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的公益项目资助合作过程中,时不时就会发现——项目方案是影响捐赠人是否进行捐赠的重要因素。因此设计一个好的项目方案尤为关键,一个完善的项目方案:
◉ 能清晰地回应社会问题,有利于凝聚项目团队的向心力;
◉ 为执行团队指明目标,让工作有的放矢;
◉ 为监测项目实施进程提供依据,从目标到指标再到每一个工作任务,进行科学的过程管理和风险把控。
一般而言,每一个项目方案都需要用严谨的逻辑框架对其内容进行规划和清晰阐述。
项目方案逻辑框架图
如何才能呈现一份专业、有吸引力的项目方案呢?根据我们以往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本文将以“城市自然探索家”项目为例,从项目背景、项目服务对象、项目目标及项目实施计划等四个方面进行概述。
01 项目背景
项目背景要回答的是“为什么”做这个项目,是项目方案里最为重要的基石。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具体的呈现社会现状,用相关调研数据、分析结果等作为佐证,让看方案的人对项目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及为什么需要解决这个问题一目了然。
城市自然探索家项目照片
在“城市自然探索家”的项目背景里写到:“城市中的人群生活在……对于自然的认知愈加缺乏,与自然的连结也愈加减少”,直观地呈现了社会现状;第二段中“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深圳也倡导更加绿色环保、生态友好的城市建设理念……”,表述了政策背景利好于项目的实施。两者之结合,有理有据。
02 项目服务对象
项目服务对象,即我们“为了谁”而做这个项目,看似是整个项目方案中最容易填写的,却是最容易出现分歧的。在解决一个问题的链条中,可能会有多个相关方对象,哪一个节点的对象才是我们的项目服务对象呢?这里是要明确项目的直接服务对象,避免出现服务对象的混淆。
城市自然探索家项目照片
对于“城市自然探索家”项目而言,从背景来看,可以清晰的界定项目的直接受益对象是市民,而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间接影响着自然教育与自然保护同行伙伴。项目方案对受益对象的明确区分,为随后的项目目标及实施计划的制定指明了方向。
03 项目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所要达成的项目服务对象发生的正向变化即为项目目标,也可以理解为项目成果。我们在填写项目目标时,很容易把活动当成目标填写进来。
目标:促进更多市民认识城市生物的多样性,更和谐的人与自然相处模式
指标:举办1场城市自然挑战赛(18支参赛队伍、参赛人数200人)、联动10家在地合作保护伙伴、举办5场线上分享活动、媒体推广及报道不少于10篇等
前者是希望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市民对城市生物、人与自然的认知,需要一点一点的来积累变化。与此同时,项目目标还需要设置衡量标准,用来判断目标的实现程度。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指出,“设定目标的最好办法:先确定每个领域中要衡量的是什么,以及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因此,通过后者设定的量化指标为项目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衡量依据,这个指标是客观可验证的。
04 项目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指的是为完成项目目标开展的具体活动、服务及其它工作任务。清晰、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有利于捐赠人快速了解这些项目实施内容与目标之间的关联性。项目实施计划的可行性、资源配置、合理周期、风险预测等分析和设定,是对项目团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考验。
城市自然探索家项目照片
小结
实现专业、有效的公益项目资助,将逐渐成为推动捐赠人深度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趋势。项目方案就好比是提交给投资人的商业计划书,能不能获得青睐,第一印象举足轻重。因此,希望获得更多公益资助的项目伙伴,就从一个好的项目方案开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