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把建设体育强国作为新时期我国体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与任务。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
基金会中心网曾与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2018中国体育公益白皮书》,通过数据揭示了当时我国体育类基金会和体育类公益项目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数年过去,基金会中心网再次对我国体育类基金会的发展状况进行观测统计,并发布最新数据。
▲ 说明:本文所称体育类基金会,指的是将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作为宗旨或业务范围主要内容的基金会。数据来自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和各基金会2022年度工作报告,基于基金会存量统计。
体育类基金会基本情况
1► 时间跨度近四十年
根据基金会中心网对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的观测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国内地共有90家体育类基金会,在我国基金会总数中约占0.93%。其中可追溯最早的是1985年成立的北京围棋基金会(注:1985年12月2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成立“北京市围棋基金会”的通知》(京政办发〔1985〕141号);北京市体育总会官网显示北京围棋基金会于1992年8月在北京市民政局登记为独立法人社会组织)。
这90家体育类基金会中,有74家成立于2008年及以后,占82.22%。2010年至2018年之间,体育类基金会的数量出现显著增长,年化增长率达到30.41%。尤其是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对体育事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文件出台的2016年,全国新增体育类基金会高达11家!而2019年以后,体育类基金会增长态势放缓,2019年至2023年平均每年新增3.8家,年化增长率为5.35%。数量增长态势与中国基金会行业整体发展状况较为接近。
根据基金会中心网最新观测数据,2024年已有2家体育类基金会登记成立,本文暂未计入统计。这两家新成立的体育类基金会分别为5月8日在陕西省民政厅登记注册的西安体育学院体育发展基金会和6月20日在杭州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杭州市智圣智力运动发展基金会。
2►地域分布有差异
90家体育类基金会的登记注册地分布在民政部和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性(注:港澳台未计入)。
广东省的体育类基金会数量最多,有14家,占总数的15.56%。其次是北京市,有10家;三到五位的分别是浙江省(9家)、上海市(7家)和江苏省(6家)。这五个省份的体育类基金会总和占全国体育类基金会的51.11%。同时这也是全国基金会分布最密集的五个省份,基金会数量之和占全国基金会总数的50.85%。
而公认的体育强省——连续四届全运会奖牌榜居首的山东省目前只有2家体育类基金会,以累计46枚奥运会金牌睥睨全国的辽宁省也只有1家体育类基金会。
3►县级基金会近年出现
90家体育类基金会中,有3家在民政部登记注册,占3.33%,分别为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成立于1994年)、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成立于2012年)和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成立于2016年)。
有66家体育类基金会在省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占73.33%。
有16家体育类基金会在市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占17.78%。
县级登记的体育类基金会则出现在近些年。目前有5家体育类基金会在县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占5.56%,分别为桐庐县体育基金会(成立于2017年)、重庆市江津区足球发展基金会(成立于2018年)、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陆柒捌文化发展基金会(成立于2018年)、佛山市顺德区和康高尔夫体育发展基金会(成立于2022年)以及南安市成功体育人才培养基金会(成立于2022年)。
4►专职员工最多有22名
90家体育类基金会中,有56家披露了员工数量信息。其中,29家基金会的专职员工数量不超过3人,约占51.79%;有7家基金会专职员工规模达到10人及以上。
专职员工数量最多的体育类基金会是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有22名专职员工。
5►多元的体育类基金会
90家体育类基金会中,有56家面向的是综合性体育领域,34家专注于单类运动项目。
其中,致力于足球运动发展的基金会有13家,最早的一家是成立于2008年的河南足球事业发展基金会。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整体方案》和2016年国家发改委《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出台后,致力于足球运动发展的基金会迎来空前增长,仅2016年就成立了6家足球类基金会。
此外,致力于高尔夫运动和棋类运动的基金会数量相对较多,分别为5家和4家。还有一些基金会致力于新兴运动领域,如极限运动、冰雪运动等。
体育类基金会财务状况
截至2024年5月,90家体育类基金会中,共有59家披露了2022年财务信息。这59家体育类基金会2022年末净资产总量超过37亿元,占当年末全国基金会净资产的1.38%。
这59家体育类基金会中,2022年末净资产达到1亿元及以上的有6家,在3千万至1亿元之间的有8家,在1千万至3千万之间的有12家,2百万至1千万之间有26家,2百万及以下的有7家。
体育类基金会2022年末净资产TOP5 | ||
基金会名称 | 净资产(万元) | |
北京华彬文化基金会 | 116288.8 | |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 | 114529.6 | |
上海市体育发展基金会 | 36457.7 | |
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 | 12247.0 | |
深圳市城市体育发展基金会 | 11355.1 |
这59家体育基金会2022年度捐赠收入共计46481.1万元,占当年全国基金会捐赠收入的0.48%。
体育类基金会捐赠收入平均数为788万元,其中9家基金会2022年捐赠收入超过1千万元。还有17家基金会2022年捐赠收入为虽然0,但其中13家当年有公益支出。
体育类基金会2022年捐赠收入TOP5 | ||
基金会名称 | 捐赠收入(万元) | |
北京华彬文化基金会 | 15630.6 | |
浙江省蔡崇信公益基金会 | 7435.4 | |
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 | 4117.4 | |
上海市体育发展基金会 | 2757.6 | |
深圳市城市体育发展基金会 | 2087.5 |
59家体育基金会2022年公益事业支出共54406.4万元,占当年全国基金会公益支出的0.64%。
体育类基金会公益支出平均数为954万元。其中有12家基金会2022年公益支出超过1千万元。
体育类基金会2022年公益支出TOP5 | ||
基金会名称 | 公益支出(万元) | |
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 | 15558.5 | |
北京华彬文化基金会 | 8467.0 | |
浙江省蔡崇信公益基金会 | 6233.6 | |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 | 2773.2 | |
上海市体育发展基金会 | 2662.0 |
59家披露了2022年财务信息的体育基金会中,有17家在2022年取得了投资收益,共3486.1万元,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的投资收益占了其中过半。这17家体育类基金会平均收益为205万元。
体育类基金会2022年投资收益TOP5 | ||
基金会名称 | 投资收益(万元) | |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 | 1827.1 | |
北京市体育基金会 | 509.0 | |
上海市应昌期围棋 教育基金会 | 208.5 | |
上海市体育发展基金会 | 204.4 | |
江苏省发展体育基金会 | 188.3 |
体育类基金会的公益项目
根据基金会中心网采集到的年报数据,2021年有58家体育类基金会共开展了382个项目,2022年有56家体育类基金会共开展了329个项目。各体育类基金会开展项目地点主要集中在基金会所在地,另有少部分基金会在全国范围开展项目。
根据年度工作报告中的项目介绍,这些项目内容可分为体育竞赛活动、群众体育活动、体育与运动教育、体育人才培养、体育健康服务、运动员关爱、体育科学研究、体育行业支持,以及非体育类项目。
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较为知名的有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牵头实施的“冠军摇篮”项目,支持县级青少年体校等训练单位。常见的还有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奖励项目。
在群众体育活动方面,包括了捐建场地、捐赠体育器材及服务、科学健身宣传与推广、体育启蒙、社区运动健康、大众体育节等项目形式,覆盖跑步、足球、篮球、羽毛球、太极、围棋、数独、冰雪运动等多种运动。
体育与运动教育指体育教学和校园体育活动,如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与中国青基会共同主办的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招募高校志愿者在959所学校开展体育支教、篮球培训,伴随体育器材捐赠、篮球场捐建、明星探访活动等。为进一步落实体教融合,北京市体育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共同建立了“北京市体育教育专项基金”,除助学外,主要用于体育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实验;各类体育交流、优秀教职员工的专业培训及奖励;奖励优秀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或国际青少年体育交流、体育比赛。
体育行业支持类项目中除了为各类场所提供运动器材外,还包括体育精神宣传、体育产业促进、体育理论研究与传播等。如北京奥运城市发展基金会的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项目,支持体育电影作品征集和展映、论坛沙龙、主创分享等多项活动,广泛宣传奥运体育精神。广东省体育基金会每年都支持举办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产业发展论坛和体育产业巡礼项目,强化体育产业要素保障,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热情。江苏省发展体育基金会常年支持体育文化和史料的展示。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举办了萨马兰奇体育频道,以国际视角下的中国体育发展为主要报道对象。天津市伯苓公能体育基金会由被誉“中国奥运第一人”的张伯苓先生后人发起,通过张伯苓思想研究和推广,传播张伯苓“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三育齐发体育为先”等现代的体育教育理念。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与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修远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会合作成立足球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足球战略与文化的深度研究,包括“足球价值论”、中国“劳动者杯”足球赛事意义和可行性、“边疆足球”发展、“中国足球与中国社会”等课题研究。
体育竞赛活动方面的项目,一类是为运动代表队改善训练条件、选拔人才、供应比赛后勤医疗等;一类是举办专业或业余竞赛活动,如上海市体育发展基金会在2021年有13个项目涉及举办各类比赛,参与人数上百上千上万规模均有。
运动员关怀类项目主要为向年长、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提供关怀和医疗补助金、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等,也有对个别困难运动员的资助。
支持体育科学研究、运动医学、体育装备研发等的项目目前较少,如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的棒垒球运动项目资助研发棒球比赛视频辅助裁判系统,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基金会资助的冬季运动项目营养膳食研究。还有多家由体育类院校发起的基金会支持相关科研活动。
体育类基金会的透明度
中基透明指数FTI是由基金会中心网和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联合开发,于2012年推出的一套反映我国基金会自律透明水平的综合指标系统,从组织信息、财务信息、项目信息和募捐信息等方面对全国基金会的信息公开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估。每年的观测结果由基金会中心网总体发布。
在90家体育类基金会中,有25家基金会符合成立于2022年1月1日之前、且官网可有效打开的条件,而被纳入2023年中基透明指数FTI的观测,占比27.78%。
这25家基金会的FTI2023平均分为61.02,与全国基金会平均水平(61.39分)接近。有4家体育类基金会的FTI2023得分为100分,分别是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福建省乔丹体育基金会、广东省书豪李群体育事业公益基金会和江苏省发展体育基金会。90分以上还有浙江省体育基金会和浙江省蔡崇信公益基金会。
体育类基金会透明度TOP5 | ||
基金会名称 | FTI2023得分 | |
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 | 100 | |
福建省乔丹体育基金会 | 100 | |
广东省书豪李群体育事业 公益基金会 | 100 | |
江苏省发展体育基金会 | 100 | |
浙江省体育基金会 | 96.75 |
写在最后
基金会中心网持续观测并记录中国基金会发展相关数据,并通过季度、年度以及不定期的专题等轻量报告的方式予以发布。您还希望了解关于中国基金会的哪些数据?欢迎给我们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