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者学堂 | 理解专业价值体系,直面两难困境——东城区妇联社会组织之家社会工作实务赋能工作坊(三)
作者:协作者
2024-11-05
574

2024年10月18日,由东城区妇联委托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简称:北京协作者)开展的面向东城区妇联社会组织之家的“创·享”伙伴计划——社会工作实务赋能工作坊开展了第三次活动。10位东城区妇联社会组织之家成员,以及18位东城区街道和社区的妇联干部参与了此次学习。在前两次工作坊的基础上,学员们建立起互助共学关系,在各种案例的讨论中加深了彼此的互动。北京协作者中心主任、协作者学堂公益导师、高级社会工作师李涛继续主持带领工作坊。

image.png

工作坊开始之前,李涛老师带领学员回顾了学习目标,以及总体安排,以更好进入今天的学习。随后,协作者学堂一期毕业生、北京协作者工作人员张艳艳通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热身游戏,增强学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和互动。

image.png

如何处理价值冲突

“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24小时,你有且只能选择一个心愿去完成,你会去做什么?”围绕“价值体系”的小组主题,李涛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员们思考分享。

“我想和家里人坐在一起吃顿饭。”

“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在她未来的生活中不受健康,金钱等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一辈子平安顺遂。”

“我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独立生活。”

“我的愿望是希望自己能过一天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天。”

……

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在生命最后时刻最想做的事情。李涛老师由此分享,“虽然这是个模拟游戏,但是它有个限制性条件,因为只能做一个选择,也就意味着这个选择一定是最重要的,而影响做选择的因素就是价值观。价值观是多元的,但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回到社会工作专业角度,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就是指导社会工作者做出专业判断和选择的依据。”

紧接着,李涛老师重点介绍了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三大基本信念。

之后,李涛老师分享了基本信念的哲学基础,包括宗教,人道主义、理想主义和实证主义。社会工作“助人自助”价值取向的背后,就是尊严、独特性、公平正义、科学慈善和专业知识;因为有理想主义,所以社会工作者才相信能够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

image.png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特点,李涛老师让学员分组体验“沉船游戏”。

分组讨论的时候,每个人都发表各自的想法和意见。在分享环节,第一小组从社会影响、生命可持续角度选择了要留下来的人,第二小组从“生命都应该被尊重和救助”这一角度选择了要留下来的人;第三个小组从社会价值角度选择了要留下来的人;第四个小组则从“弱者优先原则”选择了要留下来的人。李涛老师进一步询问参与人员,如果船上的人都跟大家有关系,比如是自己的孩子或者父母,是否会更纠结如何选择。选择的挑战背后就是价值冲突,即要在两个并存而又相互矛盾的价值观当中做出选择。李涛老师还列举了现实生活中关于价值冲突的典型案例,和大家探讨价值冲突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但是不同的哲学思想,为大家提供了作出抉择的不同思考依据。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李涛老师指出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处理价值冲突,进而分享了社会工作服务中常见几种类型的价值冲突。李涛老师通过具体案例和学员演示了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处理价值冲突的原则和策略。李涛老师还强调了社会工作伦理原则的重要性,并指出这些原则是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的基础。

image.png

评估总结:在实践中完成知识转化

在工作坊的总结环节中,学员分享了收获和体会。交道口街道妇联专职副主席刘竹青老师表示通过今天的学习认识到在街道层面开展儿童工作,以及面向妇联所服务的妇女家庭开展工作的时候,可以应用更多社会工作专业技巧和理念,支持自己更好开展工作。同时,未来工作中也需要思考如何对接更多专业机构,共同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龙谭街道妇联主席申晓艳老师表示通过案例讨论和学员分享,想起自身在社区工作中遇到的相似情形。李涛老师分享的专业经验,给自己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启发,自己接下来要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处理居民社区日常平凡的工作结合起来,将专业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分享给身边的居民以及同事,让大家都能受益。

北京启德社会服务中心理事钟丽欣老师表示李涛老师分享的专业技巧和案例分析,让她深刻地感受到了专业的力量。作为一家社会组织,要更加专业的去做好工作。希望通过这几次的学习,能够把这些专业的方法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东花市街道妇联干部张洁老师表示李涛老师的课非常接地气,之前也参加过很多培训,但这次培训对日常工作的指导,特别是在社会工作指导方面是第一次。虽然自己之前被称为社会工作者,但实际上并不专业,不知道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希望通过这几次的培训,能够让自己上一个台阶,知道怎么样把理论和实践结合,也希望自己早日成为一个真正的专业社会工作者。

东华门妇联干部葛婧老师表示今天的课程内容干货满满。虽然自身已经通过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但以往在街道妇联工作中接触处理冲突的机会并不多。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地辅助社区解决纠纷。希望通过深入消化和理解工作坊的知识,能够更好地指导和辅助社区处理纠纷,为将来更加专业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东城区妇联权益部干部王璐老师在总结时说道:“社会工作是一个非常滋养人的职业。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并做好这份工作,它将能够滋养我们的生命。李涛老师提到了冲突,当社会评价体系和生命价值体系发生了冲突,我们需要承认这种冲突的存在,接纳它,并找到核心问题去解决。这样我们的工作就可以变得更加‘轻松’。当然,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当我们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我们需要关注人,解决他们的问题,就像打开一把锁一样。有时候,人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他们可能被困在自己的创伤中。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他们疗愈创伤,那么问题可能就解决了。”

协作者学堂是协作者在2020年发起的社区社会工作教育项目,为有志于投身公益而缺乏学习资源与机会的边缘群体提供社会工作赋能。经过三年多的试验,协作者学堂目前已开发了16门课程,正逐步开放给社会组织,包括面向社会组织实务工作者开展社会工作实务能力培养计划,面向社会组织管理骨干开展社会工作领导力培养计划,以协助社会组织建立可持续的专业服务体系。本次工作坊是协作者学堂继2023年为万科公益基金会支持的“绿缘计划”社会组织实务学习小组之后面向社会组织的又一次推广,也是第一次由群团组织采购支持实施的项目。通过工作坊的学习,联动社会组织之家成员、街道和社区妇联干部,促进彼此之间的链接,加强交流,推动合作。

image.png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往期精彩:

协作者学堂 | 何为社会工作——东城区妇联社会组织之家社会工作实务赋能工作坊

协作者学堂 | 社会工作是人类共同的专业智慧——东城区妇联社会组织之家社会工作实务赋能工作坊(二)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