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对接 > 详情
”黄框框“资助申请秘籍


10月22日,美国国家地理空气与水保护基金在鸿芷办了一场活动,名字叫“黄框框背后的故事”。报名了50多人,后来来了70多,到了鸿芷讲座活动的规模上限。
黄框框,当然就是指美国国家地理,不只是一本杂志,也不只是一个频道,其实背后是一个有100多年历史的NGO“美国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成立。作为非营利机构,不仅自己挣着钱了,还把钱资助出去。按时髦的话说,这其实不是一个NGO,算社会企业才对,而且是非常成功、历史悠久的社会企业。
现在公益领域有个说法,NGO搞不好社会企业。看上去,国家地理的历史不太能佐证这个观点。
年初,鸿芷有一个项目成功申请了空气与水基金的资助。但除了支持方向和要求,其实我对该基金的背景,尤其是国家地理做资助的背景了解不多。在这次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我才知道,以研究和保护黑猩猩闻名的珍·古道尔、拍出《泰坦尼克》《阿凡达》的卡梅隆都曾得到国家地理的资助。
而基金的高级顾问虞俊主持活动时提到了细节,珍·古道尔还是一个小姑娘时已经给了她资助;2012年导演卡梅隆一个人驾驶潜水器到达海底1万多米,也是由国家地理资助。网上有媒体报道,卡梅隆还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驻会探险家。
这两个牛人的故事让我觉得,被资助者常有,花出名堂的不常有,不是谁都能把钱花得轰轰烈烈。
不是谁都能把钱花得轰轰烈烈,这话对于资助者估计也成立。能找到把钱花好的人并资助之,应该是很多基金会特别想做的事情。按照这个标准,支持了上述两位,黄框框做的应该也算很成功了。
黄框框更多历史细节,他们的中文网站有更详细的介绍可以参考(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cn/html/about_us/#2),我就不多说了。
大致说了黄框框的简单背景,其实活动的重心是介绍黄框框的一支基金——空气与水保护基金(NGAir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und)。
这支基金成立于2012年4月,到现在刚好2年半,初始资金是来自阿里巴巴集团的500万美元。提问者中也有人问,为什么基金关注的是空气和水而不是其它。虞俊回答了这个问题,一是空气与水对人的重要性,二是出资方阿里巴巴和马云对这两个议题的重视。
在官方介绍里有提到,这支基金仅向中国大陆公民开放,有明确的申请者资格限定。我看过往的资助记录,申请者要么来自研究机构,要么是环保机构,各占一部分比例。
虞俊先生在会场上提到,基金每年会资助出去约500万人民币,单个项目的规模在2万美元左右。这次活动之前,基金今年的第二次资助会议刚刚结束,约有21个项目,获得近300万人民币的资助额。确定了近300万人民币的资助项目。
目前这个基金全年接受申请,每年两次评选,一般评审时间是四月份一次,十月份一次,具体申请的截止日期,可以关注其申请网站的信息更新。据基金项目官员姚春生介绍,目前该基金已经资助了51个项目,其中35个项目是关于水的,16个是关于空气的,总资助额超过150万美元。环保机构中,自然大学、FFI、绿色潇湘、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成都河研会等等都已经获得了该基金的资助,还有很多大学和科研机构获得资助,更多信息,这里也可以看到: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explorers/grants-programs/gef/china/projects/chinese/
如果照着这个资助速度,钱似乎要不了多久就花完了,这个基金怎么办?“我们也正在和更多的投资人、资助人去洽谈,除了我们自有的资金之外,希望有更多的社会资金能够支持过来。”虞俊说,到时候的资助范围可能更广。
单个项目的资助规模,虽然不大,但虞俊说,其实也不只限于两万美金,“如果你的项目真的那么好,真的需要更多的钱,我们也不排除一次多给一些,甚至可以持续资助,给第二轮,第三轮。”
给钱应该算是项目支持之一,据讲者介绍,国家地理每个月的受众规模是6亿人次,真要是被他们的杂志看上了,有可能会出现中国的卡梅隆或者珍·古道尔。不过我觉得,这个大门虽然敞开、鼓舞人心,但还要资金申请者给力才行。
根据我的申请经历,申请这项资金主要是通过线上提交资料,分两步:预申请和正式申请。预申请被基金通过后,申请者才能填写正式申请材料,这些都是在线完成的。不过他们欢迎申请者在提交正式申请前,和他们联系,讨论一下预算或者申请计划书的事情,确保符合要求。
正式申请有一个特点是,需要使用英文。这可能是一个门槛,但如果实在有困难,基金的工作人员可以帮助进行翻译。
基金的办公室在北京,22日活动现场来了4位,虞俊介绍说还有另外1位即将入职,其实也到了现场。他们会做项目的初选工作,但最终确定项目是否资助,主要依靠一个科学顾问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成员里,既有自然科学领域的院士,也有环保领域的资深大佬,由他们负责审批提交上去的项目。
基金的支持方向,既有学者研究类,也有NGO的行动类,但对经费的用途有一定限定,在编制项目预算时可能要注意。这些细节,如果仔细阅读国家地理的官方网站,都可以获得明确的说明。说明是中英文双语呈现的,但中文是放在英文网站里。但据说,国家地理的中文网站即将上线了,到时阅读这些材料估计会方便许多了。
基金的介绍主要是由基金的高级顾问虞俊分享的,过程中他反复邀请大家去申请,我觉得有一句话可能代表基金的一个运作思路,转录在此:“我们希望看到有创意性的一些建议书获得我们的资助,如果要给几个关键词的话,我觉得第一就是希望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二能解决实际的问题,第三个我们国家地理的基金我把它看成是环境行业的一个风险投资基金。”
发布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加载更多