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者童缘”的核心理念
协作者童缘
2016年,“协作者”在13年儿童服务经验基础上,全面启动社区儿童之家——“协作者童缘”建设工作,在打造自然、简约、优雅的服务环境的同时,将儿童社会工作赋权增能和人与环境等核心理论与手法融入社区儿童服务,从自我、家庭、社区、社会四个维度开展服务,建设“四位一体”的儿童社区教育服务模式。截止到2024年6月,“协作者”已在全国建立了9个童缘中心。其中,北京协作者童缘被北京市妇儿工委作为全市儿童之家培育示范基地,对全市儿童之家建设提供专业支持。
协作者童缘,英文名为Dream Catchers,我们希望这个世界的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可以捕捉梦想的幸运儿。
为什么需要“协作者童缘”
●协作者评估分析发现,无论是教育、健康还是情感陪伴,在儿童的每个看似单一的需求背后,都隐含着多种脆弱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包括了儿童自身的脆弱性,也包括了家庭、社区和社会等支持系统的缺位;
●中国自古就有孟母三迁的事例,祖先已经意识到社区教育决定儿童健全成长;
●社区是儿童发现和认知社会、实现社会交往的重要场域,但普遍缺失社区教育服务;
●现有儿童服务大多站在成人视角去关注儿童,以满足成年人的自我期望,儿童极易在“被服务”“被关怀”中再一次被边缘化。
●如果不能在社区为儿童提供认识自我、发现社会、融入社群的优质教育服务,那么孩子将在最宝贵的成长阶段失去发展健全人格的机会。
基于以上认识,协作者建立童缘——社区儿童之家,联动儿童、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多方力量,使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获得多元服务,为家庭提供支援。
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可以改变世界,每个孩子的尊严和潜能应该得到承认,因此以“团结协作 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将赋权增能和人在情景中等儿童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方法融入社区教育服务,实现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怀抱尊严和梦想,自由地行走在大地”的愿景。
“协作者童缘”的目标
我们认为,儿童的成长需要系统的支持,因此致力于通过“自我-家庭-社区-社会”四位一体的社区教育模式,让儿童成为最好的自己、最好的家人、最好的邻居、最好的公民。
“协作者童缘”的服务对象
无论是高收入家庭儿童,还是因为贫穷、疾病和残障而陷入困境的儿童,协作者童缘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获得高质量的服务,并鼓励儿童在交流互助中,塑造多元包容负责任的人格。
为家庭提供亲职教育服务,对学校和社区组织提供如何做好社区教育服务的专业支持。
特别向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免费服务和紧急救助。
“协作者童缘”的主要服务
儿童层面:通过以儿童为中心的各类个案与小组服务活动,协助每一个孩子更好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培育自我觉察和自我决定的能力;
家庭层面:在儿童服务基础上深入家庭,通过开展亲职教育,协助儿童和家长认识家庭角色,发展亲密关系。
社区层面:在家庭服务基础上建立社区互助系统,通过建立社区儿童委员会、家庭委员会,开展社区照护、公益夏令营、社区志愿服务,培育儿童认识社区、建立社区关系、参与社区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社区融合。
社会层面:通过开展社会交流、职业体验和社会倡导等服务,协助儿童更好地认知社会,了解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升社会表达能力,培育社会责任感。
改变世界的孩子
协作者童缘
有一种力量如种子破土,
有一种温暖如春风沐雨,
微小但坚韧,柔弱但强大!
协作者童缘
“我从之前一个讲话都会脸红的女孩,成长为乐观开朗,多次主持社会活动的大女孩,这一切的变化来自于协作者的支持。一名好的志愿者就是要有一种甘愿奉献的精神,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求回报地去帮助他人。”
——高文静,从受助儿童成长为志愿者,设计并主持社会工作小组;2012年作为流动儿童代表在“全国首届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创新研讨会”作大会主题发言。如今,学习形象设计的高文静依然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参与协作者的志愿服务,也持续向身边人传递着自己在协作者的公益服务中所感受的阳光与力量。
“上了五年级,我就坚决不上托管班了。因为我可以和朋友玩儿了,但朋友不是天天都能玩儿,所以我觉得还不够好。为什么会这样,我是不是太想玩了?我决定研究一下。”
——任亦杰,8岁时跟随父母参与协作者志愿服务;小学六年级时,他根据志愿服务经历撰写的研究报告《课后三点半——一个被忽视的大问题》,初中二年级时完成《慈善是儿童人格健全和综合能力提高的巨大教育资源》研究报告,先后两次荣获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
“总结我的成长之路,因为‘志愿者’这三个字,我的童年记忆多了许多璀璨的光彩和美好回忆。”
——余晓雪,从10岁开始接受协作者服务,并成长为志愿者,设计开展社区调查、成长小组,被称为“胡同里的小社工”。2015年,作为中国公益青少年代表与来访中国的英国威廉王子对话。
“当了自助图书馆的小馆长之后,我接受了帮助,也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了别人,感觉自己的身份又上来了一点:我没有想到我有一天也能去帮助别人,感觉自己又行了,又好了,又有了努力学习、生活下去的动力。”
——苏峰,2006年出生于河北张家口。苏峰曾是协作者流动书桌助学计划受助者,后积极参与“协作者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公益服务,成为一名小馆长、志愿者,在接受服务的同时服务他人。在返乡后,他依然利用假期时间持续参与协作者志愿服务,向流动儿童传递志愿服务精神。
“小时候的那段经历大概是我觉得最困难的时候。假如我没有认识协作者,我可能就会很平淡的过完这一生,但是现在我就想努力再努力,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来源于小时候协作者为我点亮的光芒。在北京这么多年,协作者这个大家庭一直陪我长大,让我学会乐于助人,让我性格开朗起来,也会敢于尝试自己没做过的事情。”
——李娜,协作者2010年-2013年期间由流动书桌助学计划资助的困境流动儿童之一,曾作为儿童志愿者积极参与协作者公益夏令营演出、主持,并在2010年六一儿童节作为儿童代表对话央视主持人、公益大咖等。大学声乐表演系毕业后,李娜成为一名音乐老师,并在协作者20年直播活动中分享自己的公益故事。
“我觉得公益是一份份热心,是个人和众人对社会的善举,是能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的事情。”
——詹云鹏,协作者流动书桌助学计划受助者,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小馆长,接受服务的同时帮助他人,积极参与协作者新媒体运营、儿童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从助学儿童到协作者志愿者、公益实习生,詹云鹏持续用行动诠释着自己助人自助的改变与成长 。
“我和协作者的故事很长、很多,也还在继续,在我以后的生活当中,这些故事都会一直存在着,而我不会一直在原地,我会更努力的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未来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会当好这个火炬手,将火苗传递下去!”
——杨佳,2012年通过流动书桌助学计划结识协作者,后因求学返乡成为留守儿童,协作者的陪伴一直持续在他从高中到大学的成长过程里,杨佳也用自己的行动,持续参与公益服务,传递公益理念。
“我理解的公益慈善是‘用自己的手去拉住别人的手’,就像我所学的教育学的本质目标一样,‘教育’的目标是一个灵魂推动另一个灵魂,我觉得公益慈善也是这样,用自己的灵魂去推动另外的灵魂,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让它们变得更好。”
——于雪凤,2008年结识了南京协作者,她说这里是她在南京的另一个家。因求学、搬家等原因,她断断续续与南京协作者保持着联系,大学期间及毕业之后,她依然参与协作者流动儿童社区教育服务,希望可以将自己在协作者学习和接受到的“助人自助”的理念传递下去。
“社会工作’是为社会提供有力的后部力量,在大众观察不到的地方,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链接社会上的资源,给弱势群体提供需要,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里发挥无限的潜力,让每个受助的人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心。”
——潘文静,2014年与协作者相识,从接受服务到作为志愿者参与协作者服务,再到成为协作者公益实习生参与一线儿童工作。她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拓展着对自我、对公益的认知,在爱的传递中生发出责任与担当,成长为助人者。
协作者童缘荣誉
2016年,北京协作者童缘得到国务院妇儿工委的肯定,并被北京市妇儿工委授予全市儿童之家培育示范基地。
2019年,南京协作者“‘协作者童缘’四位一体的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设项目”荣获南京市社会工作优秀项目一等奖。
2020年,南京协作者“协作者童缘儿童委员会建设项目”荣获南京市优秀社会工作项目一等奖。
2020年,青岛协作者岳湖社区童缘,在青岛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中,荣获“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
2020年,珠海协作者“‘协作者童缘’四位一体的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设项目”获珠海市2019年度“社会工作优秀案例”。
2021年,南京协作者“探索参与视角下的儿童助人自助服务模式——以协作者童缘儿童委员会建设为例”项目被评为建邺区优秀社会工作项目。
2021年,南京协作者“协作者童缘儿童委员会建设项目——探索参与视角下的儿童助人自助服务模式”荣获“南京市社会工作优秀项目”一等奖。
2023年,江西协作者童缘:农村儿童服务空间运营项目,荣获“首届江西省文明实践社会化志愿服务项目”一等奖。
2023年,北京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实践案例征集活动中,北京协作者童缘被评选为“最受欢迎的北京儿童友好空间”。
2024年,“协作者童缘——社区儿童之家建设与服务项目”荣获“女性社会组织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特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