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荡且充满不确定性的2022年已接近尾声。回首过去一年,世界在悲喜交融中见证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升级、全球经济衰退、通胀高悬、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频发,同时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挑战依然让全世界人民惴惴不安。
联合国警告称,新冠疫情仍然是全球关注事项之一;部分地区再次暴发霍乱、埃博拉和猴痘疫情,让卫生工作者和援助人员不得不行动起来,以控制这些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大流行病。而2030年消灭艾滋病的全球目标虽然仍有阻碍,但战胜疟疾未来可期。
奥密克戎变异株
©世卫组织图片|印度尼西亚古邦的居民接受由COVAX设施捐赠的COVID-19疫苗
奥密克戎的暴发
全球民众早已厌倦了新冠疫情造成的一系列混乱情况,但在2022年初,传播性极强的新型冠状病毒最新变种——奥密克戎变异株席卷欧洲,迫使人们不得不加以应对。当时,欧洲每周的新增确诊病例达历史新高,但死亡人数相比此前的疫情高峰相对较低。
虽然许多国家开始放松封锁和其他行动限制,但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新型冠状病毒仍然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截至2022年8月,各国报告的新冠死亡病例突破100万例。
今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自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首次于线下召开。会上,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新冠疫情尚未结束,各国仍不能放松警惕。
需进一步弥合差距
自疫情暴发伊始,世卫组织持续强调疫苗和治疗资源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并敦促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提供更多的支持。COVAX机制(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全球获取机制)应运而生,这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的多边倡议,它的目标是加速COVID-19疫苗的开发和生产,并保证世界上每个国家都能公平合理地获得疫苗。
2022年1月,第10亿剂来自COVAX机制的疫苗在卢旺达得到接种,标志着该机制实现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COVAX机制无疑挽救了许多生命。但谭德塞同时发出警告称,截至今年3月,全球仍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尚未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非洲尚未接种疫苗的人口比例高达83%。 直至今年11月,疫苗分配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世卫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由于较为富裕的国家的需求居高不下,低收入国家始终难以获得重要的新冠疫苗。
谭德塞表示无法接受这一现状。“如果全球的富裕国家正在享受高疫苗接种率带来的益处,为什么贫穷国家就不能呢?难道说人的生命还有贵贱之分吗?”
艾滋病毒
©儿基会|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名婴儿正在接受HIV检查
消除艾滋病的目标偏离正轨
2021年,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高达150万,相关死亡病例达65万例。联合国各会员国曾在2021年的大会上签署了一项政治宣言,承诺在这个十年内消灭艾滋病。但按照今年的进度来看,如果要实现这一目标,显然需要加快采取行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世界艾滋病日表示,到2030年前消灭艾滋病的目标正在偏离正轨,许多艾滋病毒感染者仍然持续面临歧视、污名化和排斥。
不仅如此,今年7月的一份报告显示,2020-2021年的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数量的下降速度减缓至3.6%,这一下降速度是2016年以来的新低。随着新冠疫情日益蔓延,以及其他全球危机造成资源挤兑,艾滋病相关的应对方案受到冲击。
令人欣慰的是,艾滋病药物治疗今年取得了鼓舞人心的进展:3月,首个针对艾滋病毒的暴露前预防长效针剂在南非和巴西开始推广,以作为日常药物的替代。
世卫组织建议艾滋病毒感染高风险人群使用这个被称为卡博特韦的针剂,每年只需注射6次即可得到有效保护。今年7月,联合国与开发该药物的公司达成了一项协议,允许在较不发达国家生产低成本的仿制药,此举可能会挽救许多人的生命。
埃博拉疫情
©儿基会|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北基伍省贝尼的埃博拉治疗中心,一块塑料布将母亲和儿子隔离开来
刚果(金)和乌干达暴发埃博拉疫情
今年4月,刚果民主共和国暴发了4年内的第6次埃博拉疫情。为抗击疫情,所有卫生工作者开始共同行动。世卫组织非洲区域主任莫蒂(Matshidiso Moeti)表示幸运的是联合国拥有有效的疫苗,而且该国的卫生工作者在抗击埃博拉疫情方面也富有经验,因此可以迅速地改善疫情状况。
今年8月,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邻国乌干达也暴发了埃博拉疫情。此前,乌干达穆本德中部地区出现了6例可疑的死亡病例。
在埃博拉疫情暴发后的数个月内,世卫组织加大了反应力度,向乌干达提供了医疗用品和后勤支助,并部署工作人员,以帮助该国当局遏制病毒的传播。截至今年11月中旬,乌干达共计有141例确诊病例和55例死亡病例。世卫组织表示正在与乌干达当局密切合作,以加快开发新疫苗。
霍乱威胁
©儿基会|海地太子港的一家医院里,一名儿童正在接受霍乱治疗
霍乱在30个国家卷土重来
在海地的安全局势持续恶化之际,霍乱疫情在10月份卷土重来。由于卫生系统遭到破坏,且该国缺乏法治,这使得患者寻求治疗难上加难。更糟糕的是,当地犯罪团伙封锁了海地的主要燃料码头,导致了严重的燃料短缺,许多医院和卫生中心被迫关闭,水资源供应也受到了影响,严重阻碍了抗击霍乱进程。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期表示,在海地的霍乱病例中,年幼患者约占40%。儿基会呼吁筹集2750万美元,以拯救患者的生命。
©泛美卫生组织|一名海地妇女在接种霍乱疫苗
还有许多国家同样受到了霍乱疫情的影响。9月,叙利亚城市阿勒颇了暴发了霍乱,这是由于人们饮用了幼发拉底河的不安全的水,并用受污染的水灌溉作物,导致粮食污染。今年11月,黎巴嫩30年以来首次暴发了霍乱疫情,该疫情在全国蔓延开来。世卫组织指出,黎巴嫩面临长期的危机,全国各地难以获取清洁水和良好的卫生条件,当前情况十分脆弱。
今年12月,世卫组织发布的数据表明,全球约有30个国家出现了霍乱病例,而在过去5年中,只有不到20个国家出现了霍乱病例。
世卫组织霍乱和流行性腹泻病问题小组负责人巴尔博扎说:“当前的情况空前严峻,霍乱疫情在更多的国家暴发,而且规模更大,也更加致命。” 巴尔博扎同时提醒道,虽然冲突和大规模流离失所仍然是导致霍乱蔓延的主要因素,但气候危机也是霍乱疫情暴发的重要导火线。
猴痘
©疾病控制中心|猴痘病变常出现在手掌上
猴痘成为新突发卫生公共事件
虽然人类感染猴痘最早出现于1970年,但许多人到2022年才知道这一疾病的存在。猴痘主要发生在中部和西部非洲的热带雨林地区,但今年世界其他地区也出现了病例。
今年5月,世卫组织努力向人们解释,猴痘疫情不会像新冠疫情一样严重,但是后来,随着全球猴痘病例不断增加,世卫组织于7月宣布猴痘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谭德塞强调,猴痘病例主要集中在男男性行为者中,尤其是那些有多个性伴侣的男性,因此“面向正确的人群采取正确的策略”就能遏制病毒传播。
今年8月,世卫组织突发事件应对事务的助理总干事索斯 (Ibrahima Soce) 指责到,一旦富裕的“北方国家”开始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世界就做出了反应”。只有当发达国家感染人数增加时,国际社会才开始关注猴痘疫情。他强调,必须制止这种歧视,各国需要加强合作,以制止迅速蔓延的猴痘疫情,“无论受影响人口的国籍、肤色或宗教信仰如何”。
今年11月下旬,为避免种族歧视和污名化,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猴痘 (monkeypox) 的英文名改为“mpox”。 截至今年12月,共计有110个国家报告了8万多例猴痘病例,其中有55例死亡病例。
疟疾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肯尼亚一家卫生机构的疟疾疫苗
疟疾防治取得重大突破
今年8月,联合国儿童基金委员会宣布与全球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公司达成价值1.7亿美元的合同,该公司将生产全球第一种疟疾疫苗,使得人类有望消灭疟疾。
疟疾仍然是导致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20年,仅在非洲就有近50万名儿童死于疟疾,平均每分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亡。
儿基会供应司司长卡迪利 (Etleva Kadilli) 表示:“疟疾疫苗接种是更广泛的疟疾预防和控制工作的一部分,这使我们拯救儿童生命和减轻疟疾负担的集体努力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儿基会还指出,该机构正在计划通过技术转让等方式提高疟疾疫苗的产量,“以便每个面临疟疾感染风险的儿童有朝一日能够接种疫苗,预防这一致命性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