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部队机关转业后,他改行从事社会工作,凭着一股韧劲,把社工事业做得有声有色;如今他怀一颗公益之心,以尽一份微薄之力的心态去反哺部队,服务好社会、服务好居民。他就是北京市石景山区恩泽社会工作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张金春。
01 一位老兵的社工缘起
当兵的人有股韧劲,一股拼到底的劲头,这从老兵张金春的履历中不难看出——
1990年12月入伍的张金春,先后在北京卫戍区、原北京军区测绘大队、原北京军区司令部工作,2017年自主择业,创办了北京市石景山区恩泽社会工作事务所、北京市石景山区惠民科普创新发展中心等,多次在公益创投大赛中获奖,机构被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机构、5A级社会组织等。他本人先后获得“首都优秀社工”“北京市城乡社区共建先进个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等称号。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与社会工作结缘,张金春说纯属偶然,却冥冥中似有注定。
“我是偶然一次为街道社工队伍讲了堂公文写作课,发现非常受欢迎,就萌发了投身社会工作的想法。”张金春说,没想到成立社会组织后,遇到的难题来了,不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开局不利难道就要放弃吗?不行!我在部队养成的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拼劲儿又上来了。”
一切从头开始,张金春报名参加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市委党校举办的社会组织高研班、党建示范班等课程,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还购买了许多社工专业书籍、到十余家优秀社会组织参观学习、参加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历次培训,潜心研究基层社会工作特点规律。
“不学习不知道差距,况且发挥社会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专业优势,需要及时总结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的专业服务和创新实践。”张金春如是说,“通过实务积攒经验,从理论、从书本落到社区中,落到日常服务中,真正地践行‘专业助人’。社会工作是一个有力量的专业,从其他社工身上感受到其带给我陪伴,从项目服务开展的过程中感受到对我的支持,推动着我一步步朝着心目中合格的社工勇敢迈进。”
经过锻炼,张金春快速成长,在整体项目的逻辑框架与运营推进等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了解了整个项目的运作,包括人员协调、经费规划、资源挖掘与整合,以及最为重要的项目整体的推进与服务开展。
02 以人为本 服务社会
以人为本、精准定位,是张金春做社区工作的最大特色。在设计活动方案时,他非常注重区分各个年龄段、不同需求的老街坊们的特点,分门别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引人入胜是恩泽事务所设计方案的特色。
2018年9月,张金春在深入社区走访时,发现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这辈子连张像样的照片都没有,于是他在参加石景山区委社会工委组织的公益创投大赛中,精心设计“为社区失能老人拍摄纪念照”的环节,请老街坊摄影团的成员深入社区,为高龄失能老人免费拍摄,并选出满意的照片装裱好,送到老人手中,既感动了老年人,又弘扬了文明新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如何让一个社会组织形成有特色的品牌?张金春给的关键词是“高标准”。
近年来,张金春始终坚持以高标准专业化的要求去认真完成每一个项目,探索富有地区特色的党建文化、民俗文化、邻里文化、冬奥文化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石景山区多家单位找到张金春,请他帮忙策划一个有影响力的活动方案。面对这样一个宏大的题材,如何脱颖而出吸引大众的关注?那些天,张金春整天冥思苦想,翻看资料。后来,一个喜欢集邮的战友谈到邮票的年份感,一下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决定从方寸邮票入手,以小见大、形象直观地讲述党史故事。于是,“邮票上的党史”系列展览开办了。展览以各个时期党和国家重大历史节点时期发行的邮票为载体,展现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光辉历程,挖掘邮票中的“红色基因”“革命精神”“中国梦想”,在金顶街、五里坨、苹果园、广宁等街道和军营巡展60多场次,还邀请集邮家李伯琴进行现场讲解,将邮票展览、党史宣讲、志愿服务融为一体,掀起了干部群众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的热潮。
“单凭一腔热情与情怀,是无法支撑社工人一步步往前走的。”张金春直言,社会工作专业性较强,社工机构要想创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只有以人为本、服务社会。
03 公益之路 向阳而生
“部队是我的‘根’,军魂是我的‘血脉’。”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张金春心里有着割舍不断的军营情结。
为了促进军政军民和谐,大力弘扬双拥光荣传统,张金春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全心参与社区共建,有力促进双拥在基层、军民情更浓。“公益之路,向阳而生。公益是一场爱的双向奔赴。”张金春说,希望自己的团队不仅是一支关键时刻彰显英雄本色的社会应急力量,更是助力扶弱救困的志愿服务群体。据了解,恩泽社会工作事务所现有员工20名,其中退役军人6名、军嫂4人、军属3人,还有退役军人志愿者100余名。
书香润兵心,文化砺兵志。认识到这一点,张金春组织开展“党课进军营、科普进军营、冬奥知识进军营、文化体育进军营、志愿服务进军营”共建活动;长期为部队多个刊物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多次受邀进军营参与党史军史辅导和相关成果的评审;每年参与各街道、社区双拥晚会,为官兵带去欢乐,与官兵同台演出……由于熟悉部队生活,张金春所提供的精神文化大餐深受官兵喜爱。
为响应石景山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张金春成立“新长征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红纽扣军嫂志愿服务队”“小喇叭文明宣传志愿服务队”“智汇星科普志愿服务队”等双拥力量,吸引注册志愿者近千人,每周组织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礼让斑马线、义务理发、帮扶困难老人等活动。
2020年疫情暴发,针对所在隆恩颐园军营小区没有物业管理的现状,张金春迅速组建以军嫂为主体的“红纽扣军嫂志愿服务队”和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的“新长征首都老兵志愿服务队”,动员1000余人次志愿者,参与隆恩颐园和红卫路军营社区、西山机械厂军工社区等20多个社区的一线疫情防控。如今这两支队伍又积极投身垃圾分类、礼让斑马线、为老服务等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中。今年4月,“红纽扣军嫂志愿服务队”被首都文明办评为“首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走上公益服务的道路不是偶然,而是张金春发自内心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张金春又有了一个新身份——五里坨街道西山机械厂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倡议开设“学习二十大,党报天天读”“习语天天练”活动;联系共建单位红旗小学、炮厂小学分别组建“小红星文化志愿服务队”“红领巾文化志愿服务队”,参与环境保护、文化宣传活动等;发动爱心企业向街道、社区捐赠物资……如今,张金春愈发忙碌充实。
“变化的是时光,积攒的是经验,沉淀的是热爱。热爱是一种深层次的感受,不同于浅尝辄止的喜欢,而是看到了社工发展中的柔软、辛酸与不易,仍期待可以做些什么,再多做些什么。”张金春分享了内心想法。谈到下一步,他说要干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增强社群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社区应对危机的韧性;努力与社区工作者和居民成为“一家人”;坚守初心,用心用情服务退役军人,让公益之路更长久、广阔,“用行动去诠释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用实干来凸显新时代首都老兵的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