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社区如何反脆弱?韧性社区的5个维度表现
来源:品説
作者:品之种种
2022-12-06
191



“韧性”的概念源于物理学领域,是指物质材料受外力作用时,变形过程中不易发生折断和破裂的特性,也称为“弹性”、“抗逆性”、“恢复力”等。


韧性的材料比较柔软,它的拉伸断裂伸长率、抗冲击强度较大。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韧性物质,比如丝绸,麻绳,轮胎等,其一般的表现特性是柔软与多维。


它们比较柔软,可适应不同作用力而变形,其内部又有千丝万缕的纤维联系着,使得它们又不容易被折断或破裂,因此,产生较大的抗逆力。


社区韧性,个人认为是指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单位应对社会变迁,解决社会问题的功能体现。有学者认为,社区韧性是一系列应对社会问题能力的集合,包括稳定能力、恢复能力、适应能力。


社会学定义“社区”,一般是指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社区一般包含的要素有:人口、文化、地域、产业、生态等。


那么,韧性社区的“韧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展开探讨一下:




1. 人口的维度



社区里的居民生活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经营以及社会福利的保障。


现在社区大多居民是随机集结在一个社区,大家都是陌生关系。相对传统村落或熟人社区而言,缺乏紧密的关系基础。


可从“个人-家庭-社群”等层面增强居民的人际关系互动:


(1)个人连接。居民重建熟人网络,是否可以从籍贯(认老乡)、兴趣(同好)、关心的议题(同需)等方面切入,找到互相认识与交流的切入点。


(2)家庭连接。现在的社区里,你认识住在对面或者旁边的邻居吗?基于什么原因你们之间有互动?如果社区里的家庭间彼此有联系及互动,也可以韧性地解决一些问题。


有一次,我所在小区的居民关于孩子上学的问题自发交流:读什么学校好?需要准备什么资料?有什么注意事项?


录取结果出来之后,大家又开始讨论:买什么牌子的校服好?哪里有得卖?孩子需要什么文具?学校有没有午餐或午休的安排?是否有值得信赖的午托机构?孩子上学,放学怎么接送?……


大家可能会一起团购文具,一起上午托机构,甚至约定一起拼车接送孩子。以此契机,两个或多个家庭之间产生更多的互动与协作。


(3)社群连接。居民基于同好,建立社群或者成立自组织,这是现代社区里除了家庭之外的另一种归属组织形态,寄托了居民社交与尊重的需要。


比如,社区里的大妈们原本互不认识,有一天看到有人在社区广场跳舞,她们就逐渐走到一起,成立了一个广场舞队。


社区里的孩子们为了阅读到更多的绘本,同时营造更好的阅读氛围,孩子和家长们在小区里组建了一个绘本阅读小组。


年轻人平时喜欢宅家里打游戏,而有一天发现小区里的篮球场有很多同龄人在打篮球,他也许会加入,从而多了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2. 文化的维度



社区共同历史文化的营造及延续,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及学习氛围的营造。


现代社区的居民几乎没有宗族关系,他们一般是由于置业而随机地集结到一起,除了政府宏观上提倡的社区文化外,本社区独有的文化尚需要时间沉淀,暂时缺乏统一的文化基础。


一般情况下,现代社区文明公约逐步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治安有序、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卫生环境等。


此外,由于现代社区居民文化的基础不同,所从事工作、生活习惯不一,需要多元化的包容,大家求同存异。这也是社区文化韧性的表现。




3. 地域的维度



日本社区营造专家宫崎清提到,社区营造也需考虑社区地理环境的营造与特色发扬,在地性的延续。比如,社区是否有因地制宜的地理建造设施并得到较好延续?交通道路建设是不是最优化的?水利工程是否科学?是否可以避免自然灾害?卫生设施与治安设施是否齐备?


现代社区一般会有物业公司、超市、医疗机构、居民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的配套,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现代社区的居住房子一般是封闭式设计,天然地排斥外人进入,容纳性弱,私密性强。人均居住面积较小,人际距离密集容易引起摩擦与矛盾。因此,现代社区的居家环境不太适宜大规模或频次高的社交活动。


为满足居民集体性社交活动需求,在社区建造适宜的公共活动空间十分必要,一定程度上,这些空间可以增强居民应对人际距离密集而引起摩擦的地域空间韧性。





4. 产业的维度



社区产业一般是指居民经济活动的集体经营。


传统村落的村民一般从事单一的种植业或养殖业,而现代社区居民可能来自各行各业,各种工种,他们在工作上没有过多联系,隔行如隔山,彼此了解甚少。大家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


现代社区居民的生产资料十分多元,土地反而不是他们单一的生产资料。很多社区并没有集体的或者同一的产业,社区更多的是发挥生活的功能,彼此缺少工作上共同利益的基础与捆绑。


不过,现代社区也出现了一种新的产业形态:“信托制”物业服务。由小区全体业主作为委托人,将物业费、公共收益等作为共有基金委托给业委会管理,实施开放式预算并接受业主监督,小区物业管理支出全部从基金账户中支取,由物业公司提供公开透明、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


这样的试点,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参与社区公共收益与支出的维度入口,在应对社区物业、产权等问题上增强韧性。





5.生态的维度



社区可持续发展建基于良好的生态。综合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系统,通过维持原有的社区生态系统平衡,实现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减少废物排放,社区生活和谐、社会功能良好,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的社区。


(1)社区的自然生态。我们需要考量良好的社区绿化、自然景观、降噪设施、采光设置、适合人居的建筑和装饰材料、空气流通等维度要素,符合健康、环保、节能等原则,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


(2)社区的社会生态。可从政府部门、企业、医疗机构、学校及其他社会组织等维度介入,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要。


一个富有韧性的社区需要来自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相关的惠民利民政策及支持;企业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及服务;医疗机构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设施及服务;学校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其他社会组织可为弱势群体提供适切的服务。


》一图读懂本文要点(点击放大,可看高清图)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