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源项目圆桌论坛系列之三:受赠方的影响力评估
来源:作者惠寄
作者:商务社会责任国际协会(BSR)
2010-10-25
778

 

\"\"

20101015日,商务社会责任国际协会(BSR)慈源项目受赠方影响力评估主题,在北京召开本年度第三期基金会发展圆桌论坛。三十多位国内外基金会和民间组织的代表,围绕着什么是影响力评估为什么要进行影响力评估以及如何进行影响力评估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相互分享国际和本土的案例经验。

伴随着全球公益慈善领域专业性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国际领先的非营利组织开始重视针对项目和受赠方的影响力评估,并携手专业评估机构开发各类评估工具,积累出丰富的实践经验。相比之下,中国本土基金会和民间组织在影响力评估方面起步较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储备都尚显不足,亟待通过国际最实践与本国经验的交流来弥补这一空缺。此次基金会发展圆桌论坛正搭建起这样一个交流平台。

国际经验方面,思科基金会的执行理事Peter Tavernise先生以及项目经理Charu Adesnik女士首先全面介绍了思科基金会受赠方影响力评估工作。他们表示,影响力评估一般分为前期筹划中期执行和长期影响评估等三个阶段每个评估阶段都需要分别设计评估指标,而捐赠双方也在资金申请之初就项目递交成果和影响力评估指标达成共识写入捐赠协议。项目完成之后,受赠方还需要利用评估工具撰写影响力评估报告。当然,评估的必要性和深入程度都应根据项目规模和成本加以确定。

    而从中国本土视角,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张秀林副主任详细介绍了科学影响评估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分享了在陕西等地的成功案例。她认为如果一个项目需要持续开展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那么项目开始之前就应该根据科学理论进行影响力评估,确定项目预期目标以及项目是否具备长期有效性等问题以实现成本节约和效益最大化。现场出席的捐赠方代表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受赠方就像是治疗社会问题的药品供应商,而捐赠方则是药品购买者;受赠方只有用科学评估方法证明其社会问题解决方案具备有效,才能赢得购买者的青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受赠方影响力评估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商务社会责任国际协会(BSR慈源项目在20104月和7月已成功举办两期主题为受赠方的选择与受赠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基金会发展圆桌论坛。今年12月还将继续举办第四期主题为资助的持续性和资助规模的调整的圆桌论坛。欲知更多慈源项目和基金会发展圆桌论坛信息,请访问ciyuan.bsr.org 

\"\"

 

 

关于慈源

 

BSR的慈源项目 (中国公益慈善孵化器) 为期三年,通过搭建创新型的跨部门合作平台以提升中国社会投资的价值慈源将推动企业公益和商业战略相互结合,激励创新与合作。欲知更多信息,请访问ciyuan.bsr.org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