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如何打造地域公益品牌?来看三湘公益的前世今生!
来源: CFF2008
2018-06-22
1322

 

        湖南公益慈善发展历史悠久,从清代至今,平稳、停滞、复兴、快速发展既是其发展特点也是历史时代的映照。作为社会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基金会在慈善公益事业中的作用愈加突显。新时代背景下,基金会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政策和时代机遇,如何实现内外兼修,兼顾传统与创新,共筑地域品牌?需要所有基金会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创造。

       由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主办,湖南乐创公益慈善发展中心承办的“一隅千里:发展中基金会的鸿鹄志”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湖南峰会将在7月6日隆重召开,诚邀大家共同探讨发展中基金会的当下与未来。为了迎接峰会的到来,我们简单梳理了湖南公益慈善的前世今生,与你分享。

\"\"

 


湖南公益慈善历史回顾

 

       慈善事业在我国历史悠久,但发展路程免不了曲折。总的说来,湖南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既与全国慈善事业发展轨迹保持一致,同时也具有独特的地区性特色。

 

       1.湖南公益慈善救助主旋律:自然灾害

       湖南地理环境复杂,既有三湘四水,又是丘陵地带,实际上是灾害型气侯区域。特别是明清以来水旱灾难不断,民国时湖南几乎是无一日无灾,往往旧的灾害去了,新的灾害又来了。新中国成立,1954年湖南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给湖南带来了巨大影响。一直以来,灾害救济都是由政府主导。

       2.清代辉煌的湖南传统慈善

       1840年由于西方文明的涌入,沿海地区建设开始启动,湖南开国运动和湘军的兴起造就了机遇,湖南慈善救济应运而生。湖南湘军在危机关头挽救清朝,他们中的有些人回到家乡做慈善造福乡里。甲午战争后,随着近代交通工具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再加上维新变法等思想运动,湖南省的公益慈善事业不断吸纳新观念,新思想,助推了近代慈善事业在湖南的兴起。

\"\"

育婴堂在长沙市育才学校的旧址大门 ,周和平摄 

        同期,涌现出了像朱昌琳、杨振声等杰出的慈善家。《长沙府志》将106位“乐善”人物载入史册,也是湖南地方志中首次专列“乐善”人物。

\"\"

清乾隆《长沙府志》有关乐善人物的记载之一


       3.民国时期官民相济,公民慈善气象万千

       民国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给湖南公益慈善事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这一时期,湖南民间慈善机构五花八门,大体可分为传统善堂形式机构,如楚善堂、同善堂等,和引入近代慈善管理机制的机构,如湖南省救济院 、湖南善救分署、红十字会等。同时期,社会也改变了以往对教会的排斥态度,政策的允许和社会的接纳使湖南教会慈善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最好的时期。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官方救济、民办慈善、教会慈善都在发力,相得益彰。

\"\"

       抗战时期,湖南的爱国慈善文化表现更为明显。抗战时期,湖南有七年处在抗战的前沿,战后又遭受特大的灾害。所以,当时湖南省建立起了以省政府为中心,省社会处为主导,民间组织参与的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共救助10万灾民,难童、难妇就有1万,这是空前的,政府和民间共同协助,赢得了抗战时期难民救助事业的成功。

\"\"

 

       4.改革开放后湖南公益慈善的复兴与崛起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因素及重大自然灾害等多个因素,造成全国的慈善事业发展中断长达30年。湖南公益慈善事业也深受全国发展形势的影响。直到改革开放后,思想得到解放,慈善之风再次吹进湖南。1978年,国务院批转了 《关于恢复红十字会莲志工作》的报告。根据报告精神,1979年,长沙市红十字组织召开第一次理事扩大会议,着手恢复红十字工作。长沙红十字会活动的恢复和发展是湖南公益慈善事业恢复的标志之一。另一个方面,以余彭年为首的湘籍人士在湖南开始开展真正的民间慈善救助活动,为九十年代湖南公益慈善事业的再兴打下了社会基础。

\"\"

余彭年,1922年-2015年5月2日

       90年代初,各地慈善会纷纷成立,湖南也是走在前列的。1994年9月10日湘潭慈善会成立,是建国后湖南出现的第一家直接以“慈善”命名的慈善机构;1997年10月6日,湖南省慈善总会成立。2010年11月27日,《湖南省募捐条例》颁布,这是在我国尚未制定关于募捐的专门法律法规时,湖南为规范诈捐骗捐、诺而不捐、信息不公开等行为而出台的募捐条例;2012年5月31日长沙市也颁布了《长沙市慈善事业促进条例》。2016年1月18日,湖南第一家支持型社会组织——“湖南乐创公益慈善发展中心”的成立,也是当代湖南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事,标志着湖南公益慈善事业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湖南省基金会发展概况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基金会愈加突显价值。湖南省基金会的发展在中西部地区相对领先,据基金会中心网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6月16日,全国基金会共6600家,其中湖南省基金会数量达到288家(其中公募基金会共124家,非公募基金会164家),排名全国第7,中西部地区第1。

       截止到2018年6月16日,湖南省基金会净资产总额为368,324.56万元,中基透明指数FTI平均分30.42,低于全国平均分34.82。湖南省基金会透明度24.29 ,排名全国17。FTI满分基金会共2家,分别为湖南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和湖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

\"\"全国地域基金会数量

        教育、救助等板块是湖南地区基金会重点关注。其中关注教育领域的基金会共160家,扶贫救助方向的共37家,医疗救助方向的共16家。同时,文化领域也是湖南基金会的关注热点。从基金会中心网所得数据,截止目前,国际事务、公民权利与人权、动物保护、少数民族等方面,对应的湖南基金会甚少。(数据截止到2018年6月16日)

\"\"

数据来自基金会中心网,领域分类亦参照基金会中心网

 

\"\"

\"\"

\"\"

本文所指湖南省基金会是指办公地点在湖南省的基金会,基金会数量截止到2018年06月16日,财务统计2016年财务信息。
 
参考资料:
1.长沙市档案馆,陈先枢.湖南慈善档案[M].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5
2.湖南公益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
3.基金会中心网:http://www.foundationcenter.org.cn
4.赵红喜.当代湖南慈善事业研究  [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5.《善济三湘——湖南慈善档案展》开展——两百余幅馆藏慈善档案老照片亮相星城
 http://daj.changsha.gov.cn/zwgk/gzdt/xwdt
/201806/t20180615_2253397.html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