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北京发布2018年度“健康白皮书”: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
来源:中国医院院长
作者:李强
2019-12-27
2063
领域 医疗救助

 

 

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2018年为32.3%,较2015年(监测周期为三年)增长15.4%,较2012年增长30.8%。(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日报)


 

 

长期占踞在北京居民死因顺位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已经退居第二位。12月24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北京市2018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以下简称“健康白皮书”),2018年,北京市居民死亡原因的前三位疾病分别为心脏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共占全部死亡的70.9%,较五年前(2014年)下降3.1%,较十年前(2009年)下降2.5%。

 

 

据了解,这是北京市政府连续第十年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健康白皮书共分八个章节,涉及我市人口基本情况、传染病发病情况、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健康素养、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烟草控制和体育与健身方面内容,并于2019年12月出版发行。

 

 

2018年北京市居民期望寿命为82.2岁,比五年前(2014年)增加0.4岁,比十年前(2009年)增加1.7岁,在国内外大都市中处于前列。30~70岁居民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为10.7%,比五年前下降3.6%,比2010年下降16.4%,该指标已处于高收入国家水平。孕产妇死亡率为10.64/10万,比五年前上升47.2%,比十年前下降了26.9%;婴儿死亡率为2.01‰,比五年前下降13.7%,比十年前下降42.4%。

 

 

同时,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2018年为32.3%,居于全国领先水平,较2015年(监测周期为三年)增长15.4%,较2012年增长30.8%。

 

 

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2018年北京市公立医院财政投入为175.8亿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投入40.2亿元、公共卫生财政投入58.3亿元;较五年前(2014年)分别增长88.7亿元、3.4亿元和31.9亿元;较十年前(2009年)分别增长135.4亿元、19.9亿元和42.0亿元。

 

 

2018年北京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为2.5亿人次,比2017年增加3.6%;编制床位总数为13万张,比2017年增加1.9%;平均住院日为9.3日,比2017年缩短了0.2日;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药费256.3元,比2017年下降4.7%;住院病人人均药费5554.5元,比2017年下降5.5%。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诊疗服务7932.5万人次,比2017年增长10.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628.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到390.8万人。

 

 

2018年北京市常规免疫共接种584.2万人次,接种第二类疫苗242.3万人次,为30.5万名适龄妇女提供免费宫颈癌筛查。

 

 

值得关注的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仍是居民主要健康问题。

 

 

2018年北京市居民死亡主要原因仍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三位死因分别为心脏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共占全部死亡的70.9%,较五年前(2014年)下降3.1%,较十年前(2009年)下降2.5%。

 

 

其中,心脏病死亡率比五年前下降了8.7%,比十年前上升了5.5%,死因顺位从2018年起由第二位上升至第一位;恶性肿瘤死亡率比五年前下降了8.7%,比十年前上升了10.2%;脑血管病死亡率与五年前、十年前相比,分别下降了19.5%和16.1%。

 

 

此外,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352.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5.6%,较五年前增加51.3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比例增加,慢性病造成的健康危害在今后数年还会显现。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