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512民间救助服务中心:我们对一篇媒体报道的看法
来源:作者惠寄
作者:四川512民间救助服务中心
2011-05-20
1637
领域 乡村振兴
 

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际,5月12日,以同一记者的文稿,《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在头版以《相向而行,震区公益组织生态调查》为题,公益时报网以《四川震区公益组织生存状况调查,草根组织陷困境》为题,对震区参与灾后重建的民间组织的生存状况做了报道。随后,搜狐、腾讯、新浪、百度公益、凤凰网、中国发展简报网、NGO发展交流网等媒体都做了报道或转载,波及和影响面很大。

 

该报道许多篇幅涉及四川512民间救助服务中心,所以我们必须表明态度。我们认为:报道营造的阴暗沉重的氛围,与真实鲜活的现实相去甚远;所涉内容有的不切不实,有的看似事实,却使不了解情况的读者阅后产生与真实相悖的解读;特别是引文的运用更易导致误读。全文所涉及的绝大多数主体,被以偏代全,形象被扭曲,热情蓬勃的生命力荡然无存。这种先将生命的灵魂抽去,再将肢体局部经选择后放大,最后将其展示给公众,并宣称是调查结果的报道,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虽然曾多次遭遇媒体的不实报道,一则因影响面不大,二则因只涉及个别机构和机构工作人员,作为弱势的一方,无力改变既成事实,并未公开予以回应,只能被动接受可能的恶的后果。面对这次报道事件,考虑到刚刚兴起急待梳理的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考虑到可能对公众产生的误导以及对在灾区工作的NGO带来的负面影响,经反复考量,我们决定公开发表本文,给广大读者提供另一个视角和当事者的声音,以供辨析。

 

我们尊重相关媒体的权利,无意否定相关媒体的社会价值;但我们也不愿自己的形象被任意剪裁,不能容忍被媒体绑架,或成为它们的投枪,达成它们的价值期许。

 

我们别无选择。

 

四川512民间救助服务中心

 

2011年5月17日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