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比斯(ORBIS)“新途培训”迈向本土化
来源:2005年4月No.23
作者:付涛
2005-12-15
1218
领域 乡村振兴

 

 

         从专业卫生领域培训进而涉足公益机构能力建设培训,作为国际奥比斯的在华项目,起步于2003年的“新途培训”正试图拓展其自我生存的发展空间。在“新途”2006年下半年的培训课程表上,已赫然出现“有效沟通、参与式项目设计和评估、社区动员”等科目,目标直指从事公益活动的非营利组织。

 

 

      “‘新途’的重点不在培训数量,而在于今后是否独立生存。”培训专员贾影说,在项目起步之初,国际奥比斯就为“新途”划定了独立运作的时间表,即2006年底项目结束的时候。当然,作为“保底”的措施,除自己开发的培训项目,届时“新途”还将继续承接国际奥比斯的健康培训项目。

 

 

        国际奥比斯以其“飞机眼科医院”著称于世。作为国际防盲协会的主要成员之一,迄今为止,国际奥比斯已在全球80余个国家完成了500多项防盲治盲医疗活动,向世界上5万多名眼科医生和护士传授最新的相关技术。奥比斯统计显示,自1982年以来,在中国开展了114项医疗培训项目,内容涉及手术、护理、生物工程和社区保健。超过3500名中国眼病患者获得光明,10, 000名眼科医生和6300多名眼科护士获得培训。 

 

 

        在过去十年,奥比斯逐渐将资源和工作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基于社区的、更具成本效益的各类项目。具体做法是,通过合作使当地的伙伴最终具备独立运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途”培训项目,或称中国培训网络,就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其基本目标是,建立长期的培训网络以支持地县级眼科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并在四年内开发出系统的临床培训课程、医院管理人员和社区卫生工作者培训课程。项目结束时,“新途”将独立负责建立三级培训网络体系,覆盖中国70%盲人居住的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

 

 

        目前,“新途”培训还主要集中在自身资源丰富、具有优势的健康领域。贾影介绍,“新途”主要和地县以下医院展开合作,以便真正服务于贫困的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同时强调和民营医院结为伙伴,因为其灵活的经营方式使拉开多级价格体系,实行低收费成为可能。

 

 

        在具体的运行机制上,“新途”的地方合作项目以其全国网络来支撑。网络成员即新途培训师来自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工商管理、临床医学、公益服务、人力资源等11个不同领域,也来自不同的行业。“新途”向他们提供免费培训机会,条件是培训合格后为新途的公益性培训提供服务,包括课程开发。目前,这个团队已经达到60多人,核心层面30多人,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四川、云南等地。其他地方也有零星分布。为维持这个网络的向心力,“新途”需要在各地不断拓展项目来吸纳培训师的参与,避免将这些人“闲置”起来。例如, 8月份中国计划生育委员会举办了自己的全球基金项目启动会。“新途”应邀为来自7省 100个县的计生委负责人提供6小时的培训。这样,“新途”把自己“嵌入”艾滋病领域。

 

 

        有趣的是,和中国计生委的合作得益于云南培训师和云南计生委此前进行的一项安全套推广培训,这个项目由于新途的小额培训基金支持而得以实施。“新途”基金每笔为2万元,面向各地的“新途”培训师,鼓励他们进行开创性的项目,去年共发放5笔。“培训师是“新途”最大的财富。”贾影说。

 

 

       “新途”目前有5位员工,作为便捷的做法,正在进行工商注册,但“新途” 未来的目标是要注册成为全国性的非营利机构。

 

 

        在针对非营利组织的培训方面,“新途”正和其他此领域的“前辈”如中国民促会培训项目商讨合作事宜,比如以相互推荐学员。贾影强调,即便是面向公益机构的能力建设培训,“新途”也会围绕有相应卫生领域背景的NGO展开,这样,才能够有效利用自己的相关国际资源和能力。未来“新途”的资金将从三个方面获得:其一是包括国际奥比斯在内的国际组织的项目资助,其二是较低收费的服务,比如培训项目,最后是比较市场化的管理咨询,当然,这将取决于对方的支付能力。

 

 

    “是否能可持续地独立运作,是这个项目设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贾影说。■

 

 

联系:贾影       021-52541260/52541260       info@trainingnew.com       www.orbis.org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表情
全部评论
0条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