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公益选择和作为符合大众对一个商业领袖、时代偶像的期待,可谓众望所归,而事实上他走得更远。
从2014年始,马云加快了其公益之路的进程。
在接下来的一年,马云做了另一个大动作。2015年4月,他与沈国军、朱保国、虞锋等一众企业家在宁波的那张合影火速传遍网络。他侧倚在栏杆上,神态松弛,面带微笑。一个名叫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的公益机构的诞生,令公众再度看到中国企业家集体介入社会公共领域参与社会改造的理想和决心。
自此,商业领袖与公益的紧密连接开始深深定格于公众印象。
这一连接是通过高调、耀眼的方式完成的。他所发起的每一场公益活动——马云乡村教师颁奖礼、阿里XIN公益大会、阿里95公益周、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启动发布仪式……都操办得有如璀璨盛筵般为人津津乐道。数百家媒体获邀采访报道,众多国际名人到会,数百位包括一线企业家和明星在内的公众人物站台……此前,中国公益活动似乎从未如此醒目地出现在聚光灯下。
今年第四届乡村教师颁奖礼期间,马云公益基金会理事会会议甚至破天荒地邀请外人旁听并将全程录像向公众公开。面对摄像头,以及媒体记者、马云乡村校长委员会代表、基金会项目伙伴代表及企业家代表,马云与蔡崇信、邵晓锋、王帅、李连杰等人作了2018年工作述职。“一个基金会内部的会议打开大门请‘外人’旁听,并全部对社会公开公布,这在公益行业属于开风气之先。”有媒体观察员说。
他为此用心至深,亲力亲为。曾有媒体报道过一个细节:2018年9月5日,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届“全球XIN公益大会”上,上台发表主题演讲前,马云和蔡崇信、李连杰等人在台下坐足了近3个小时,聆听公益志愿者的分享。“对于行程密集的马云,这样的安排实属罕见。即便是阿里巴巴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直播现场,马云也是最后才现身。”该媒体评论称。
马云一直主张“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是做公益最好的办法。企业家追求结果和效率的特质,令他深信这一群体是中国公益事业中重要的一环。他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影响他们,推动他们。
他的呼吁得到了回应。一年过去,马云乡村寄宿制学校计划成果初现,5所乡村寄宿制试点学校得以完成,包括小赢科技在内的几家企业加入了寄宿制学校计划。其中,浙江省淳安县梓桐镇中心小学一期改造工作完成的视频出现在三亚饭局上。这一次的饭局,包括柳传志、陈东升在内的近百位企业家出席。
“我特别希望大家花时间在这儿思考,给自己的家乡做一点事。早年的慈善家是给家乡建桥、铺路,现在我们希望为家乡的孩子们搭建一个阳光灿烂、充满希望的地方。”马云再次发起号召。
这样的号召,或者说布道,多年来在别的场合他没少做。或轻松感性或理性沉重,均落到企业家的责任和价值意义本身。2015年4月,联合马化腾、沈国军、朱保国等人发起成立“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他发邀请函请企业家们到宁波参加“第0届桃花源大会”。“你不被迫捐款,我不请客吃饭,淡茶一杯,聊聊怎么做些好玩还有意义的事……大家一起聊出一种新公益,一种消费,过对得起自己、家人和子孙的日子。”在邀请函中,他写道。
颠覆
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进入公益领域,马云同样遵循了这一思路。

而蚂蚁森林已成为中国公益的现象级产品。用户通过低碳行为积攒能量,达到一定数额后即可委托平台上的公益组织在西部沙漠种下一颗属于自己的树。截至2018年6月,3.5亿用户参与,植树5552万棵,控沙超过百万亩。
现在,蚂蚁森林的价值还在继续拓展中。阿里开启脱贫战略后,蚂蚁森林和脱贫相结合,普通人也有机会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去年5月,四川平武关坝自然保护地在支付宝蚂蚁森林平台上线。4.1kg“绿色能量”可兑换1平方米保护地10年保护权,最终约有1823万用户通过能量兑换,成为关坝生态脱贫的支持者。其后,针对这一巨大流量上线的脱贫产品平武蜂蜜,短时间内被抢购一空。
原有的游戏规则被颠覆了。在阿里巴巴构建的这一公益体系中,商业与公益的界限被打破,企业和公众的公益意愿得以激活和释放,整个社会的公益观得以培育和养成。
有评论认为,蚂蚁森林的成功一方面有赖于支付宝沉淀的超大流量,而另一方面,可以说是一场价值观的胜利。
蚂蚁森林是阿里员工在业余时间开发出来的公益产品,同样诞生的还有打拐项目“团圆”系统、健康扶贫公益项目“顶梁柱”等。马云坚信,只有将员工公益作为第一公益,阿里的公益文化才会长久。2017年,他宣布阿里全面进入公益时代。
他曾经表示自己不是很喜欢“社会责任”这个词。“特别是公司内部成立一个‘社会责任部’,我听起来(感觉)有点怪异。”他说,“因为不是社会责任部的人应该去干这个事,而是每个员工都应该干这个事。”
马云一直主张,“一个人做很多不是公益,很多人做一点点才是真正的公益。”他所做的一切,均围绕公益的这一本质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