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
9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院长受邀出席长三角慈善一体化发展金寨革命老区联合帮扶项目启动仪式并在启动仪式上对项目进行了点评。王振耀院长指出,长三角慈善一体化经历了上海倡议、西湖宣言、中山行动,直至金寨落实几个阶段。
金寨革命老区联合帮扶项目是长三角慈善一体化的结晶,开创了多个维度的创新,这是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引领意义的项目,现在的一小步必将会成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一大步。中国人天下为公的文化基因是孕育出这一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之路结晶的重要因素之一,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建立起创新性的社会服务体系,成为凝聚长三角地区的出发点,承担起更重的历史使命,依托长三角地区慈善会系统这一大平台演绎出更多更有意义的“慈善火炬”。
以下为王振耀院长现场点评整理,文章经过编辑,但尽量保持了王振耀院长现场演讲的语气和情境感。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我今天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在此发言。
其实金寨项目是长三角慈善一体化的结晶,这个项目实现了多个维度的创新,这个项目开启了长三角慈善一体化的历史性征程。
我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建立起创新性的社会服务体系,变成一个长三角三省一市凝聚在一起的出发点与凝聚点。
为什么这么说?
大家都知道长三角慈善一体化从启动以来经历了上海倡议、西湖宣言、中山行动,现在终于到金寨落实。
我们今天在这里举行仪式,是一个人数并不算多的活动,但从历史长河看,这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一大步。
其实我前天在湖州的会议上说“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与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区别点在哪呢?”用生动一点的语言概括,我们的根是“天下为公”,而西方并不避讳,是“天下为私”,就这个“根”不一样。因此,我们才会有中华慈善联合会、协会、总会、基金会这样一个系列。其实简单地介绍这个系列就是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之路的集中体现,谦虚地说是其中“之一”,但是毫无疑问是其中重要地“之一”。
众所周知,长三角慈善一体化,三省一市慈善会系统的联合,是创造中的创造。从历史角度再回头看,欧美其他国家并没有这样一种联合。着眼于国内一体化趋势,这也是先驱性的,当然这是在党中央及总书记的点题下的。
这里特别感谢李强同志,也特别感谢最早提议的冯国勤主席,于上海率先发起,随后得到了各省的热烈响应。今天落实签字意义重大,大家都希望能够把落实点抓好,承载起更重的历史使命。
长三角慈善一体化往前发展,怎么发展这个项目是起点。原先的目标并不只是金寨项目,规划是向安徽倾斜,将大家及两省一市的爱心凝聚到安徽来集中体现,再扩展到其他省。当时我们所预期的是这样的一个项目、一种行动能带动接着来的多样化、区域化、条块化,达成多方面合作,在大平台上鼓励地方演出更具有意义,更具有合作性的“火炬”。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六安市的李会长和钟会长两人用上海话熟络地回忆起她们十八、九岁的岁月,她们一个曾在安徽下乡,另一个落户于此,最后都变成安徽人了。我想这很具有代表性。
刘主席鼓励安徽、上海、江苏和浙江有当地亲戚的同志加强相互联系。其中主要是非正式的友谊联系,当然也包括正式混合型的亲戚联系。我相信这样的联系会让李强等政治局同志很欣慰,我也相信总书记听到这样的进步和发展也会很高兴。
我相信这样一个平台将会深度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并且切实有所成效,建立起了多种多样的社会联系纽带,从而拓展出这样各种各样的社会资本,进而引领促进经济价值的发展。
在此,我再一次特别致敬我们的奠基人,致敬蒋宏坤主席,致敬陈加元会长,致敬钟燕群理事长,致敬刘莉会长,致敬冯国勤主席等等等等。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奠基人的功劳,邀请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到长三角慈善一体化建设中来,同时我也希望长三角慈善力量能够依托本次金寨项目的落地再次创新,创建出多种多样的项目,形成更大的慈善平台。我们永远吃水不要忘记挖井人。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