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丨徐立鹏:联结青年人,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来源: 社志会
作者:徐立鹏
2023-05-06
970




导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破解当前社区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创造各种民主参与平台,不断丰富发展民意表达渠道和议事协商平台。


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推动社区良好治理的实现。文章基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街道上地科技园社区“聚爱”党建品牌建设开展行动研究,总结在上地科技园社区以“线下演讲+线上直播”形式开展“青年TALK”,让青年与身边社区产生价值连结,并通过合伙人机制,产生了园区青年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初步成效,构建起青年参与基层公共生活的新场景,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增添了新的社区治理经验。
关键词:社区治理;全过程人民民主;“青年TALK”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在基层治理中,深入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治理的具体实际中去,通过更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地位,充分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突出价值。城市社区为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其制度优势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推动了社区良好治理的实现。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街道上地科技园社区等区域建立的“青年TALK”合伙人机制,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增添了新的社区治理经验,本文就“青年TALK”合伙人机制进行分析,对破解青年参与基层治理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青年“TALK”合伙人机制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提出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表达的含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在基层治理中,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不仅创造各种民主参与平台,更注重增进发展群众的切身利益。在群众参与和表达层面,不断丰富发展民意表达渠道和议事协商平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商量,通过共商共议来创造共识、增进团结,最终让群众得实惠,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真实价值。

(二)社区治理的现状与挑战


海淀区上地街道上地科技园社区成立于2012年底,辖区面积约3.251平方公里,总户数3004户,辖区常住人口2336人,是上地地区最大的社区。辖区内包括中关村软件园等87栋办公楼宇,各类企业近万家,既有联想、百度等大型企业,也有众多小微企业,是一个高科技人才聚居、国际化标准、智慧性服务的融创新型社区。
作为园区型社区,其与传统的居住型或者混合型社区,最大的区别是社区范围内的企业人员远多于社区常住人口。以上地科技园社区为例,辖区内仅有“亿城西山公馆”唯一一个居住小区,其余全为办公楼宇。在传统主要以居住户籍人口的管理服务为目标对象的状态下,与占区域人口绝对主体的企业人员产生了“双盲障碍”现象,即:在社区占高、人数众多的办公楼宇中,企业员工参与不到社区的治理之中,感知不到社区的工作与声音。同时,社区也缺乏直接动员企业广大员工参与社区治理的常态化路径,难以有效联系服务企业员工。

(三)青年“TALK”的概念产生与基本模式特征


海淀区上地街道上地科技园社区,从2021年开始,为联系企业青年,破除社区与企业之间的治理屏障,探索开展“聚爱暖客厅后厂直播间”--“青年TALK”合伙人这一机制,即主要以中关村软件园尚东数字谷极具青年认同感,集科技、融媒、网络等技术手段为一体的“后厂直播间”作为直播阵地,用每期不超过十位,每位不超过十分钟的轻演讲形式,把来自广大青年关于青春、时尚、文化、道德、乡愁等最感兴趣的主题,以青年讲述自己及身边人故事的形式,向园区青年进行同步直播,吸引园区青年的关注与参与。



在参与“青年TALK”直播的基础上,成为“青年TALK”合伙人。在“青年TALK”合伙人的组织带动下,在园区、小区、学校等场所,开展了学习、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各类青年积极参与,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活动。近两年来“青年TALK”联系和凝聚起越来越多的青年,激发了园区青年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大家在工作所在社区的归属感,带动越来越多的青年参与到“垃圾分类”“电信反诈”等社区的各种治理中来。



二、“青年TALK”合伙人机制的社区治理创新实践


(一) “青年TALK”合伙人机制下社区自治力量的唤醒与激活


海淀区上地街道上地科技园社区分布的近万家科技企业,员工十余万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高新技术企业多、“双高”(学历高、收入高)人群多。破解青年参与基层社区治理难题,“青年TALK”合伙人机制,根据区域内特点,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等优势资源,聚焦科技企业“创新合伙人”“青年榜样”“身边好人”等有代表性的群体,以青年人讲青年事为主基调,运用直播形式,适当选择中午等工作日闲暇时间,开展了“就地过牛年春节讲家乡故事”;“共话高科技服务咱爸咱妈”,“全民反诈剧本杀创作”等有特色有温度有吸引力的主题内容,从最开始依托属地组织间的固有联系进行宣传推广,到参与“青年TALK”后,青年之间的自发传播以及青年与企业组织间的双向交流传播,让“青年TALK”从一个陌生名词,变成了园区青年渐渐熟悉的,值得停留几分钟的直播间。让不少园区青年完成了从看直播,到做主播,再变为“青年TALK”合伙人的系列转变。

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参与社会交往的形式和有吸引力的主题内容,吸引青年把目光转向了身边人身边事和身边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原来企业青年与社区“不相干”“不掺和”的局面被打破,在“青年TALK”中青年们找到了与属地社区的价值连结,并通过合伙人机制,企业青年作为工作地社区一员的身份认同感得以激发,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基层治理的工作中来。社区中企业青年力量得以唤醒和激活。

(二)“青年TALK”合伙人机制下社区自治力量的价值认同


园区青年常态化参与基层社区治理,需要解决青年对参与治理价值的认同。其中包括青年的自我价值认同和青年与社区之间相互价值的认同两个方面。

“青年TALK”合伙人机制通过主题分享及传播,将园区青年之间以及青年和社区进行了凝聚,牢牢抓住的是“青年TALK”的主题内容:有科技企业代表分享带领团队首次实现在世界再生医学前沿技术领域材料“中国造”零的突破,让上百万人用得起、用得好新型再生医学材料的事迹。“看守所青年民警”分享母亲意外离世,让他意识到孝敬亲人的重要,开始走进敬老院为老人义务理发修脚、按摩洗澡,带领“彩虹春天服务队”深入小区街道,开展志愿服务的故事。理工脑文化男负责人分享生物企业致力“书海推舟”公益项目的用心,100万册书籍的传递,以书结友,营造书香企业和地域文化氛围的初衷;居民党员、自主创业的年轻妈妈分享与合伙人共同设计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手工艺结合的文化传承项目,并为家乡带去公益资助服务的经历。辖区企业北京纳通科技集团人力负责人讲述了企业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全力采购口罩设备支持生产的故事。并且与以往的内容相比,这些故事就发生在青年身边,就发生在青年所在的社区身边,更甚至就发生在自己身上,发生在自己同事朋友身上,可感可学。

在一次次的分享交流中,青年们有了新的自我发现和认识,有了对自己与社区连结的认识,也有了对“青年TALK”合伙人的认识,再通过后续参与的实践活动,对自我价值及在社区的身份价值产生了认同。

(三)“青年TALK”合伙人机制在基层治理中的实践输出


“青年TALK”合伙人机制,解决了凝聚园区青年的问题和青年价值认同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自发组织开展了系列实践,产生了园区青年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初步成效。


在建党百年之际,上过主播台“青年TALK”合伙人--辖区科技企业“虚实空间”负责人站了出来,带来公司青年团队,在其公司擅长的VR虚拟空间技术上,专门制作了一套线上VR场景,在虚拟的中共一大会址、开国大典现场等虚拟空间,来自辖区企业百度、作业帮、滴滴出行、神州数码、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等单位的“青年TALK”合伙人,变成讲述人,“实地”讲解革命历史,说感受、谈体会、亮初心,成功录制了中共一大、古田会议、遵义会议等VR沉浸式“微党课”10堂。从脚本、讲述到剪辑、直播均由辖区不同单位的“青年TALK”合伙人共同配合完成,视频的累计播放量超过230万次,吸引了辖区青年及普通群众的广泛关注,解决了辖区党员及青年的学习教育难题,做法得到了《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


“青年TALK”合伙人专门组织过一场“科技为老”主题活动,“如今的老人积极乐观,与时俱进,对科技的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青年们共同分析讨论老人们融入现代科技的状况后,现场教老人们使用高科技产品。在体验了用VR眼镜观看的3D视频后,社区的金娱琴阿姨感慨地说,身在上地科技园社区,老年人应该多跟园区青年们交流,“跟着年轻人学科技,很好!”此外还有与街道责任规划师一起探讨社区空间设计,参与周边活动空间设计规划等不少社区活动。

“青年TALK”合伙人们,组织起来,进小区、进企业,积极动员社区居民、园区员工、志愿者等参与其中,园区与社区之间、企业与社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增进了了解,让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的园区员工和居民一起参与到社区的建设和治理之中,成了基层社区管理和建设的“主人”。


三、“青年TALK”合伙人模式的思考


(一)“青年TALK”合伙人模式下青年参与基层民主的意义和前景


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胆尝试各类协商议事创新手段,助力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青年TALK”以青年为主角,讲述青年故事为主要形式,无论是工作生活的趣事,助人为乐的好事,还是同伴之间的急事、社区发展的难事,园区青年们都可以在这里进行自己的表达,和同样的一群人一起分享,一起商议。人人都是“青年TALK”合伙人,从发挥青年个性,尊重青年个体出发,重新构建起青年除了工作以外,参与基层公共生活的新场景。吸引园区青年从说事、到议事、再主事,让青年对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了新的认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式和内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号。青年“TALK”合伙人模式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基层样本。让人民群众真实地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平等地享有民主权利,既“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 ,又彰显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青年参与政治实践的意愿不断增强,参与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宽,真正做到了“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

(二)“青年TALK”合伙人模式遇到的问题及挑战


“青年TALK”合伙人模式在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上有局限。“青年TALK”合伙人起源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由社区青年主导及自治。青年“TALK”通过话题设置和引导,以共同兴趣为导向,吸引青年关注参与其中,不带有任何强制性。能接触的青年群体只是园区青年中积极活跃的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没能触达,代表所反映的是园区青年群体部分群像,而不是全貌。


“青年TALK”合伙人模式在活动类型选择和开展上有局限。当前青年群体普遍存在的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能支配时间有限等问题。使得参与“青年TALK”合伙人的时间和频率受到限制,“青年TALK”合伙人开展活动的形式受到较为明显的限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存在较大局限,耗时长,投入多的各类活动均没法开展。


“青年TALK”合伙人模式活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青年TALK”从说到议,并需要将议事结果进行转化,变成实际行动,尚无一套相对成熟的协商议事机制,有待依托实践进一步建立和优完善,形成协商议事指导手册,开展协商议事活动,提升青年“TALK”进行民主协商的成效。“青年TALK”合伙人模式不同于一般社会组织的组织形式,也与基层群团组织开展活动的模式有差异,与现有制度的衔接需要进一步的清晰。

(三)“青年TALK”合伙人模式下参与基层治理的探索及优化中政府的作用和定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擘画了“党—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协同互动的新型治理体制蓝图。当前社区治理面临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资源不足和参与不足两大主要问题。特别是青年人的参与。


政府可以发挥支持与引导作用,引进新型社区社会组织或者设立社区基金等方式,为系统开展“青年TALK”合伙人活动等类似基层民主自治活动,给予相应资金、本土资源和有关专业能力等方面的支持,在加强引领的同时,提供更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其次,探索打通基层活动与基层事务工作的边界。把青年关心的就业创业、公共卫生文化服务等内容,与青年“TALK”合伙人等活动有机结合,让活动热点与工作热点、民生热点产生更多的契合点,达到1+1>2的效果,增加类似机制和活动对青年人参与基层治理的吸引,让他们的参与能产生更大的价值效果和获得感。


更长远来看,尝试将群团组织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基本民主制度与基层群众自治进行连结。通过“青年TALK”合伙人等形式进,动员多元主体参与到不同层级的决策、管理、监督等各个治理环节中,通过责任行为驱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价值理念的落实,在不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同时,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注入了新的活力, 彰显了其开放性与实践性,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增添了新的社区治理经验。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