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基金会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之际,为践行阳光慈善的要求,2024年1月12日,中国基金会行业数据发布会在北京圆满举办。发布会上,《中基透明指数FTI2023报告》面向公众正式发布。报告显示,FTI2023平均值为61.39分,比FTI2022的59.07分提升了2.32分。
以下为报告摘录部分,如需下载完整报告,请登录基金会中心网中的中基透明指数FTI栏目。
由基金会中心网发布的《中基透明指数FTI2023报告》,包含了FTI2023介绍、六个观测结果、五个专项观测、一个特别观测、五个主要发现以及针对三种主体的行动建议。
中基透明指数FTI是一套反应我国基金会自律透明、信息公开水平的综合指标。FTI2023有两个版本,为公募版和非公募版;从三个观测渠道进行观测,分别是基金会的官方网站、基金会提交登记管理部门统一制式的年度工作报告及慈善中国;指标设计四个板块,包括组织信息、财务信息、项目信息及募捐信息,不同指标的观测渠道和分值不同。
FTI2023的指标相比之前增加了新的财务指标,对且原有指标要求有所提升,因此,FTI2023的指标难于FTI2022。
扫码下载中基透明指数FTI2023公募与非公募基金会指标详解,了解更多信息
中基透明指数FTI2023观测对象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2022 年 1 月 1 日(不含)前成立;
2) 观测期间基金会官方网站能够有效打开;
3) 观测期间未被列入活动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以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信息为准);
4) 观测期间没有出现重大行业或社会恶劣影响。
01/观测结果
FTI2023整体平均分首次突破60分
FTI2023的观测对象数量为2570家基金会,接近2022年前成立的基金会总体数量的30%,其中有9%的基金会是新纳入观测的。在所有公募基金会中,观测和未被观测的数量接近1:1,而在不具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中,观测到的基金会仅占26%,不到三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FTI2023整体平均分首次突破60分,较上次提升了2.32分;公募、非公募基金会平均分也均有所提升。
从基金会规模的角度讲,在过去三年中,大型基金会透明度一直好于中小型基金会,二者的FTI平均分相差较大;中小型公募基金会一直稍高于中小型非公募基金会;同时,在大型公募基金会和大型非公募基金会经历了2021年的相差3.17分、又在2022年达到基本持平后,在FTI2023中,大型非公募基金会透明指数反超大型公募基金会,逐年增长,达到74.85分。
整体来看,基金会得分有集中趋势,得分在40-60分与90分以上分数段的基金会超过全部的二分之一;得分在90分以上的基金会数量最多,接近五分之一。从公募与非公募基金会来看,二者除40分以下分数段的基金会占比基本相当以外,其他各分数段占比都相差较大。
从各个分数段来看,每个分数区间的基金会画像皆不相同。以40分为第一个分数线,如果仅通过政府平台发布年报且完整准确便可得40分;分数越低,说明公布的信息越不完整有效、越不准确及时,满分则说明基金会满足了FTI2023的所有指标要求。
02/专项观测
聚焦专项领域寻异同
从注册地角度来看,注册地对于基金会的监管力度与措施对当地基金会透明程度影响较大,在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基金会处于领先位置,其他观测数量较多的省份中,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分值都较高。
从基金会的规模来看,规模越大,FTI2023均值越高。通过过往调查得知,亿元以上的基金会需要信息系统来支持业务管理,因此信息化程度也更高;但规模大不是做好信息公开的必要条件,规模小的基金会也可以做到信息公开、透明。
不同类型基金会的FTI2023得分差异较小,但从观测比例来讲,学校型基金会观测比例最高,社区型基金会最低,也就是说学校性基金会的官网建设率更高。本次观测到的60家由2023年中国500强企业成立的基金会平均得分为76.01,130家由双一流高校成立的基金会平均得分为75.68,248家医疗卫生领域基金会平均得分为69.23,都远超整体平均分。
03/主要发现
渠道、人员、资金、事项
基金会的官方网站对于公众便捷地集中获取基金会信息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基金会官网建设率最高,接近80%,而全国整体仅不足30%。基金会决策执行监督人员的信息对于公众来讲有着重要参考意义,但是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除姓名外的背景信息公布程度不高。在所有开展了公开募捐活动的基金会中,仅有不到70%公开了募得款物情况,也就是说,有30%的基金会未公开任一募捐活动的募得款物情况,善款的来源和去向应更明晰,同时基金会年度工作报告中也存在着项目信息不全的现象。
扫码下载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