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者专栏 | 李涛:社会工作者为何要学习和运用 AI 工具
来源:协作者云社工
作者:李涛
2025-02-24
475
领域 志愿服务



导读:


2025年春节后复工后,协作者团队就AI工具的学习和应用召开了会议讨论,本文为协作者创始人李涛老师的观点,与大家共享。





微信图片_20250224105144.png


协作者”(Facilitators)创始人

北京协作者中心主任,

高级社会工作师

首批全国社会工作专业领军人才





2012年夏秋之交的一个下午,我和同事们商讨协作者第三个组织发展战略规划,决定全面启动机构信息化建设,距今已经过去了13年。13年来,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正以日新月异之势渗透到各个领域,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也不例外。




作为一名资深公益人,我深刻意识到社会工作者学习和运用 AI 工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深知一个机构应用新技术的挑战,因为技术变革背后是思维和工作范式的转变,拥抱还是拒绝,这是个首要问题。



回想起当年电脑刚出现时,我们很多人都对其有所排斥,觉得电脑打字虽方便,却阻碍了用笔写作的快感,还会导致书写功能退化。如今,大家对于 AI 工具的态度,竟与当年如出一辙。在工作中,大家虽已开始使用 AI 工具,但不够系统,也缺乏坚定使用的决心。



我们必须要有开放的胸怀,不能将 AI 工具放在对立面。它只是一个工具,就像字典、电脑和软件一样,是帮助我们的 “拐棍”。人的本性中可能会对新事物有抵触,但我们要警惕这种惯性思维,多思考 AI 工具的优点。比如在数据检索分析、文案编写和海报生成等方面,AI 工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就像我们现在使用电脑,很少去提及它突然断电、文件丢失等问题,而是关注其让工作变得更高效。



我们要积极使用 AI 工具,熟能生巧。从微观层面,只有不断使用,才能让 AI 工具熟悉我们的服务场景和专业风格,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从宏观层面,我们也能为人类 AI 的进步贡献力量。社会工作服务需求大,AI使用量多,其算法模型也才会更大,我们每个人都应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模型的贡献者。



我们要转变思维模式,认识到创作是我们与 AI 共同完成的。人类的创作范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如今的创作都是借助工具实现思想表达,AI只是其中一种工具,它辅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思想表达。创作没有止境,我们既可以用传统方式完成创作,也可以借助AI,因为指令是我们发出的,所以依然是我们的原创,只要我们的行为符合专业伦理。



我们是在实践场景中应用 AI ,需要社会工作者首先最大化地付出努力,即借助AI开展工作,而非把工作交给AI,这两者有巨大的差异。前者,人是主体,后者AI是主体。比如,如果社会工作者试图不做思考和努力,只是发布指令让AI替自己完成一项工作,那么该工作成果一定是僵化的、脱离实际的,结果不仅没有达到通过AI提高效率和质量的目的,反而减低了效率和质量,适得其反。



时代不断发展,内容需要更新,AI 工具也日新月异。我们要善于将社会工作的资源整合视角用于发现并应用 AI工具,如数据分析和文字处理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基础。对于时间紧张、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弱的社会工作者,AI在这些方面的快速进步是很好的助力。有人担心使用 AI会导致思维退化,但实际上,人若需要某项功能,就不会退化。社会工作者只有深入一线,具备更充分的数据和能力,才能与AI同步前行。AI不是替代我们,而是让我们做得更好。



AI 作为技术、工具和工作范式,需要机构纳入发展规划和服务管理系统,有系统有规划地将其融入工作。社会工作者学习AI 有三个途径:向 AI 本身学习,输入问题获取建议;此外,社会工作作为应用科学,实践永远是最好的学习,使用AI的过程是最佳的实践学习,如借助 AI 优化文案的过程,也是我们向AI 学习的过程。我们陪伴 AI 成长,它助力我们提升。



同伴之间相互分享经验,利用同伴教育的方式共同进步,因为同伴处于相似的工作服务场景,经验更直接和实在;向专门人员请教,包括线下专业人士和网络教学视频。



我们不仅自己要学,还要带动其他人学习,将这种能力和工具传递给更多的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志愿者和合作伙伴,提高整体的创造能力,因为社会工作专业是个共同体。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知识和各种科技都具有工具性。懂得使用和利用工具的人能够快速发展,掌握更多资源;而另一部分人则因无法掌握工具而处于边缘化,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的服务对象。



我们的服务对象语言生动丰富,但在将其转化为主流语言时面临困难,因为他们缺乏阅读、写作和传播的工具。技术工具是有权力壁垒的,大部分技术工具被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所掌握,他们运用这些工具和技术,将劳动者的智慧转化成研究成果、书籍、艺术、法律、文件……所谓“源于生活”,劳动者理应获得公平的对待。但AI可以打破这个困境,它越来越注重人类命运的发展,具有草根化和平权化的特点。



社会工作者有责任让服务对象掌握和利用 AI工具,缩小他们与其他人的差距。社会工作者要协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AI 技术,比如利用 AI 丰富意见表达,这能快速拉近他们与世界的距离,改善他们的处境。服务对象通过语音输入,就能创作诗歌、生成海报、制作音乐和短视频,弥补他们写作能力的不足,还能提高他们对文字的把握和审美能力。我们有责任履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专业使命,让AI 成为信息、智能和技术平权的促进者,而非保守的既得利益者。



所以,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学习和运用 AI 工具,拥抱新技术,改进工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赋能服务对象,让他们也能掌握这些工具,实现更好的发展。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