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科技力量,提供无障碍解决方案,进而帮助他们表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卧床教学23年,叶老师现在有了一块新黑板。
叶海涛是江苏省盱眙县的一位乡村辅导老师,199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淮阴师范学院,却在大二时患上强直性脊柱炎,无法久站只能平躺,永远失去了上讲台的机会。
不甘于命运的他发现,村中的老人无法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1999年,叶海涛决定在床上举起一块小黑板,之后23年,他辅导了500多名的留守儿童,但常年手举黑板,也让他的手臂和肩膀都积劳成疾。
“我还是想做一名老师,不能站在三尺讲台上,那我就躺在床上辅导。”这是叶老师的肺腑之言,也是众多残障人士追逐自我实现的缩影。据统计,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行动也一直在进行中。然而,大多数设施普遍以关注衣食起居为主,残障人士在精神领域的需求鲜少被关注。
一次偶然的机会,京东方看到叶老师的故事,进而关注到乡村残障教师这一群体——他们拥有教书育人的资本,却因被生活重创无法圆梦,而在教育资源匮乏的乡村,他们还是决定担起传播知识的责任,保持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他们需要一款无障碍科技产品去减轻负担,因此京东方决定为叶老师定制一款智慧黑板,助他圆梦。
基于叶老师的现状,京东方旗下专注数字文化和智慧教育的京东方艺云制定了一套详细的设计方案。“叶老师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一是黑板只有一块,他为了授课只能侧着写字,几乎无法直面黑板,视力逐年下降;二是长期举着黑板,他的手臂和肩膀都积劳成疾;三是叶老师房间兼具了休息和辅导的功能,所以黑板得方便收纳,不占用生活空间。”设计团队认为,新黑板的设计需要基于实用性、便捷性、科技性三大出发点去思考,以现有技术去迎合叶老师的使用习惯,才能达到使用无障碍。
8月,叶老师的新黑板做好了。这是一套由两块智能黑板组成的授课系统——小型智能黑板是为叶老师量身设计的定制款小课屏,让他用手指或一支电容笔就能畅快书写和擦除;而学生使用的65英寸类纸护眼教育一体机可以实现板书同步,方便学生们清晰地看到板书内容。两块黑板不仅都采用京东方艺云类纸护眼屏,还可实现双屏互动功能,学生们在大黑板上答题,也能实时回传至小黑板。同时,京东方还为叶老师定制了可移动的黑板支架,解放双手。整套黑板系统,最大限度遵循叶老师的使用习惯。
京东方艺云校园事业部总经理李慧军提到:“因为叶老师一直想走进教室授课,拥有正式老师的体验,所以我们将他的授课区域布置成教室的样子,贴上了激励语,置办了课桌。即使没有成为真正的老师,我们也想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他,在孩子心中,他永远是值得尊敬的老师。”
如今,叶海涛已经用上了新黑板,授课时不用再手举黑板,一下子轻松很多,孩子们上课答题的积极性也踊跃多了,他表示,有了京东方还有社会各界的支持,他更加坚定了自己选择的路。“我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多辅导一些孩子,让他们替我去外面的世界多走一走,多看一看。”
除了用创新技术去提供帮助之外,京东方还给叶海涛捐赠一笔关爱基金,为他和辅导的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物质帮助。
京东方一直致力于教育领域的公益事业,其中,教育公益品牌项目“照亮成长路”通过为乡村学校提供交互类电子设备、教师赋能培训等行动,提高了乡村数字化教学水平。作为一项教育领域创新公益项目,叶老师的新黑板不仅是一套黑板教学系统,也是一次残障教师的圆梦计划。通过科技力量,提供无障碍解决方案,进而帮助他们表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除了教育领域,京东方还结合自身业务拓展其他公益方向,如健康、文化……持续走着一条多元并行的道路。未来也将持续在公益领域上注入自己的科技与创新力量,用心做好公益,用心改变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