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受访者:章乐天
访问者:北京市西城区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二、访谈背景
北京市西城区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常青藤)于2012年4月在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注册成立,2015年和2020年连续被评为4A级社会组织。自成立以来,常青藤对接多方资源,开拓了“在城长生活馆”、“小木屋成长营”、“大承小匠”、“带路青年”4大品牌和多个项目,其中,“在城长生活馆”已经形成可复制模式。截至目前,“在城长生活馆”已经在全国共开办40个儿童生活馆服务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覆盖全国4个重点省市的60余个社区。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让数千万流动儿童拥有“同一个城市、同一个梦想”既是城市的义务也是在为城市储备“未来”。针对北京、西安、合肥、青岛等地流动儿童比例高、家庭收入偏低的现状,以及流动儿童自我认同困难、城市适应力薄弱、社会支持匮乏等问题,常青藤在社区中开设公益空间——在城长生活馆,以“让每个儿童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的愿景调动儿童成长中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互动,全面助力流动儿童成长。
三、访谈目的
通过服务城市流动儿童、深耕社区的女性事例,一方面引发读者思考:我们需要为儿童打造什么样的社区?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另一方面,体现社区中的女性力量,她们不仅实干、坚毅,还温暖、有担当。希望通过她们的事例,向社会发出倡议,大家一起关注、爱护社区中生活的儿童,每人贡献一点力量就能汇聚成儿童成长的快乐童年;关注社区中的女性创业,打破人们对女性的刻板印象,重新定义“她力量”,激励更多的女性去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论年龄,不惧挑战。
常青藤:请问是什么机遇让您坚定地选择并且从事了公益行业
章乐天: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参与过与帮扶弱势群体的工作,我也是从小开始就接触到了公益,对公益感兴趣。在国外生活的十几年里,我在业余时间也会从事义工、志愿者。组建了家庭,有了儿子以后,也是因为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我对儿童发展方面十分有兴趣,想为儿童公益做出一份贡献,于是决定回国成立了一家针对儿童群体的公益机构。
常青藤:在公益的道路上有没有遇到什么让自己觉得印象很深刻的事情?
章乐天:其实就是让我看到了更多的,我所在城市的流动儿童群体,自从我关注并专注于流动儿童领域后,让我对我生活的城市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合肥虽不比北上广,但作为省会城市,我一直认为城市中应该没有贫困流动儿童群体。但建立起机构后,我发现城市中的贫困流动儿童不在少数,且大多数贫困流动儿童的父母正在这座城的夹缝中生存着。
印象比较深的就是2018年清明节,我组织了二十个孩子及三位家长去烈士陵园爬山。抵达山顶后大家很累,我习惯性地坐在树荫下。一位家长问我是不是怕晒,我说是。她接着说,她已经七年没晒过太阳了,我很诧异,问她为什么。原来她从县里过来做烧烤生意,晚上出摊,白天睡觉。她听说过这个陵园,也一直想带家人来踏青,但七年过去了,她一直没机会离开那几平米的小摊。在我们的机构,我们遇到的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我们也希望我们的行动可以真切地帮助到他们。
常青藤:您在这三年来带领团队建设了近十所儿童之家。在建设这些儿童之家的过程之中,有没有遇到令您觉得十分棘手、困难的事情?
章乐天: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满足感更多,但是也有很为难的时刻。每次我与机构员工牺牲休息时间,将物资从卡车上搬下来,感觉沉甸甸的。这不只是箱子,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机构联系各方做出的努力、资源方分配等因素都综合在箱子中。人有饥饿感时才会善待“食物”,对于贫困流动儿童来说,“饥饿感”属于他们。很多机构为贫困儿童提供物资帮助,我们希望这些物资能够给到真正需要的人群。但在有些条件好的家庭也会领取物资,这让我们很头痛。孩子们很单纯,和他们讲道理他们会理解,但我们不知道怎么与家长沟通。
还有就是机构人才的引进,机构的规模越来越大,也需要更多专业化的人才来辅佐机构的发展,北上广的公益机构里专业人才很多,但像合肥地区专业公益人很少。公众对公益的理解不够,甚至许多大学生都不太懂志愿者的意义。在当地,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很难。我们招募员工时,希望我们可以招聘到有社工背景且关心孩子的员工。但发现找不到两者兼顾的合适人选,只能先雇佣对孩子热心的员工。针对这个问题,我特地找到当地有社工系的大学,很可惜的是系主任说每年社工系毕业的学生百分之九十都不从事相关行业。这种就业情况不是我能改变的,十分惋惜许多专业的人没能从事公益,我没有办法改变这样的大环境,只能是改变自己的观念。
常青藤:除了儿童之家的建设,合肥常青藤还做了哪些事情呢?
章乐天:除了儿童之家,我们还积极投身于安徽青年对外交流事业中,因为我留学在澳洲多年,对于国际交流也十分感兴趣。我申请了欧盟国际交流项目,2018年我先后带领两批优秀青年参加Erasmus+欧亚青年创业交流项目。2018年4月29日—2018年5月6日出访土耳其;2018年9月13—2018年9月21日出访波兰;2019年3月底还带领了安徽青年参与“欧亚桥”青年创业——“2019一带一路北京论坛”,并作为现场同传为外国友人提供同声翻译服务。2018年7月我也在合肥组织了青年社会创业培训,这次培训有许多来自合肥、北京、青岛、西安、深圳等地的青年参加。这次培训让青年们全面了解了社会创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社会企业、社会创业等理念,拓宽了青年创业思路,提高了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上面我也说到,有许多大学生都不太懂志愿者的意义,很难招募到大学生,我们也积极创建社区志愿者队伍,让这些志愿者成为政府、大学生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携手为弱势群体开辟通道,不断挖掘壮大服务潜能。我们也联合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警官职业学院、三联学院等高校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发动大学生核心志愿者百余位常年服务社区儿童。并且多次组织了大学生志愿者培训,让大学生们真正了解公益,了解如何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志愿者,如今我们的团队拥有青年志愿者100余名。我们不停留于此,会更加的努力地挖掘更多的志愿力量。
常青藤:您是否可以分享一下机构运营的心得感受呢?
章乐天:我认为做好一个机构首先要脚踏实做事。但并不意味着要埋头苦干,不去宣传自己,公益也需要传播。我们要把我们能提供的服务以及已经提供的服务成果展示给社会,展示给大众,让更多的人能够知道有许多人处在困境之中,能够真切地吸引更多的人能够加入我们。可以给予这些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注。
其实作为机构创始人,压力很大。我与员工开会时开玩笑说:“做公益做得我头发都快秃了。”如何用好现有资源,对我来说是个挑战,但我相信,抱着一颗为家乡儿童做好事的心态,不会走错路。
我希望我的团队可以既能有仰望星空的决心,也有脚踏实地的资本,所以我给机构里的员工薪水比当地平均工资高一点,我不希望员工因薪水放弃理想,也不希望他们边做公益边担心吃饭问题。我承诺他们,不要以为做公益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发展,面包会有,未来也会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