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什么是社会组织执行力?
执行力指的是组织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对组织的各种资源经过有效整合而形成的成功实现组织战略的综合能力。包括组织组织执行力和个人执行力。对于社会组织来讲呢,就是战略的落实能力,践行愿景和使命的能力。个人执行力是指每一单个的人把上级的命令和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从而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能力。
组织的整体执行力虽然不是个人执行力的简单相加,但是它又是和个人的执行力分不开的,是与个人执行力的有机统一。
2、执行力缺失的表现有哪些?
1)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执行文化;
2)制度、流程的缺失或者不够完善;
3)缺乏监督和考核;
4)没有奖惩机制或者奖惩机制不合理;
5)领导者缺乏表率;
6)团队经验不足;
7)没有找到或者培养出有执行力的员工;
8)员工的动力不足;
3、影响组织执行力的关键因素?
1)战略产生的过程
制定战略时应让那些与此战略有关的人员参与,这样会使战略在未执行前就获得了很多感情支持:这是“我们”制定出的战略,而不是“你们”下达的战略。说到这里,小能不得不自豪地讲,为组织制定参与式战略规划,是倍能中心一直以来的最强项呢!
2)工作计划系统
工作计划系统的目的是将战略细化为可执行的任务,将任务分配到正确的员工并确保每个员工理解个人任务与组织战略的联系。如果仅有方面性的口号,将很容易产生大量浪费以及执行偏差。
3)信息沟通系统
信息的准确传达是确保最后执行到位的关键性因素!外部信息沟通包括跟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比如资助者、政府、媒体、受益人等,内部沟通是指组织内部上下级沟通和部门之间的沟通。
4)组织结构设置
不合理的组织结构设置也会成为战略执行的障碍,比如当组织结构导致某些重要工作任务“责任者缺位”时,或组织结构与业务经营流程不配套,或部门之间的壁垒重重时,都会造成执行的结构性障碍。
5)奖惩系统
奖励系统是确保执行能力的一个要素。如果战略的要求与奖励系统所鼓励的行为背道而驰,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4、如何提高社会组织执行力?
越来越多的组织意识到制定一个战略远比执行一个战略容易。如何才能确保组织有强大的执行能力呢?显然,仅靠一个雷厉风行的领导是不够的,建立系统化的保障才是长久之计。
1)组织机构及岗位责、权、利清晰
这是组织管理有序、有效率的基础。一个组织不论其规模大小,身处何种行业,其组织运营所需的所有工作内容,均须通过设立部门、岗位来执行这些工作,同时给岗位配置适宜的员工来实现相应的工作目标。
不论组织处于何种发展阶段,相关的组织机构、部门及岗位职责、权力与义务等必须清晰。这是组织领导和员工工作不累心、员工工作有方向、有动力、不相互推卸责任、工作有效率的最基本保证。
2)工作流程与制度公示、培训到位
在给相关工作职责的管理承担者授予公开的责、权、利后,管理者要做的关键事件,就是为员工建立工作规则。优秀的管理者一定是预先制定、告知并培训员工工作流程、方法与标准,避免员工犯错误,而不是员工因经验不足做错事时,批评、修理、指责员工。
同时,在制度公示后,更重要的是:须对相关工作的执行人及需要知悉的岗位员工进行内部持续的培训。
3)塑造组织执行力文化
执行力文化是把“执行力”作为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文化。但是执行力文化其实是一个组织和组织的每一个个人通过无数个小的执行事件累积而成的。组织运行的不同阶段,执行力会有很大的差别,一般而言,执行力文化需要一个至少成立5-10年的社会组织慢慢积淀。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组织文化塑造和影响组织所有员工的行为,进而提升组织的执行力。因此,社会组织领导者最大的任务之一就是营造组织执行力文化。
组织的执行力文化需要上下共同打造:
(1)领导者表率对执行力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身教胜于言教;
(2)中层必须有执行的意愿以及带领团队的能力;
(3)团队必须有学习机制;
(4)个人必须是职业化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