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2023年8月21-26日,黑龙江流域环保大使(志愿者)活动——守护中华秋沙鸭行动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WWF)、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敦化市林业局和伊利金典联合举办,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敦化和珲春地区开展了以中华秋沙鸭保护为重点的候鸟保护行动。
黑龙江流域环保志愿者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在我国被列为I级重点保护鸟类,被录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级别。据统计,全球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不足2400对,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地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以及朝鲜半岛。中华秋沙鸭繁殖种群曾经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长白山及小兴安岭地区的山地河流沿岸,由于上世纪的大面积森林砍伐和不断增加的水利工程建设等因素,中华秋沙鸭的适宜栖息地日益萎缩,种群数量迅速下降。作为生物多样性旗舰物种和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物种,中华秋沙鸭对于栖息环境有着严苛的要求。
世界自然基金会物种项目专员何嘉乐说,“历史上,南至辽宁、北到大兴安岭广泛分布着中华秋沙鸭的身影。而时至今日,我们仅能在少数地区(例如长白山地区、小兴安岭地区)看到较小的繁殖种群。它们的栖息繁殖地呈现孤岛状分布,栖息地破碎化严重。加强中华秋沙鸭繁殖种群的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中华秋沙鸭
吉林省长白山地区是我国中华秋沙鸭的主要繁殖地。近年来野外调查数据显示长白山地区的中华秋沙鸭繁殖种群约为200对,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源头水系的头道白河、头道松花江、二道松花江、富尔河、松江河等河流或河段。鉴于中华秋沙鸭的现状,2018年,吉林省正式启动 “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专项保护行动”,力争到2030年,通过保护行动使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中华秋沙鸭繁殖种群数量达到或超过400对。
自2015年,WWF与合作伙伴开展了中华秋沙鸭保护工作。根据WWF与合作伙伴长期研究和实践,以安装人工巢箱为代表的人工手段是快速恢复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专项保护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WWF和合作伙伴开展的“中华秋沙鸭安居工程”项目,设计制作了总计超过200个人工巢箱,陆续被安装在适宜鸟儿生存的河流岸边的树木上,来帮助恢复该地区中华秋沙鸭的繁殖种群数量,扩展更多潜在的繁殖分布区,已取得初步成果。
今年的守护中华秋沙鸭活动,WWF带领志愿者们探访吉林省延边地区的保护地。志愿者们在巡护员的带领下深入中华秋沙鸭分布区,参与一线保护工作;跟随鸟类专家开展自然观察活动,体验鸟类调查;了解保护管理与项目成果,交流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聆听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一线故事。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是志愿者们深度了解了“中华秋沙鸭安居工程”使用的人工巢箱的制作设计、搭建过程和相关的生态原理。
由于中华秋沙鸭需要利用高大树木的天然树洞营巢,然而天然树洞形成通常需要上百年的时间。然而,在鸟儿的栖息地,符合条件的树木和树洞很少,所以为鸟儿搭建人工巢箱成为了重要的保护方式,根据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实践,我们发现使用木板或相近材料按科学尺寸制作人工巢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模拟老龄阔叶乔木上的树洞,为洞巢鸟类提供必要的繁殖条件。
安装巢箱的过程十分困难 敦化市林业局巡护员正在安装巢箱
安装巢箱的过程十分困难。巡护员们需要爬到很高的树上进行巢箱安装,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工作,稍有不慎就可能从树上摔落。而且安装巢箱的树木选择也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包括但不限于巢箱点选择连续两年以上观察到中华秋沙鸭种群稳定分布的地点;巢箱需位于离地高度达到或超过10米;巢树的胸径为50厘米以上;洞口朝向水面且视野开阔无遮挡等,因此需要巡护员们在树林里大量观察,才能选择到合适的安装地点。
志愿者姜雪菲说:“在一处被成功利用的巢箱里,我们发现了3枚未能成功孵化的鸟蛋,可能由于温度变化造成的。在户外恶劣条件下工作,巡护员们需要克服高处作业的恐惧。虽然这款新设计的轻量化人工巢箱能让安装过程容易一些,但保护者们的高空操作还是很危险,中华秋沙鸭安居工程背后是他们的辛苦付出。”
尽管“安居工程”有利于恢复中华秋沙鸭繁殖种群数量,但适宜栖息地萎缩及生境退化才是限制中华秋沙鸭种群增长的根本原因,加上中华秋沙鸭的繁殖地栖息地破碎化严重,且生物多样性恢复的目标通常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保护中华秋沙鸭仍然任重道远。
一个好消息是目前确认的繁殖核心区(长白山地区、小兴安岭地区)已设立了多个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面积逐步扩大的繁殖区也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除了繁殖地,中华秋沙鸭的越冬地也建立了一系列保护区,同时跨国的保护协作也在推进。2014年开始持续四年的全国中华秋沙鸭越冬同步调查更是覆盖了24个省区,加强了人们对这一物种生存情况的认识,也为有效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未能孵化的中华秋沙鸭鸟蛋
保护如中华秋沙鸭等野生动物和其栖息家园的责任不仅在于政府主管部门、保护管理者、巡护员、保护专家、科研院所等保护单位,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黑龙江流域环保大使(志愿者)“守护中华秋沙鸭行动”让更多人看到和了解到中华秋沙鸭的生存现状,鼓励人们为保护奉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