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合之家联盟在四川仪陇召开2010年会
来源:作者惠寄
作者:北京农禾之家咨询中心
2010-12-27
977
领域 乡村振兴

2010年12月16日至18日,由北京农禾之家咨询中心主办、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承办、香港施永青基金有限公司资助的农合之家2010年会在四川仪陇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8个省市的50余家农民合作组织代表和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下辖22家村级扶贫资金互助合作社领导人,以及北京农禾之家咨询中心全体理事和工作团队参加了年会。

农合之家是200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帮助下由部分地区的农民合作组织发起设立的互助性团体,致力于推动农民合作组织加强组织化、社会化程度,向着综合农协的方向成长。自成立以来,农合之家每年举办年会,此次年会的主题是综合农协组织建设与农村合作金融。

综合农协是由专业农户和兼业农户为主要成员,以互助合作为基础,跨地域、跨行政村、覆盖全体农户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该组织提供与“三农”相关的购销、加工、商业、信用合作、农业推广、文化教育与福利事业等多功能综合服务,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和农村的繁荣稳定。

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秘书长高向军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农村社区金融的建设模式。代表现场考察了丁字桥镇以县协会参股扶助镇互助社联合会内设信用部支持产业发展、走向综合农协的尝试,留下了深刻印象。

山西永济蒲韩乡村社区的负责人郑冰介绍了该机构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和自下而上建设综合农协的模式。这是一个覆盖了两个乡、35个村、一万多人口的农民合作组织。在治理上实现了理事会与总干事的权能划分,在业务上实现了信用、供销、推广、社会服务统一指挥,分散运营,获得了农民的广泛赞誉和社会的肯定,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中国综合农协的模式。

北京农禾之家咨询中心总干事石远成介绍了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与湖北建始县政府合作开展“新农村综合发展与治理”试点,在建始县三里乡组建河水坪地区新农村综合发展协会(河水坪综合农协)的经验。这是借鉴日、韩、台的发展经验,在大陆组建的第一个规范化的综合农协。

三种模式,三条路径,分别从农村金融,社区教育,治理结构三个方向走向综合农协,给与会代表很大的启发。代表们通过交流、考察、讨论,认为综合农协是适应中国农村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需求的重要组织模式,是实现农村就地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今后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因地制宜,加强多样化的综合农协路径探索和试点。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