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8日下午,易宝20周年庆暨数字化战略发布会在北京首钢园1号高炉SO REAL超体空间盛大举行。
易宝支付成立于2003年,是首批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2006年创立B端行业支付模式,并推出定制化交易服务解决方案,目前已服务累计超过百万家商户,覆盖航空、旅游、零售、能源、汽车、互联网3.0、跨境、金融、政务等众多行业的头部客户,业务规模位居行业前列。
尤其是近20年来,支付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这次发布会上,易宝支付全方位展示了其数字化转型之路,并重磅发布了全新的品牌战略。同时,易宝支付还推出了一款名为“公益慈善卡”的公益创新产品,为公益事业注入新的动力。
Beyond Innovative 全新数字品牌发布:超越创新
发布会上,易宝支付创始人、CEO 唐彬分享了他对于创业、浪漫的独到理解,同时,唐彬正式宣布,易宝的公司愿景从“世界一流的交易服务平台”升级更新为“时代一流的交易服务商”。
随着易宝的公司愿景更新升级,易宝的品牌也进行了全新展示,新的战略品牌回归互联网初心,对内重构业务留存,赋能员工,更加高效协同、智能进化,对外重新定义支付和交易服务,立志成为时代一流的交易服务商。
支付为募捐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推动
创立于2004年的易宝公益平台,始终认为“支付和公益是一对孪生兄弟”,2018年,易宝公益成为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随着网络募捐被公益机构日渐重视,特别是公益机构借助互联网产品发掘持续性捐赠人群,作为一家第三方支付企业在慈善募捐方面的作用也逐渐被公益行业关注和认同,支付企业可以提供简单、快捷的捐赠流程和友好的用户界面(包括,管理者后台),让捐赠者能够轻松、愉快地进行捐款,提高用户体验。
2022年5月,易宝公益平台在原有月捐产品上完成了升级迭代,提供从月捐公益项目上线、募捐到捐赠人服务及进展反馈的全流程支持,公益机构可自主选择项目是否开通月捐、自定义月捐金额,可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只开通次捐、月捐或同时开通,还可以根据公益伙伴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支持。
目前,易宝公益已陆续和300家慈善组织建立合作,发起近2000个公益项目,为包括壹基金、中华儿慈会在内的40家公益慈善机构提供了月捐服务。
2021年8月,易宝公益募捐额首次破亿
17个月后,募捐额从1亿元增长到2亿元
7个月后的今天,募捐额突破3亿元…
公益慈善卡 - 让捐赠多一点想象力和生命力
在易宝支付成立20周年之际,易宝公益正式首发“公益慈善卡”。这是一张连接并传递爱心的卡片,参加当天发布会的来宾作为首批体验者,可以使用这张金额520元的公益慈善卡,在易宝公益平台选择支持乡村儿童教育、孤寡老人关怀、困境人群救助等多种类型的公益项目进行捐赠。
这次发布的“公益慈善卡”不仅是一种新的捐赠支付方式,更能为公益机构劝募提供更多路径和想象空间。
场景1:捐赠用户的拉新工具
在互联网平台上,捐步、捐积分、捐能量等公益消费场景早已司空见惯。然而,如何让用户在实现“公益感染力”后能够持续捐赠,却是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这不仅关乎公募项目的成效,更是将活动流量转化为实际募捐效果的关键环节。如果没有一个便捷、稳定、灵活的产品功能,则无法激发用户的长期捐赠热情,导致大量人力、时间及资源的浪费,无疑增加了公益机构的运营成本。
为化解这一难题,易宝公益开发了公益慈善卡,希望以此开创慈善组织劝募的新形式,尤其是吸引更多人参与月捐,让公众先行体验捐赠的滋味。此举犹如助力公众迈出捐赠的“第一步”,以便更好地了解公益机构与公益项目,从而形成持续捐赠的良性循环。
场景2:企业公益的互动通道
虽然企业公益活动的模式在市面上已经非常成熟,而且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产生破圈效应的案例也屡见不鲜,但是大部分企业公益营销活动的捐赠环节仍然需要回到传统方式,即企业和公益机构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实现捐赠承诺。
实际上,企业背后的品牌资源、用户资源和渠道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企业公益营销的目的已经从最初的品牌推广逐渐转向更加追求“品效合一”的消费和服务方向发展。
因此,围绕公益慈善卡可以策划和设计更具生活化、兴趣化、社群化的互动活动,并且与企业营销活动进行结合,在企业爱心捐赠的同时,能够有更多的创新玩法,放大爱心效应,提高公益活动的可持续性和影响力。
在2017年到2021年间,中国互联网慈善捐赠额从25.9亿元增长到了100亿元左右,平均增速远快于中国社会捐赠额的速度。到2025年,随着中国数字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们有理由相信,互联网慈善公益事业还有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同时,我们也相信,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互联网公益产品的运用将有效提升公益组织的市场应对能力和公信力。这些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将为公益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公益事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深程度迈进。
例如,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精准地识别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提高公益项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透明地记录和管理公益项目的捐赠和使用情况,增强公益组织的公信力。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互联网公益产品的研发和应用,为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