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 基金会信息公开、自律透明的步伐仍在继续
来源:CFC恩玖中心
作者:CFC恩玖中心
2022-12-27
211



导读: 



2022年12月23日,中基透明指数FTI2022发布会召开,中国基金会信息公开透明度指数观测报告“新鲜出炉”。报告显示,非公募基金会的FTI平均分有所上升,公募基金会的平均分略下降;满分基金会数量增加了近四成;信息可触及率有所上升,但总体数字化水平仍较低。


信息公开透明是基金会与公众、捐赠者进行沟通的基础,也是公益行业良性发展的根本。基金会应加强内部建设,将透明公益纳入组织内部治理的议题,作为未来韧性发展的重要标准。



2022年12月23日,“多维度解锁透明公益”——中基透明指数FTI2022发布会举行。今年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的第三年,疫情对经济和日常生活的冲击也影响着基金会行业的生存发展。在如此脆弱和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之下,信息公开透明更应该得到基金会的重视,因为这是基金会与公众、捐赠者进行沟通的基础,也是公益行业良性发展的根本。


根据FTI2022的指数观测结果显示,既有可喜的变化,也有着更大的提升空间。其中,非公募基金会的FTI平均分有所上升,公募基金会的平均分略下降;满分基金会数量增加了近四成;信息可触及率有所上升,但总体数字化水平仍较低。



01  满分基金会数量增加近4成


公募基金会均分略有下降


非公募基金会均分有所上升



从平均分维度来看,公募基金会平均分62.07分,比上一年下降了1.68分;非公募基金会平均分58.18分,比上一年上升了1.23分;整体平均分为59.07分,比上一年上升了0.52分。




从整体得分维度来看,今年整体透明度的中位数为55.4分,超过14%的基金会FTI2022得分在90以上,其中95分以上有294家,比去年增长26%,说明有更多的基金会对于信息公开更加重视,且将信息公开渗透在日常工作中。


从满分维度看,今年的满分基金会有222家,比去年的159家增加近40%,其中公募满分基金会增长了近30%,非公募满分基金会增长了近46%,均有大幅提升。如此大幅度的满分基金会的增加,说明在外部政策及内部要求的多方面影响下,有更多基金会更加重视信息公开方面的工作,这不仅仅是对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整个公益行业的公信力建设更加有利。



从注册地维度来看,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基金会在信息公开方面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一直比较规范。今年民政部更加大了在信息公开方面的监管要求。


而其他基金会数量大的省市,如北京市今年保持了一贯良好的优势,不仅整体排名上升,而且平均分也有提高,离不开民政管理机关的监管力度与推动支持,同时也体现了北京市市属基金会对信息公开有较高的认知。



在今年的报告中,还有着可喜的发现,纵观残疾人、青少年、妇女、红十字系统的参评基金会。他们的信息公开都做得较为规范。此外,有6家基金会今年是首次参评,即获得了满分,分别是鄂尔多斯市聚祥公益基金会、北京贝壳公益基金会、广州悦尔公益基金会、深圳市龙湖公益基金会、广州尚贤慈善基金会、浙江九阳公益基金会。



02


FTI2022报告的五大总结发现


更多维度观察行业信息、披露发展变化



第一,基金会整体信息公开程度略有下降,透明度满分基金会的头部效益更加明显。满分基金会的数量占比,比去年增加了15%,在90分以上的基金会中占比为61%。大型基金会在观测基金会中占比为12%,但在满分基金会中占比为32%,体现出头部基金会对于信息公开透明的重视程度更高。




第二,基金会信息的可触及率有所上升,但总体数字化水平仍然较低。按照中基透明指数FTI的规则,需要基金会有官网或网页,且能够有效打开。今年在观测期内,官网有效的基金会达2561家,不到基金会总数量的1/3,虽比上年增长了6%,但总体数字化水平仍然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喜的是,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基金会的官网/网页的建设率最高,近90%;其次是北京市的基金会的官网/网页建设率56%、上海市为45%,而在民政部及北京市登记注册的基金会信息公开程度在全国也是多年持续排在前两位的,说明在公开透明的意识及政府推动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第三,信息公开仍以被动为主,但主动公开程度明显提升。基金会的信息公开受民政管理部门与其信息公开平台影响较大,多个省市通过民政平台披露了年度工作报告和审计报告。


基金会的财务信息和项目信息可及性仍然很高,财务信息得分率依然在92%,与去年持平;项目信息得分率从2021年的71.40%上升到今年的74.5%。而来自于基金会官网的基本信息今年得分率为43.16%,高于2021年的39.73%,说明基金会主动公开的情况有所提升。




第四,新增项目评估报告/阶段报告指标,有助于推动基金会加强在公益有效性上的意识。“项目评估报告/阶段报告”是2022年观测新增的倡导性指标,今年FTI对于该指标的要求相对宽泛,可包括第三方的评估报告、自评的阶段性报告等,且对于时间维度上未做要求。目的在于倡导基金会不仅停留在做了哪些工作,更要说明受益对象有什么变化,对于社会议题有哪些改善,向捐赠人和社会公众说明公益慈善活动的成果与影响。今年公募基金会有22%的基金会公开了该项指标,非公募基金会为14.5%。




第五,对公益项目的公示明显增加,但在慈善中国上的披露内容还有待提升。今年公益项目信息完整(指FTI满分、官网上有单独栏目页面说明项目进展,并且本年度公益项目支出之和与公益事业支出相等)的比例明显增加,有更多基金会在官网设置了项目专栏并公开项目进展,公开的主动性提升。从项目支出占比系数这个指标来看,纳入今年FTI2022观测的基金会,整体上有79%公开了其公益事业支出情况,比上一年的56%有明显增加。




从在慈善中国上公开的情况看,在581家公募基金会中,有63%家基金会在募捐备案中公示其2021年开展的活动,不过仍有近31%的基金会没有在慈善中国上公开 “募捐进展”,40%的基金会没有公开“募得款物使用情况”。需要再次说明的是,公开募捐活动的信息应当在统一信息平台即“慈善中国”上按照要求进行及时的信息公开,而非仅在互联网募捐平台上公开。


目前,中基透明指数FTI2022的合规性指标分数大约占八成,倡导性指标分数占比占两成,中基透明指数FTI满分依然体现了基金会在法律法规要求下的信息公开程度,我们后续会进一步依照合规要求观测基金会的信息公开情况。


同时也请基金会同仁不要仅满足于目前的满分,基于信息公开的更高标准要求自己,立足于长期和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争当行业先行示范楷模。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