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在公益慈善领域中,女性不仅是基金会的其中一类服务群体,也是基金会工作人员中的主力军。
借此节日之际,我们将聚焦女性与基金会,看看近年来女性在基金会任职的情况,还有为女性提供服务的基金会及项目开展情况。
一 、 基金会中的女性
在我国基金会中,理事会女性成员的占比平均为28%,有报告显示,中国上市公司中女性董事的占比在2021年为13.8%,基金会行业女性理事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近十年成立的基金会的女性理事占比平均为29%,而在2002年至2011年间成立的基金会的女性理事占比平均为24%。
在员工的性别比例方面,在公布员工性别的5922家基金会中,女性员工的比例为59%。基金会规模较大时,女性员工比例会更高。基金会人数小于10人,女性员工比例平均为55%,而基金会员工在10人或更多时,女性员工比例平均为62%。
二 为女性服务的基金会
据基金会中心网的观察,2023年12月31日前成立的、目前仍在正常运作的基金会共9638家,其中有87家基金会宗旨业务范围内含有“妇女”“女性”“女童”的字样,占比不到1%。在这87家中,宗旨和业务范围完全只以妇女儿童为主的共有65家,其中不包含儿童只针对妇女开展工作的只有10家。剩余22家基金会业务范围比较宽泛,只是明确说明了女性是基金会关爱的弱势群体之一。因此,目前我国主要以女性为工作对象的基金会是65家(名单见最后)。
在这65家基金会中,有39家为群团组织发起、12家个人和社会组织发起、14家企业发起。
从资金规模来看,根据2022年年报,有三家基金会净资产过亿,它们是: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有七家基金会净资产在3千万与1亿元之间。为女性服务的基金会虽然在数量上不到全国基金会的1%, 但在2021年的公益事业支出总额为17.7亿元,占全国总量的2.3%。
65家基金会中,有31家被纳入中基透明指数FTI2023的观测,平均值为66.80分,高于全国整体水平。有11家基金会的FTI2023透明指数在95分以上,其中8家获得满分。
三 女性与基金会项目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提出了八个妇女发展领域,即妇女与健康、妇女与教育、妇女与经济、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妇女与社会保障、妇女与家庭建设、妇女与环境、妇女与法律。
自2006年至2020年,中国基金会开展了近三千个服务女性的公益项目,公益支出约117.4亿元。无论是从项目数量还是从公益支出金额来看,项目体量与6.81亿目标人群的数量都不成比例。参考《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的八个发展领域,其中妇女与健康领域项目数量和支出所占比例都是最高的,近半数支出都用于这个领域;其次是妇女与社会保障领域;第三是妇女与经济领域,在项目数量中约占17%,在支出中约占20%,支持妇女就业创业,以经济基础来改变上层建筑,也是妇女发展领域一直以来的重要主题。
在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家庭建设和法律领域都参与极少,三者在支出中合计共占5%。
65家主要以女性为工作对象的基金会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