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背景介绍
高峰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位于三亚市北部山区,辖区设有公立中学两所、公立小学四所,公立幼儿园四所。经过项目前期调研知悉,当地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学生流失严重,儿童公共服务稀缺、活动场地不足。为进一步发挥高峰大社区服务职能,社工服务项目计划充分利用大社区平台资源,联动辖区各村、社区自组织以及社会力量,以“五社联动”的服务模式为辖区儿童打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儿童友好空间以及综合性学习交友平台,为北部山区注入优质教育、服务资源,助力山区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分析预估
(一)理论基础
1、心理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认为人类的本质是先天的,决定个人行为的力量并非是环境而主要是人的内在驱力。大部分行为的背后都潜藏着生物性的驱力,如性与攻击,等等,它们会依据个人人格成熟程度的不同而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个体早期的经历对个体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开展儿童社会工作应该考虑或重视儿童当前的状况与过去的成长经历密切地联系起来,结合需求符合实际的开展服务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2、行为与学习理论
行为与学习理论关注的是个体成长与发展的行为指标,以及个体认知与人格发展。学习是儿童自其周围环境收集信息,以形成对环境回应的过程。由于环境对儿童的某些行为提供楷模,并且通过奖励或惩罚对儿童某些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所以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极大。儿童一进入世界就开始学习,然而,学习的概念也可以适用于习得全新的回应方式,以及改善或改变已经学习到的行为。模拟和模仿是儿童行为模式的一部分。这告诉我们在服务的过程中,树立正确价值观、榜样尤为重要,通过奖惩结合、灌输积极思想的方式给与服务对象正确价值引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个人素养。
(二)服务目标
总目标:打造儿童综合服务阵地,为辖区儿童提供多样成长性服务。
分目标:以大社区妇女儿童之家为依托,开展家庭亲子教育;以大社区党建书屋为依托,开展读书学习、科普教育;以四点半课堂为依托,打造儿童寒暑期成长营。
(三)服务周期及服务对象
服务周期:2021年4月-2022年3月
服务对象:高峰大社区服务辖区6-12岁儿童
三、服务计划
1、“情相伴,爱相随”亲子教育
以高峰大社区妇女儿童之家为依托,在服务辖区妇女群体的同时,加强亲子教育,以亲子阅读沙龙、亲子运动会、亲子感恩教育等活动促进亲子关系,推动、维持、增进家庭成员的健康和谐状态,保证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2、“悦读课堂”读书服务
以高峰大社区党建书屋为平台,通过开展阅读活动、朗诵比赛、培养阅读推广人、书香家庭的形式,打造儿童阅读平台,营造服务辖区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促进儿童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3、“智趣课堂”科普服务
通过高峰大社区党建书屋阅读平台,以趣味学习为基础向儿童开展各类科普活动、科普课堂,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服务对象对于科学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打造高峰大社区科普平台,将服务下沉到各村,延伸“移动科普课堂”的服务概念,扩大服务深度与广度。
4、“向阳生长”儿童寒暑期成长营
高峰大社区服务辖区大部分儿童家庭主要以务工、务农为主,因为工作时间原因,寒暑假的儿童遇到了照看“真空期”,让不少家长忧心。“向阳生长”儿童寒暑期成长营计划以高峰大社区“四点半课堂”、大社区党建书屋为平台,为辖区儿童提供寒暑期托管服务,以“公益”+“托管”的服务形式,开展课业辅导、兴趣课堂、红色教育、感恩教育等服务,为儿童提供一个友好、安全的学习、交友空间,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解决家长的实际困难。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情相伴,爱相随”亲子教育
服务内容: 以高峰大社区妇女儿童之家为依托,在服务辖区妇女群体的同时,加强亲子教育,以亲子阅读沙龙、亲子运动会、亲子感恩教育等活动促进亲子关系,推动、维持、增进家庭成员的健康和谐状态,保证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服务成效:通过服务开展,与社区亲子家庭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营造了和谐有爱的亲子互动氛围。开展各类亲子活动6场,为辖区80余个家庭共175位家长和儿童带去了精彩纷呈的亲子服务。
服务剪影:
亲子阅读沙龙
亲子运动会/亲子活动
亲子喜乐会
“悦读课堂”读书服务
服务内容:以高峰大社区党建书屋为平台,通过开展阅读活动、朗诵比赛、培养阅读推广人、书香家庭的形式,打造儿童阅读平台,营造服务辖区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促进儿童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服务成效:通过服务的开展,以高峰大社区党建书屋为阵地打造高峰大社区阅读平台,以儿童阅读活动为基础,开展辖区儿童朗诵比赛,推选出了高峰大社区阅读推广人3人,书香家庭5家,持续为服务辖区儿童提供优质的读书阅读服务,培育辖区良好阅读学习氛围,促进儿童养成爱读书、爱学习的优良习惯。
服务剪影:
书友会
朗诵比赛
“智趣课堂”科普服务
服务内容:通过高峰大社区党建书屋阅读平台,以趣味学习为基础向儿童开展各类科普活动、科普课堂,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服务对象对于科学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打造高峰大社区科普平台,将服务下沉到各村,延伸“移动科普课堂”的服务概念,扩大服务深度与广度。
服务成效:通过对服务辖区儿童开展各类科普活动7场,以知识科普、手工制作、参观学习的形式为207名儿童带去了包含传统国粹、物理科学、自然知识、环保知识等服务,并联动专业机构进行急救、防溺水等安全教育。通过以上服务积累,还打造了高峰大社区科普阵地,供服务辖区儿童参观学习,并利用科普平台的科普教具,以“移动科普小课堂”的服务形式将科普活动开到村里,开到孩子们家门口。
服务剪影:
急救知识进校园
科普阵地
“向阳生长”儿童寒暑期成长营
服务内容: “向阳生长”儿童寒暑期成长营计划以高峰大社区“四点半课堂”、大社区党建书屋为平台,为辖区儿童提供寒暑期托管服务,以“公益”+“托管”的服务形式,开展课业辅导、兴趣课堂、红色教育、感恩教育等服务,为儿童提供一个友好、安全的学习、交友空间,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解决家长的实际困难。
服务成效:通过开展暑托班以及寒假课业辅导班,共计服务儿童613人次,开展包含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红色教育、兴趣课堂等各类服务14节次,志愿者参与54人次。
服务得到了辖区儿童及其家长的高度认可,实际解决了服务辖区家庭假期孩子照看难题,切实为儿童提供了健康、安全的成长、交友空间。
服务剪影:
暑托班
寒假课业辅导班
五、总结评估
高峰大社区社工服务项目经过一年的服务积累,针对儿童开展了亲子活动、科普服务、读书沙龙、感恩教育以及暑托班、寒假课业辅导班以及冬令营系列服务,打造了涵盖四点半课堂、妇女儿童之家、科普阵地、阅读推广阵地多方位一体化的“乡村儿童成长阵地”,为来自高峰大社区服务辖区的1794位儿童及其家长提供了优质的学习、成长服务。
六、专业反思
1、服务可操作性
社工服务项目在将近一年的儿童服务探索中,始终围绕“服务开展”+“资源投入”+“阵地建设”三位一体的主要工作核心思路。以上三种工作方式并没有明确的先后次序。即可先有服务,再有阵地,最后连接资源,如儿童科普阵地的建设;也可以先有阵地,充实资源,再开展服务,如依托大社区党建书屋的儿童阅读阵地、背靠大社区妇女儿童之家的亲子服务平台等。此外,服务阵地即可依托现有场地开展活动,也可脱离阵地将服务进行延伸,如“移动科普课堂”。
综合来说,工作方式主要以实际服务辖区情况为主导,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但前提是需要对辖区服务资源、条件、优势以及儿童实际服务需求有一定的了解。
2、服务可复制性
“青青苗圃”乡村儿童成长阵地属于综合性的服务阵地,旨在促进服务辖区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经过社工项目近一年的服务探索与总结,以“服务开展”+“资源投入”+“阵地建设”为主的工作思路,最为适用于具有一定阵地建设基础的辖区。阵地涉及的各类服务,几乎没有过高的门槛,在注重服务的质量、整体性以及延续性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在进行服务的移植和复制。
3、社会效益
高峰大社区地处北部山区,优质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孩子缺少活动的场地和空间。社工服务项目通过整合大社区、社工、社会组织、志愿者(自组织)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五社联动”,结合儿童社会工作方法,为边远乡村的孩子注入优质服务,打造专属于乡村儿童的成长阵地,充分发挥辖区儿童及其家庭的服务参与积极性,在服务中成长、进步,促进家庭和谐、亲子关系良好发展,一定程度减轻家庭教育、假期照看难题,对辖区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切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