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社创领域的伙伴都知道,前几天一份事关社会企业发展的文件在北京发布,名为《中国社会企业发展北京倡议》(简称:北京倡议)。
关于这份倡议,很多伙伴表示想要了解更多,于是【社会创业家】便努力搜罗了如下信息。
《北京倡议》的发布意旨何在?
该倡议旨在通过凝聚共识、落实行动、建立机制来逐步形成基于专业分工的紧密工作网络,推动中国社会企业发展事业取得全方位的、持续的、实质性的进展。
《北京倡议》对社会企业做了哪些界定?
《北京倡议》界定了社会企业的内涵:社会企业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首要组织目标;通过符合企业家精神的方式,创新性地和可持续地解决社会问题;同时社会目标不会轻易产生漂移的组织。
《北京倡议》包涵哪些内容?
内容涵盖倡议的价值理念、行为准则、行动纲领、发起机构名单、倡议签署人名单等。
为什么要发布这样一份倡议?
用人大尤努斯中心主任赵萌的话来说——“目前,中国在与社会企业相关的各个专业领域中,尚属于起步阶段。各方能对倡议达成共识也正是因为中国社会企业正面临着诸多实质性的挑战,这其中包括社会企业的认证和认定、社会企业的赋能和培训、社会企业评估体系、社会企业投资、学术支持、国家政策推动等各个方面。
中国社会企业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关键点,希望各方能在《北京倡议》的带动下,凝聚力量,共同攻克中国社会企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比如形成严谨的社会企业理论体系;建立机制实质性地提高社会企业赋能工作的效果;整合国内分散的社会企业学术研究成果,形成大数据网络,同时统一学界和实践界对社会企业的认识和定义,推动社会企业的政策和立法工作。”
《北京倡议》是由哪些机构发布的?
《北京倡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尤努斯社会事业与微型金融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人大尤努斯中心”)联合多家机构共同发起,包括学术机构、联盟协会、基金会及公益组织、媒体等,具体名单已列入《北京倡议》正文中。
与会代表合影
最重要的问题来了,《中国社会企业发展北京倡议》内容都有啥?
请见下文!!!
《中国社会企业发展北京倡议》
Beijing Initiative on China Socia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序 言
今天的中国,在社会和经济方面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协同政府创造性地解决社会问题,走出社会与经济均衡发展的新路,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
社会企业因应这一时代的发展需要在中国迅速崛起。社会企业作为一种用符合企业家精神的方式来创新地和可持续地解决社会问题的组织,能够也一定会成为促进中国社会与经济持续均衡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投身于中国社会企业发展事业的一员,我们认识到:中国社会企业的生态系统建设滞后于迅速发展和不断多样化的社会企业实践。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整合,存在支撑资源分散、建设投入重复、成果难被及时采用、政策支持乏力等问题。
我们认为,应该尽快建立一个专业、协调、透明、紧密的工作网络。作为第一步,我们希望通过一个倡议,在业界形成广泛的讨论。在倡议和讨论的基础上,进而凝聚共识、落实行动、建立机制,逐步形成基于专业分工的工作网络。最终推动中国社会企业从业者和推动者群体(以下简称社会企业群体)取得全方位和可持续的发展。
本倡议是开放的。我们将以倡议为基础,联合更广泛的社会企业和推动机构对倡议内容进行讨论和改进。最终形成在社会企业群体中具有最广泛代表性和公信力的理念主张和行为准则,为开展认证、评估、赋能、投资等专业性工作以及推动政策制定建立一致可靠的认识基础。
我们希望这个倡议能够不断提醒现在和未来加入中国社会企业事业的人士:无论是社会企业的实践者、研究者、赋能者、资助者、政策制定者或其他利益相关方,都是社会企业群体的一员。一旦接受以下共识或新的共识,都应该努力支持和维护共识,同时确保共识与时俱进,始终和该群体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契合。
我们的价值理念
1. 【集体身份】 中国的社会企业从业者和推动者群体包括多种组织形式,例如社会组织、商业企业、学术机构或政府机构。我们有着一致的身份认同:我们深知社会的种种缺陷却不远离社会,而是以此为动力为社会的进步而奋斗。我们面对不公正的社会现象,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拒绝随波逐流,而是尽心竭力通过社会企业的工作,创造性地和可持续地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社会的公正水平。
2. 【使命价值】我们的使命是通过创新、专业和可持续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升广大民众的社会和经济福祉。我们的事业由这一社会使命而非经济利益所驱动。我们从事商业活动的目的不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我们拒绝以损害其他利益相关方权益的方式创造股东价值。
3. 【社企内涵】我们对社会企业的内涵有以下共识:社会企业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首要组织目标;通过符合企业家精神的方式,创新性地和可持续地解决社会问题;同时社会目标不会轻易产生漂移的组织。我们认为社会企业既可以是社会组织也可以是商业公司,只要它符合上述对社企内涵的描述。
我们的行为标准
我们倡导任何有志于投身中国社会企业事业的个人或组织都应该努力使自身的工作具备以下特征:
1. 【社会目标】 致力于解决困扰广泛人群的具体的社会问题(例如环境、教育、健康、贫困等方面的问题)。
2. 【章程载明】确保社会使命和社会目标明确出现在组织的公司文件、网站等对内和对外信息中。
3. 【结果导向】努力做到自身工作能够给社会和环境带来切实的、能够用第三方标准进行测量的积极影响。
4. 【模式清晰】具有清晰的业务模式,至少包括如何创造可以持续增长的社会影响以及如何保障财务可持续性。
5. 【多元治理】在进行决策以及进行所有权变更时,须考虑所做决策对多元利益相关方造成的影响。
6. 【绩效评估】 按照业内认可的标准界定、评估和报告企业的社会和环境绩效。定期公布年度社会绩效报告。报告不仅评估组织活动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社会目标的达成情况,也须说明组织决策和活动对广泛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7. 【透明公开】努力提高财务与社会绩效报告的透明度,方便公众查阅。
我们的行动目标
1. 【合作关系】我们要建立、维护和发展一种包容、坦诚、建设性和可持续的沟通机制与合作关系,实现不同社会企业从业者和推动者之间的相互尊重、合作和共赢。
2. 【伙伴关系】我们要持续争取政府、社会组织、公益基金会、投资机构、商业企业、学术机构、媒体机构等多种主体对中国社会企业群体发展的支持。建设跨部门的长期伙伴关系,切实提升中国社会企业群体的发展水平。
3. 【研究教学】我们要建立专业、包容和活跃的研究与教学的交流合作机制。持续地和切实有效地提高中国社会企业领域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案例写作、教学培训等学术活动水平。为社会企业专业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为社会企业认证等后续生态系统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4. 【理念倡导】我们要通过社会企业讲堂、沙龙、公益网校、媒体传播等多途径、多形式地向公众倡导社会企业的理念,为社会企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深厚的社会认知土壤。
5. 【品牌建设】我们要持续推动社会企业品牌建设,提升社会企业群体的品牌意识,树立优秀中国社会企业品牌。社会企业要把品牌建设纳入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的品牌体系,争取社会各方的广泛认知与支持。
6. 【赋能体系】我们要建立一个综合、协同、有效、由各种专业机构参与的社会企业赋能体系。服务内容应包括综和的社会企业组织能力建设,例如财务管理、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品牌推广、人才培育、战略制定与实施等,同时提供资金、政策等资源,促进社会企业独立、健康、稳定发展。
7. 【认证体系】我们要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类别,兼具包容性、科学性和鼓励性,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企业认证体系。认证体系的目的不是约束而是推动和引导中国社会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8. 【投资体系】我们要建立一个专业的社会企业资助、投资和社会影响力评估体系。我们相信社会影响力投资是提升中国社会企业发展规模和质量的重要力量。我们相信科学与公正的社会影响力评估体系建设,是社会影响力投资以及社会企业群体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9. 【法律支持】我们要推动建立一个具有严谨性和包容性的,符合中国法律体系要求的社会企业法律框架。帮助赋能机构、投资机构、政府部门及其它利益相关方更准确地理解社会企业,从法律的角度来清晰界定社会企业的内涵,保障社会企业群体各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10.【政策支持】我们要持续推动政策制定者对中国社会企业群体发展的支持与规范。我们相信社会企业将成为政府应对社会难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伙伴。
倡议发起机构
学术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尤努斯社会事业与微型金融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
国际公益学院
联盟协会:
深圳市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
社会价值投资联盟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
基金会与公益组织: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
億方公益基金会
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
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
世青创新中心
社创之星
深圳市社创星社会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传媒机构:
善达网
倡议签署人(按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社会企业代表:
边琼霞|杭州雅恩健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
陈丹|爱聚公益创新机构(一公斤盒子) CEO
陈航|上海柯来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陈婕|“星宝上学”创始人
陈娇娜|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创始监事
陈阳|弘毅公益联盟执行主席
程飞|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苗基金秘书长
曹军|深圳市智家喜憨儿成长关爱中心理事长
丁彦|爱绿洲生态家庭项目总监
董芬|花旦工作室 CEO
董丽娜|北京市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助盲培训师
窦华茂|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冯文浩|南京花生咨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冯允鹏|福州滋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郭状|免费午餐天津团队负责人
顾源源|颗粒公益创始人兼CEO
胡鹏|臭皮匠大学生社会化学习应用平台创始人
兰紫|乐朗乐读创始人
李冰|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
李昱凝|爱绿洲生态家庭创始人
李治浩|无锡保护豆豆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李树和|梦想骑行理事长
林胜利|上海善家社会创新中心创始人
刘佳颖|辽宁盒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刘疏桐|上海道兰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刘英|成都朗力养老联合创始人
陆俊|第一反应首席运营官
木拉|辽宁盒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彭薇|灵析产品负责人
彭艳|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创始理事长
乔琬珊 Carol Chyau SHOKAY/绣嘉创始人
钱洋 |ABC美好社会咨询社创始人社长
石嫣|分享收获农场农场主国际社区支持农业联盟副主席
宋亚锋|北京善行公益慈善义工总队创始人
武洁|她匠心国际女性领导力发展计划发起人
王胜|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理事长
王伟力|北京市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首席电影讲述人
王艳蕊|北京乐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
王子|米公益创始人
魏文峰|杭州老爸评测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许鹏 |WABC无障碍艺途社会企业项目总监
谢勇模 |北京百信之家资金互助社信用联盟 秘书长
叶颖|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联合创始人暨创始监事
易昕|灵析创始人兼CEO
余诗瑶|上海聚善助残公益发展中心(善淘网)总干事
曾鑫|北京市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执行主任
翟雁|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联合创始人
张佳鑫|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
张琪|福州滋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赵峻|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联合创始人暨创始理事爱立信中国公共事务与政府关系总监
郑岚|北京山水伙伴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
郑勇|耳目网 CEO
郑晓洁|北京市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创始人
钟鸣|北京探索应急救援促进中心理事长
钟声|北京探索应急救援促进中心国际联络员
Minko| 第一反应国际合作总监
社企支持机构代表:
白澄宇|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
白虹|社会价值投资联盟秘书长
陈颋贤|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业务支持中心负责人
陈迎炜|社创之星秘书长
典春丽|深圳市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秘书长
丁立|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副主任
杜娟|善达网总经理
冯云霞|中国人民大学尤努斯社会事业与微型金融中心副主任
傅昌波|国际公益学院助理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李北伟|億方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李焰|中国人民大学尤努斯社会事业与微型金融中心名誉主任
零慧|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秘书长
刘彧彧|中国人民大学尤努斯社会事业与微型金融中心副主任
苗青|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
聂祝兵|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华南区总干事
王建英|中国人民大学尤努斯社会事业与微型金融中心副主任
王岚|社会价值投资联盟行政总监
王维娜|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副主任、北京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总干事
王稳|社会创业家全媒体主编
王则开|世青创新中心秘书长
夏璇|深圳市社创星社会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执行总监
袁瑞军 |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袁治军|中国慈善家杂志资深记者
曾纳 |GSVC全球社会企业创业大赛中国区负责人
赵萌|中国人民大学尤努斯社会事业与微型金融研究中心
(倡议签署人名单持续更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