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儿童在确诊孤独症后的康复治疗费用一直让很多家庭头大,也是家长们较为关心的问题。那么针对这一问题,从早期的筛查诊断到康复帮扶和就业支持层面,我国现在有哪些相关政策呢?孤独症儿童能够享有哪些福利和补贴呢?
有数据显示,我国孤独症人士超过1000万,其中0-14岁的患儿可能超过200万,且这个数据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明天(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聚焦孤独症服务:构建社会保障机制,促进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让我们一起关注“星星的孩子”,能够帮助他们打开一扇希望之窗。
来源:恩启特教平台,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一、康复帮扶
针对孤独症儿童早期筛查诊断的康复帮扶政策在近年来已颇见成效,仅福建省即出台《福建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办法》政策,明确指出将孤独症儿童归类于残疾儿童资助级别,享有同等政策帮扶。
01资助对象
残疾儿童救助年龄为0-6岁,即在申请康复救助年度的1月1日,年龄未满7周岁。贫困残疾儿童救助年龄为0-14岁,即在申请康复救助年度的1月1日,年龄未满15周岁。有条件的市、县(区)可扩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范围。
02资助标准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不超过15000元,每月不超过1500元。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不超过18000元,每月不超过1800元。
03资助方式
康复救助补助按照“先申请、后康复、再报销”的原则,补助时间从申请当月起计算。
二、教育帮扶
《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公布后,对于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又多一份保障,以下内容更是明确规定:
01教育平等
第二条: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禁止任何基于残疾的教育歧视。
02实施融合教育
第三条:残疾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残疾人教育应当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
03学校不得拒收
第七条: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残疾人教育;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残疾人申请入学,不得拒绝招收。
04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与年限
第十四条: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应当与当地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相同;必要时,其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以适当提高。
05学习要求可以有适度弹性
第二十三条: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的义务教育,可以适用普通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但是对其学习要求可以有适度弹性。
06分类教学、个别教学
第二十四条: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坚持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劳动技能教育与身心补偿相结合,并根据学生残疾状况和补偿程度,实施分类教学;必要时,应当听取残疾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意见,制定符合残疾学生身心特性和需要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个别教学。
07学费减免
第五十一条:招收残疾学生的学校对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免学费和其他费用,并按照国家资助政策优先给予补助。
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优先为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逐步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融合教育在政策上又前进了一小步。
在《指导意见》中,教育部对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方案进行了多方面的指导和规定。比如健全就近就便安置制度、落实随班就读资源支持体系等,这些指导意见,都终将会使孤独症孩子受益更广。
三、就业帮扶
促就业、保就业指的是全体人群,当然也包括自闭症群体。自闭症群体就业问题不仅和自身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对于家庭影响也是很大。最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多项针对孤独症群体就业的利好政策,全力保障就业难题。
01国家指导方针
《残疾人就业条例》第二条:国家对残疾人就业实行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结合的方针,促进残疾人就业。
02用人单位有责任安排残疾人就业
《残疾人就业条例》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提供适当的工种、岗位。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
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定。用人单位跨地区招用残疾人的,应当计入所安排的残疾人职工人数之内。
03政府保障就业
《残疾人就业条例》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保障残疾人就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社区服务事业,应当优先考虑残疾人就业。
04就业培训与扶持
《残疾人就业条例》第二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为就业困难的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服务,鼓励和扶持职业培训机构为残疾人提供职业培训,并组织残疾人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05行业扶持、手工制作
2017-2020年,通过实施开发就业创业岗位、开展手工制作技能培训、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等措施,以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女性为重点,为8万人次贫困残疾妇女提供手工制作免费技能培训,帮助5万名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贫困残疾妇女从事手工制作业,实现脱贫致富。
商铺、摊位等贸易行业
政府和街道兴办贸易市场,设立商铺、摊位,以及新增建设彩票投注站、新增建设邮政报刊零售亭等便民服务网点时,应预留不低于10%给残疾人,并适当减免摊位费、租赁费,有条件的地方应免费提供店面。
非遗继承人
重点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致富带头人和非遗继承人。残疾人自主创业并带动其他残疾人稳定就业的、获得有关部门认定的残疾人非遗继承人自主创业的,给予贴息贷款扶持。获得有关部门认定的残疾人非遗继承人,优先推荐“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互联网
残疾人利用网络就业创业的,给予设施设备和网络资费补助。网络商户残疾人同等享受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政策或享受残疾人灵活就业扶持政策。其中,在网络平台实名注册、稳定经营且信誉良好的网络商户残疾人创业者,可按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电子商务
到2020年实现的目标:扶持10000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接受电商知识培训;扶持3000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创办网店经营;辐射带动15000名残疾人从事电商产业链创业增收。
目前在我国,孤独症儿童的补助通常是通过残联发放(国家精准康复项目),需要向残联申请,办理残疾证(自闭症属于精神残疾),疾病证明,当地户口。
但随着近年对孤独症孩子支持的增加,很多省市不需要孩子办理残疾证也可以得到补助。每个地方的财政情况不同,给孩子补助的资金高低、方式也不一样,一个月大概在1300元-2000元不等,作为康复费用减免。家长可以致电当地残联询问具体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