“故事+视觉”让气候行动深入人心
作者:南宁市绿生活社会服务中心
2025-03-05
201
收录于合集 NGO气候行动



气候变化常被视为遥远而复杂的话题,科学数据和政策文件虽重要,却难以激发公众行动。英国慈善机构气候外联(Climate Outreach)用20年的实践给出了答案——用故事和视觉,让气候议题走进人心。



谁是气候外联?      



气候外联是英国首家专注于气候变化公众参与的慈善机构,成立于2004年。其使命是通过科学研究、实践指导和视觉叙事,帮助全球数百个组织更有效地传播气候议题,激发公众行动。



1.png


气候外联成效显著




资源获得广泛传播及应用



1. 过去三年,气候外联的资源被下载超过16万次,网站页面浏览量达到94万次。



2.  通过活动和研讨会,与超过3万人分享了气候传播的理念和方法。



推动社区行动


  

 1. 帮助英国妇女协会(WI)动员社区应对洪水和热浪风险,提升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与行动力


 2. 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气候外联促成油砂工人、原住民与环保人士的对话,推动化石燃料依赖社区向绿色经济转型。



政策倡导



1. 发布《气候驱动的移民:英国的五种政策选择》,推动对气候移民问题的理性讨论与政策制定。



2. 与IPCC合作,编写《沟通手册》并策划气候图片库,帮助科学家更有效地传递气候科学。




突破


 

1. 气候视觉库的图片被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机构广泛使用,改变了全球数百万人对气候变化的视觉认知。



2. 与《卫报》合作,制定气候新闻摄影编辑指南,提升读者对气候议题的参与度与理解力。



  

气候外联如何做?


  

研究与实践结合:从“数据”到“行动”



气候外联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识别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和沟通偏好,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和NGO提供定制化策略。




2.png



工作坊与培训:赋能企业与社区  



通过互动式课程,气候外联赋能企业、社区和气候专家。 



企业培训 帮助员工成为可持续行动的代言人,提升内部沟通效率。 



公众参与培训 指导气候专家用“价值观框架”与不同受众对话,化解争议性议题。



3.png



气候视觉(Climate Visuals):用影像讲述气候故事 



气候视觉(Climate Visuals)是全球首个专注于气候变化的视觉库,用影像讲述气候故事。



气候外联(Climate Outreach)的核心项目之一,旨在通过视觉语言改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 其价值观框架是其成功的关键,以下是气候视觉的价值观框架及其核心原则。



1.基于证据的视觉传播  


       

 气候视觉的所有工作都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确保影像内容科学准确且具有情感共鸣。其价值观框架的核心是:



科学性与真实性影像内容必须基于可靠的气候科学数据,避免夸大或误导。 



情感共鸣  通过真实的故事和人物,激发观众的情感反应,而不仅仅是传递信息。



4.png



2.以人为中心的叙事




气候视觉强调将气候变化与人类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避免抽象或遥远的概念。其价值观框架包括:




聚焦个体故事 通过展示普通人如何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或如何采取行动,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避免灾难化呈现 虽然气候危机是严峻的,但过度使用灾难性影像(如冰川崩塌、洪水泛滥)可能导致公众麻木或无力感。气候视觉更倾向于展示解决方案和希望。




5.png



3.多样性与包容性    


     

气候视觉注重展现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和多样性,确保影像内容涵盖不同地区、文化和社会群体: 



地域多样性 展示气候变化对全球不同地区的影响,而不仅仅是发达国家或北极地区。 



社会包容性 关注弱势群体(如原住民、低收入社区)在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和挑战,避免刻板印象。 



4.伦理与责任  


       

气候视觉在影像选择和制作中始终坚持高标准的伦理原则:



尊重被拍摄者 确保影像内容尊重被拍摄者的隐私和尊严,避免剥削或过度戏剧化。 



避免刻板印象 例如,避免将发展中国家的人群仅仅描绘为气候变化的“受害者”,而是展现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行动力。



5. 解决方案导向  


   

气候视觉不仅展示气候危机的严峻性,更强调解决方案和行动的可能性:



展示积极行动 通过影像呈现个人、社区和企业如何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激发观众的参与感。 



传递希望 避免让观众感到无助或绝望,而是通过影像传递希望和可能性。 




6.视觉语言的一致性 


        

气候视觉通过统一的视觉语言,确保影像内容在不同传播渠道中保持一致性和有效性: 



清晰的视觉符号 使用易于理解的视觉符号(如可再生能源设施、绿色生活方式)传递气候信息。 



避免过度复杂化 确保影像内容简洁明了,避免过多技术细节或专业术语。 



气候视觉的价值观框架不仅体现在其影像库中,还通过以下方式应用于实际工作: 



摄影展与开放征集 通过全球摄影展和开放征集活动,展示符合其价值观框架的影像内容。



定制摄影委托 为合作伙伴提供基于证据的摄影简报,确保影像内容科学准确且具有情感共鸣。



培训与咨询 为摄影师、媒体和NGO提供培训,帮助其用影像讲述符合气候视觉价值观的故事。




6.png



气候外联的工作亮点




通过“价值观框架”和“叙事工作坊”,将气候议题与公众日常生活、文化背景结合。




联合企业、国际机构和草根组织,构建多方协作网络,推动政策与行动落地。




通过“气候视觉”项目,用真实影像展现气候危机的复杂性(如移民、社区转型),避免刻板化叙事。





7.png




案例给公益组织带来什么气候行动的启发?   


  

气候外联的成功经验为国内公益组织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尤其是在公众参与、视觉传播和跨领域协作方面。



1.构建“本土化气候价值观框架”



 气候变化为外来词,与公众有距离。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符合本土价值观的气候传播策略。例如,将气候变化与“天人合一”、“二十四节气”结合展开讨论,增强公众价值观和情感共鸣的深度链接。 



2.开发“气候视觉”中文资源库 



目前气候传播内容偏重数据图表和灾难化呈现,缺乏人性化、故事化的视觉表达,易引发“气候疲劳”。创建本土化气候影像数据库,并提供免费下载与使用,展现普通人在气候变化中所受到的影响,让公众成为气候变化的传播者和参与者。 



3.让气候行动融入生活 


气候外联的经验表明,有效的公众参与需超越“知识灌输”,转向“情感联结”与“行动赋能”。国内公益组织可立足本土文化,借助跨界协作和视觉创新,激发广泛的社会动员,培育“社区气候大使”,将气候变化从“远方的危机”转化为“身边的行动”,让气候行动真正融入公众生活,助力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一起行动起来,用故事和视觉,让气候行动深入人心!




信息来源:https://climateoutreach.org/blog/ 

本文基于气候外联官方资料整理,数据截至2023年 

案例筛选:康耘 

翻译:陆文琦 

校对:孟飞 

二次创作:李宁宁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